补钙过量有什么害处 补钙的最佳时间
2017-04-1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潘夏菡
一、补钙过量有什么副作用
1.限制宝宝生长发育
婴儿是补钙人群中的大多数,许多家长为了给宝宝们补钙,购买大量的补钙产品,这对宝宝产生的危害很大。一旦钙的摄入量过多,宝宝们的卤门过早闭合,限制大脑发育,骨骼也会提前愈合,影响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
2.导致骨质疏松
补充的钙过量,骨头里的就会沉积,那么骨头的质地就会变得相当的脆硬,生活中稍有不慎,遇到磕磕碰碰等外力伤害,骨折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而且骨折后完全痊愈时间也会相当长,会给身体留下隐患。
3.易患有便秘结石病
补钙过量,会导致便秘疾病,阻碍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还会增加身体各组织周围发生钙沉积,也就形成了大家常见的结石病,最常见的结石病,像肾结石、胆结石、尿道结石。这些都是因为钙过量沉积,又难以排出体外导致。
4.影响生态平衡
大家错误的补钙观念形成,促进了补钙产品业的兴起。大多数补钙产品,其原料来源主要是贝类和鲜骨类。大量的贝类被利用,破坏了海洋生态的平衡,各种生物缺少了食物和避难所,甚至会导致少数物种的灭绝。
补钙不是越多越好,补钙过量无论是对身体,还是对生态都会有许多伤害。补钙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对症下药才会有好的疗效。小编想告诉大家,身体中的每个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量都是一定的,或多或少都是不正常状态,希望大家为了自己,为了生态,不要盲目补钙。
二、补钙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
1.补钙同时需注意日常饮食
菠菜、空心菜、竹笋、洋葱、茭白等都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容易与钙元素结合而影响吸收。所以,补钙期间最好把蔬菜放到热水中烫下或是在饭前2小时或饭后3-4小时服用钙制剂。如果将钙制剂混在食物中只能吸收20%,因此,补钙要与每餐间隔半小时以上,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
2.补钙需酌情适量切勿过度
补钙也要适量,不是越多越好。婴幼儿每天应摄入的钙量约为400毫克,如果摄入的钙量超过标准过多,可能会导致便秘,甚至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镁等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导致肾、心血管等器官组织发生钙沉积,如产生肾结石的潜在危险等。
3.选择适合宝宝的钙制剂
给宝宝选择钙剂要遵从“五高一低”原则:含钙量高,溶解度高,生物利用度高,肠道吸收度高,安全性高,重金属含量低,经过多年临床验证的儿童补钙产品盖笛欣(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就是此类钙质的代表,更加适合婴幼儿补充。 首先,碳酸钙的含钙量高达40%,最大优势就是服用同样重量的钙,摄入的钙元素会更多,从而减少了孩子的胃肠负担;其次,泡腾颗粒剂型溶解迅速,溶解度高更易吸收,从来源上看,矿源碳酸钙避免了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对比来自海洋生物以及动物骨骼的钙源,更加安全;第三,经过改良后的泡腾工艺溶解度高,溶解后呈弱酸性,利于宝宝肠道吸收,对宝宝的娇嫩小胃无任何刺激,其中的枸橼酸成份还避免了腹胀、结石、便秘问题,对婴幼儿来说更加安全。
4.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AD
据相关数据显示,很多孩子真正缺的不是钙而是维生素D。维生素D的作用是保证钙被肠道充分吸收,同时保证体内的钙不会从尿液里流失。如果维生素D量不够,就会表现为“缺钙”。另外,维生素A对促进婴幼儿骨骼生长意义重大,如果缺乏会造成骨骺端成骨障碍,会使孩子发育迟缓。因此,儿保医生建议妈妈们从宝宝出生15天起,每天补充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并且坚持到3岁。AD同补,营养全面均衡,不仅可以促进钙质吸收,还能增强宝宝自身的抵抗力。
5.钙锌切勿一同补充
如果将钙和锌混合一起服用,虽然锌不会干扰钙的吸收,但钙能降低锌的吸收,故两者同用实际上只发挥了补钙的作用,补锌的功能因受抑制而无法发挥出来。因此,一定要将两者分开服用,比如早晚服用钙剂,中午服用锌制剂,两者间隔至少3小时。 在这个“全民补钙”的时代,父母应该学会理性对待认真分辨,才能为宝宝“钙”出一座健康城堡!
三、什么时候补钙好
一天的最佳补钙时间:睡前、餐后一小时
很多人都会选择在早晨服用钙片补钙,其实这时的吸收并不是最好的。有研究发现,一天中最佳的补钙时间是每天晚上临睡前,这时补钙,能为夜间的钙代谢提供充足的原料,增加血液中钙的浓度,还能减少心脏病、中风、哮喘、肺气肿等疾病的发生。同时,一天中骨骼对钙的吸收力度最大的时间是在夜间。睡前服钙片或喝牛奶,加1~2片苏打饼干,是全球公认的补钙经典策略。
如果是白天补钙,则最好在进餐后一个小时补钙,这时有利于钙的降解和吸收。
一生的最佳补钙时间:儿童和老人时期
儿童时期需要足够的钙才能保证生长发育;而老人由于钙的流失加快,如不及时补钙就会发生骨质病。所以这两个时期是最需要补钙的。
而对于女性而言,妊娠期和哺乳期则是最需要补钙的时候,此时身体对钙的需求量会增多,机体处于“钙饥饿”状态,这时补的钙不仅吸收率高,同时也能有效预防钙缺乏的相关疾病。
四、不同人群需要的钙量不同
母乳宝宝不需补钙
一般而言,不足6个月的婴儿每日需要300毫克的钙,6个月以后每日则需要400毫克。配方奶粉能满足一个正常婴儿的钙需求量,吃母乳的孩子也不需要补钙,可以适当补充鱼肝油,其中的维生素A及维生素D可以帮助婴儿吸收钙,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量。真正缺钙的孩子多数为早产儿或巨大儿。此外,如果孩子多汗,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头不断摩擦枕头,出现“枕秃圈”;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不如以往活泼;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出牙晚;前额高突,形成方颅……就可能缺钙了,家长最好带孩子到医院做个检查,判断是否缺钙。
儿童多晒太阳补钙
3~10岁的儿童每日需要钙600~800毫克。这一阶段的孩子可以每天通过摄入250~500克奶类、户外活动不少于1小时、平时多吃其他钙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虾皮、鸡蛋、芝麻、海产品及豆类)等获取钙。幼儿可以在9~10点到户外晒晒太阳,可由每天十几分钟逐渐增加到半小时。尽量暴露皮肤,不直射眼睛即可。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鱼肝油、蛋黄、牛奶等,减少食盐的摄入量,以免加速骨钙的流失。儿童肠胃功能较弱,如果需要补钙,不要选择碱性强的钙补剂,并且服用钙剂时不要饮用碳酸饮料。
青少年最好靠食补
青少年处在成长的最关键年龄段,一个18岁左右的青少年每天需要钙800~1000毫克。由于长得太快,很容易缺钙,表现为生长疼、腿软、抽筋、牙齿发育不良,容易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甚至还有偏食、厌食、易过敏、易感冒等现象。遇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食补,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如贝类、虾皮、奶类和豆类食品。成年后,人体钙质吸收变少、排泄增加,因此青年时期赶早补钙,增加钙的储蓄,提高骨量峰值,是预防中老年骨质疏松的好办法。
几乎所有孕妇都缺钙
准妈妈几乎都缺钙,因为胎儿骨骼形成所需要的钙全都要来源于母体。一般来说,怀孕时对钙的需求量会增加20%,孕妇因钙流失而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是30%~40%。因此,当孕妇出现牙齿松动、四肢无力、经常抽筋麻木、腰酸背疼、关节疼、头晕、水肿等,就应当心缺钙了。孕妇每天需摄入1000~1500毫克的钙,尤其是妊娠中晚期的孕妇,每天最好摄入1500毫克的钙。孕妇应有选择地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雪里红、海带、紫菜、山楂、豆类、奶类、虾皮及芝麻酱等,并适当吃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等。但是,由于多数孕妇都有早期孕吐、食欲下降、挑食等现象,单纯食补无法满足钙需求,此时可以根据个体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钙产品。
老人喝骨汤不如喝牛奶
如果绝经妇女和老年人出现以下症状,就要当心缺钙了:出现老年性皮肤痒;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牙齿松动、脱落;明显的驼背、身高变矮;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便秘;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等。此时应及时检测骨密度,确定是否缺钙。若老人缺钙导致骨质疏松,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几率就会显著增加。因此,老年人若出现腰酸背痛、周围关节疼痛,就要提防是否骨质疏松,并预防手腕、髋关节和脊椎出现脆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