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乔森综合症病因与临床表现 孟乔森综合症疾病诊断与治疗
2018-12-1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郝傲珊
一、孟乔森综合症病因及临床表现
孟乔森综合症病因
具体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生理 和心理 方面的问题都会对该病的形成有所影响。曾经有过长期疾病 史,曾经在被人照顾中体会到幸福感以及经常被家长忽视的儿童都更容易获得该疾病。人格障碍 也和该病有着很大的关联,这种症状与压抑性冲动有关。研究患者的病因非常困难,因为他们往往错误地描述自己的患病状况。
临床表现
孟乔森综合征又可分为一般的孟乔森综合征和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其症状的范围都很广。
孟乔森综合征患病者的行为不断向周围的人报告自己拥有各类疾病,模仿疾病的症状,但经诊断后都会发现患者其实无病。有些患者则会篡改医生的诊断报告,同时对疾病非常熟悉、了解,拥有近乎专业的相关知识。吃药、打针、住院动手术时非但不反感,反而显得非常兴奋、愉悦。最严重的患者则会伤害自己,使自己表现出来的症状更符合自己所描述的疾病。
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则是虚构别人的症状,特别是子女、晚辈、弟妹等需要照顾的人。也有护士向医生谎报患者出现疾病的案例。严重的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则会向所照顾对象的饮用水、食物中投放有毒药物。有些人在工作中向老板谎称自己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并将其解决,甚至故意制造混乱然后再将其恢复,这种现象被比作孟乔森工作综合征。
二、判断孟乔森综合症的要素
判断此病症的要素
⒈ 证据表明,此人是故意导致或者虚报另一个人生病的症状的。
⒉ 此人的动因看起来是为了参与照顾生病者
⒊ 没有其他动因能够解释他害人的目的,比如没有什么骗保一类的东东。
⒋ 此人没有其他精神病。他们的性格一般都很自私而幼稚在,且成长过程中缺少关心和爱护的人。典型病例
⒌ 患有代理孟乔森综合症的人,通常有很强的控制欲,他们通常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经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
行为动因
具体的病因还不清楚,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都会对该病的形成有所影响。
⒈ 曾经有过长期疾病史,曾在被人照顾中体会到幸福感以及经常被家长忽视的儿童都更容易获得该疾病。
⒉ 人格障碍也与此病有关联。比如,施虐者从小缺乏重视和关注,长期缺乏自信,于是便采用这种方式来掌控自己的生活。
⒊ 有人认为这种症状与压抑性冲动有关。
三、孟乔森综合症症状特点
⒈吹牛说谎,向医生提供虚假的急诊住宿和症状。
⒉不惜破坏自己的身躯使人相信。
⒊辗转反复进入多所医院。
⒋病人多数为较年轻的女性从事医务工作,并与医院某些人有特殊关系。
⒌多数病人有精神创伤,但到处求医甚至伤害自己但目的性不明。
⒍编造故事,以体现自身才能.比如主管编造要裁员的消息,随后告诉下属,经过自己努力,下属的工作都保住了.比如员工编造客户刁难公司的故事,图谋升迁。
⒎挑拨同事之间关系,然后体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比如分别对两位选定的目标同事讲,双方都在设计陷害对方,然后充当调解人,化解两位同事本不存在的人际关系危机。
⒏拒绝帮助困难中的同事,以在关键时刻,充当力挽狂澜的角色。
⒐不愿意分享比较重要的工作信息或资料。
四、孟乔森综合症疾病诊断和治疗
疾病诊断
如果患者三番五次申明自己有病却又检查不出任何症状,同时他所列举的现象非常具体、精确,近乎于典型症状。而对其作出进一步检查又会遭其反对,对其治疗照顾却使其满意时,该患者就很有可能患有孟乔森综合征。
对于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患者来说,则是剥夺其照料权时容易导致其不安。有趣的是,虽然患者喜欢谎称患有各类疾病同时接受治疗,但他们却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孟乔森综合征并将其治好。
疾病治疗
主要依靠心理治疗,特别是疏导和沟通。同时要加强患者和其亲属的交流,限制亲属在其患病时给予过度的照顾。对于那些做作性障碍的患者,应给予一个相应的疾病诊断,而不是指责.医生在给患者一个可以接受的疾病诊断时,应同时告诉病人,只要他和医生合作,就可以解决其表面疾病之下的心理问题.治疗时通常需要一名家属,并且要将患者的问题作为一个疾病而不是欺骗行为来讨论,例如,告诉家属疾病的发生机制.如果病人三番五次申明自己有病却又检查不出任何症状,同时他所列举的现象非常具体、精确,近乎于典型症状。而对其作出进一步检查又会遭其反对,对其治疗照顾却使其满意时,该患者就很有可能患有孟乔森综合症。对于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患者来说,则是剥夺其照料权时容易导致其不安。有趣的是,虽然患者喜欢谎称患有各类疾病同时接受治疗,但他们却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孟乔森综合症并将其治好。治疗该病主要依靠心理治疗,特别是疏导和沟通。同时要加强患者和其亲属的交流,限制亲属在其患病时给予过度的照顾。对于该疾病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治疗,要将其彻底治愈也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