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发黑预示什么问题 哪些因素容易影响大便的正常_导致大便发黑的4种常见原因
2017-04-1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潘夏菡
一、导致大便发黑的4种常见原因
常见的大便发黑原因有以下几个:
1、消化道疾病:为便血最常见原因,包括食管静脉曲张、食管异物、溃疡病、急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肠套叠、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绞窄性肠梗阻、美克耳憩窒、肠息肉、肛裂等。
2、血液疾病:新生儿出血症、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过敏性紫癜等。
3、其他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伤寒等,新生儿吞入母亲产道血或乳头破裂的血,鼻、咽、齿龈出血的吞入等。
4、食物或药物的影响:某些食物和药物也可引起大便颜色的变化,有时容易与便血混淆。如夏天吃大量西瓜和西红柿后可以使大便颜色变红,贫血小儿服用铁剂后大便可发黑,食用动物血后大便颜色也可发黑,这些由于食物和药物引起大便颜色的变化不属于便血。
小贴士:导致大便黑色的疾病有很多,治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很多的患者因为不重视大便黑色治疗,忽视了治疗,最后的直接后果就是让很多的大便黑色疾病患者,失去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大便黑色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二、4种大便颜色与身体状况的关系
1、黄褐色:
大便的正常颜色。因此,大便的正常颜色是:黄褐色。如果大便颜色很深,一般有几种可能。第一是与食物有关,广州人有句老话:“吃猪红屙黑屎”,也就是说吃了猪血或动物内脏,大便会变成红黑色,吃绿色蔬菜吃得多,叶绿素含量高,大便呈绿色。第二是与药物有关,胃病患者吃含铋的胃药,缺铁性贫血病人经常补充铁剂,大便也会呈黑色。炭剂、一些黑色的中成药吃了也会拉黑便。这种黑便呈深浅不等无光泽的炭样黑色。
2、灰白色:
如果大便的颜色是“白陶土样”的,有可能是黄疸或由于结石、肿瘤、蛔虫等引起的胆道阻塞,导致胆黄素无法随大便排出。
3、黑色:
如果没有吃猪血,又没有吃可能拉黑便的药物,大便出现黑色,一般是上消化道出血。胃和十二指肠出血,血通过几米长的肠道,发生各种化学变化,逐渐变黑,因此,这些地方出血,量又不是很大的话,大便应该是黑的。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因溃疡病出血的约占一半,其中大部分是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除溃疡病之外,胃炎、肝硬化合并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4、红色:
拉血便,多是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直肠、结肠,由于“路程”短,化学变化少,这些部位出血,大便应呈红色。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大,血来不及在肠道里过多停留,拉出来的大便也是红色。但无论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拉血便,都有一个特点,血和大便混在一起,如果血不跟大便混在一起,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部分偏离,甚至是便后滴血,这种情况是患了痔疮。
三、宝宝6种异常大便形状及处理对策
1、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粘液状。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也称“饥饿性大便,只要给予婴幼儿足量喂养后,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2、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呈深棕色水样,带有明显酸味。这可能是由于婴儿摄入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如:米糊等对事物中的糖类不消化引起的,如果排除孩子肠道感染,要调整饮食。
3、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水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曾多。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容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及时就医。
4、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渣样。这可能是真菌性肠炎,患有真菌性肠炎,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及时就医。
5、大便稀,含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时候婴儿哭闹不安。应该考虑细菌性痢疾或感染性腹泻,应及时就医。
6、大便为淘米水样,排便无腹痛,婴儿快速脱水,抽搐、休克等。患霍乱的可能性大,及时就医。
小贴士:正常大便的形状能够说明一个人很健康,如果平时发现大便的颜色或者是形状不好的时候,就应该引起警惕,千万不要太大意这样的事情,尤其是胃肠道不好的人来说,大便的形态也是不正常的。
四、影响大便正常的9种不良因素
1、滥用抗生素和消炎药。人们在当感冒、咳嗽、拉肚子的时候,经常会使用抗生素或消炎药。这些药物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也会杀伤肠道中的益生菌,使得肠道菌群失衡(益生菌比例越来越少),影响肠道功能。
2、洗肠通便不当,伤肠毁肠。临床发现,含大黄、决明子、番泻叶、芦荟等成份的通便产品,长期服用会造成电解质紊乱、低血钾、维生素缺乏、肠道炎症,严重的可诱发结肠黑变等癌前病变和神经源性假性梗阻。
3、清肠减肥不当,肠道受伤。不少女性为了减肥瘦身,经常喝各种清肠减肥茶,但由于产品作用机理“不健康”(如不少减肥茶都含有泻药成分,通过强力刺激肠道蠕动,达到“清宿便排肠毒”的目的),长期使用反而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减弱,以及排便功能失常,以致一旦停用就无法排便,形成恶性循环。
4、食品污染。食物在生产(如水源污染、有毒土壤、种养殖业中的药物滥用)和制作(如用地沟油烹饪)中的种种污染,都直接危害肠道健康。
5、不良饮食习惯。暴饮暴食、食无定时、高脂高热、煎炸烧烤、不洁饮食、频频应酬喝酒,都会加重肠道负担,并直接危害肠道健康。
6、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环境中存在各种致病细菌和病毒,由于不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很容易进入肠道,影响肠道和人体健康。
7、工作压力和精神调节。工作或学习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焦虑、压抑、易怒,容易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下降等消化不良症状。
8、不良生活习惯。频频加班、熬夜、不规律作息,容易出现肠道功能紊乱现象和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进而造成肠道老化,疾病丛生。
9、其他原因。如吸烟、喝酒、缺乏运动,都会影响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