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夫妻的四个避孕常识 避孕药什么时候吃有效
2017-04-1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安飞风
一、新婚夫妻的几个避孕常识
1、抗排卵
卵巢排卵功能是在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及其反馈调节下进行的。因此,目前主要是通过应用性激素来抑制下丘脑一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功能,从而抑制印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常用的有各种短效、长效避孕药及避孕针,如口服避孕药1号、E号,18一甲基炔诺酮及复方避孕针等。
2、抗生精
同样应用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来抑制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继而抑制睾丸的生精功能。此外,目前国内常用的药物如棉酚,则主要是直接作用于睾丸的生精上皮,从而抑制精子的生成。某些物理方法如微波、超声等可干扰阴囊的温度调节,使之温度升高而不利于精子的生成。精子在睾丸内生成,在附睾内成熟,某些药物可干扰精子在附睾内成熟,故也可达到抗生精的作用。
3、抗受精
通过阻止精子和卵子相遇,使精子和卵子失去结合的机会。常用的方法有避孕套、阴道隔膜、体外排精、安全期避孕及各种男女绝育手术等。此外,还常利用化学药物杀死精子或改变阴道或子宫颈的环境,使精子失去活力,以阻止精子进入子宫。
常用的方法有各种避孕栓剂、药膜、外用避孕药以杀灭精子;口服避孕药或针剂如探亲避孕药则可使宫颈粘液变稠,阻塞子宫颈口,使精子不能进入宫腔与卵子相遇。
4、抗着床
阻止受精卵在子宫内膜着床及生长发育。着床的关键在于胚泡的发育和子宫内膜的同步性变化,干扰或破坏从胚泡的发育和子宫内膜蜕膜样改变的过程,即可达到抗着床的目的。受精卵进入宫腔要靠输卵管的蠕动运送,临床可用某些避孕药如探亲避孕药来改变受精卵在输卵管内正常运行速度,使受精卵提前到达宫腔,而此时子宫内膜上不具备着床能力,即干扰了受精卵和子宫内膜的同步变化,从而干扰受精卵着床。
在结婚之后新婚夫妇在初期的阶段里,会有一个新生活逐渐适应的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中,性生活保持一种平凡的状态。不过,新婚夫妻还是应该要做好全面的避孕措施,了解这些常见的避孕常识,对于避孕的效果是很有好处的,也能够避免女性真正的怀孕。
二、三种常用的避孕药的服用方法
1、短效避孕药:主要成分是孕激素和雌激素。具有抑制排卵,阻碍子宫内膜正常生长,改变子宫颈黏液性质及改变输卵管正常蠕动等作用。适用于无基础性疾病或糖尿病的女性。 从月经来潮当天算起的第5天开始服药,每天晚上服1片,连续服22天,可避孕1个月。
2、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是孕激素。药物作用原理和短效避孕药基本一致。适用于40岁以下女性。主要有毓婷、诺爽、保仕婷及米非司酮片。一般是房事后72小时内服第一片,12小时后再服1片,越早服用效果越好。
3、长效避孕药:一般在月经来潮后,第五天服1片,20天以后再服1片。含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和长效雌激素。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储存在脂肪组织内,以后缓慢地释放出来,抑制排卵,起长效避孕作用。适用于不能放置宫内节育器,又不愿采用其他避孕方法的妇女。
三、避孕药什么时候吃才会有效呢
1、夫妻在一起,生活有规律,可坚持每日口服者,选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如口服避孕药1号、2号;从月经的第五天开始服用,每日一片,连服22天即可。
2、夫妻在一起,生活无规律,不能坚持每日口服,可选用长效口服避孕药,如复方18甲基炔诺酮,从月经的第五天服一次药,间隔20天服第二次,以后每月服一次,每次一片即可。
3、夫妻两地分居。探亲时,可服探亲避孕药,如探亲片1号等;房事前8小时服一片,再每晚服1片,直到探亲结束,次晨再服一次,它不适长期使用。
4、口服避孕药引起胃肠不适的女性,可选避孕针。
5、发现其它避孕失败,或被侵犯者,可在24小时内口服事后避孕药,如乙烯雌酚50毫克,连用五天。
6、口服长效避孕药一般在月经来潮后,第五天服1片,20天以后再服1片。含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和长效雌激素。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储存在脂肪组织内,以后缓慢地释放出来,抑制排卵,起长效避孕作用。
四、哪些女人不宜吃避孕药呢
1、血管性头痛患者
患慢性头痛、特别是偏头痛和血管性头痛的妇女不宜使用,否则会加重症状。
2、高血压患者
少数妇女用药后会使血压升高,所以,有高血压的妇女不宜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慎重使用。
3、糖尿病患者
少数人用药后可使血糖轻度升高,由隐性糖尿病变为显性,故有糖尿病及糖尿病家族史妇女不宜使用。
4、心功能不全者
避孕药中的雌激素能使体内水钠潴留,可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心脏病伴心功能不良的妇女不能使用。
5、肿瘤患者
各种妇科肿瘤或恶性肿瘤、乳房良性肿瘤、子宫肌瘤,以及各种癌前病变、恶性肿瘤患者不宜使用,以免对肿瘤产生不良影响。
6、月经不调
长期使用避孕药可使子宫内膜呈萎缩状态,故过去月经过少者,最好不用;此外,有不明原因的子宫出血或月经过多者也不能用。
7、肥胖和吸烟者
40岁以上的肥胖妇女,长期应用易形成胆石症或诱发高血压。年龄大于35岁的吸烟妇女,不宜长期服用,以防卵巢功能早衰。
8、血栓栓塞性疾病
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能会增加血液的凝固性,故过去或现在患有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脑血栓、心肌梗死、脉管炎等)者不能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9、哺乳期
避孕药可使乳汁分泌减少,并降低乳汁的质量,避孕药还能进入乳汁,对哺乳儿产生不良影响,使婴儿乳房胀大、女婴子宫出血,所以哺乳期妇女不宜作用。
10、患肝肾疾病者
进入体内的避孕药都在肝脏进行代谢,经肾脏排泄。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肾炎的妇女使用后,会增加肝、肾负担,故这类患病妇女不宜使用。如果肝病已治愈,肝肾功能均已正常,则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但服药过程中一定还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