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安全期避孕 怀孕风险增一倍
2017-04-1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孙夏菡
一、妇女安全期避孕安全吗
专家表示,女性卵子排出后可存活1~2天,精子在女性生殖殖道里可存活2~3天,因此,在排卵前2~3天,和排卵后1~2天性交,就有可能受孕,这个时期叫易孕期。而卵巢排卵一般在月经14天的前后2天内,所以安全期大约为月经后10天内,和月经后第20天之后到下次月经来潮,距离行经期越近,避孕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是,这种推算法往往是不可靠的,因为女性排卵的时间,受外界环境、气候、本人的情绪,以及健康状态等因素影响,从而出现排卵推迟或提前,并且还有可能发生额外排卵。此外,精子和卵子在女性生殖道里的最长存活时间也无从最后定论,所以安全期避孕法失败率较高,平时月经很有规律的妇女都有可能失败,更不要说月经不规律的妇女了。因此,安全期无法算得准确,所以说安全期避孕不安全。
二、女性要如何避孕呢
1、外用避孕药
外用避孕药片是一种酸性杀精药物,外用避孕药是放入阴道内,以杀死精子来达到避孕目的的药物。常用的外用避孕药有外用避孕药膜、外用避孕药片、避孕栓和避孕膏等4种。
使用方法:先将手洗净,用手指把药片推入阴道深部,紧贴子宫颈口处,经过5-10分钟,待药片完全深化后即可性交。如药片放入阴道后超过半小时性交,或性交后半小时未射精,这时需要再放入1片,以保证避孕效果。性交结束后6-8小时,方可用温水清洗外阴部,不要提前清洗,以免影响药效。患有阴道炎的妇女不宜使用。
2、宫内“环”
“环”学名为宫内节育器,将其放置于育龄妇女的宫腔内,通过机械性刺激及化学物质的干扰而达到避孕的目的,不抑制排卵,不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因而避免了一般药物避孕的不良反应。经过多年的实践改良,现应用于临床的节育器多为含铜或含药节育器,支架材料为塑料、聚乙烯、记忆合金等,外形也不单一,有圆形、T形、V形、Y形及链条状等。不同材质及不同形状的节育器各有特性,因而可适用于不同体质及需要的妇女。
3、皮埋避孕
这是一种长效可逆的避孕方法,避孕效果达到99%以上,在国外相当普遍。虽然省去了每天吃避孕药或给他穿“工作服”的麻烦,但毕竟是埋在身体中的一件“异物”,接受前一定要了解清楚。
4、紧急避孕
紧急避孕方法,就是在同房后,妊娠前服药通过抑制排卵在输卵管中的运行速度;影响子宫内膜,使其与受精卵发育不同步,不利于着床。还可以拮抗孕激素的作用,使胚胎不能生长发育等,从多方面发挥避孕效果。
小编提示:紧急避孕药一年只能服3次,女性不能太依赖紧急避孕药,因为它副作用大,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危害健康。
三、女性要如何计算安全期
1、日历法
如月经周期始终精细,排卵可能在月经来潮后的第14天,卵细胞排出后大约能生活2-5天,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可生活1-3天。因此,在排卵期前3-4天和排卵期后5-7天不夫妻生活可避免怀孕。一个月经周期客观的妇女,其排卵的时间根源稳固,在安全期夫妻生活达到避孕的目的叫做安全期避孕法。这种窍门不相宜年少人,因为他们夫妻生活的频数不可能相隔一周左右,对中年人适用。
2、准则体温法
准则体温是指牢固人早上醒后的体温,寻常它是一天起码的体温。壮实生育年纪的妇女,排卵后体温赶快攀升并持续到下个月经周期初头。运用女性准则体温这一变化客观,找到她的排卵期并在其前3-4天和后5-7天不夫妻生活。
一般而言,月经前后7天是安全期,月经后安全期比月经前安全期更安全一点,但两者都不是绝对的安全。月经安全期的推算方法也有很多,比如日立法、准则体温法等。朋友们要清楚的意识到月经安全期只是理论方法,月经后安全期还是有可能会怀孕的,女性朋友应该采取正确的避孕措施以免发生意外。
月经安全期分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后安全期。从月经干净那天到排卵期开始的前一天的那段日期为排卵前安全期,从排卵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为排卵后安全期。安全期避孕是很多女性朋友都会采用的一种方法,月经安全期有个通俗的说法是前七后八,那么到底月经后几天是安全期呢?
排卵后安全期比排卵前安全期更安全。这是因为有些女性有时受环境变化和情绪波动等影响使排卵提前,这样排卵前安全期就会缩短,而自已并不知道,这样排卵前安全期就不大安全了。卵巢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先后排两次卵的机会是极少的,即排卵后到下次月经来潮前这段时间一般不会再发生第二次排卵,所以,排卵后安全期就比较安全。
采用安全期避孕的关键是测定女性的排卵日期。卵排卵时,一般没有特殊感觉,即使有些女性可能有下腹 痛、腰酸、乳房发胀及情绪改变等症状,但这些现象不 是排卵时的特有症状,故不能作为排卵的依据。月经和 排卵呈周期性变化,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掌 握了两者的变化规律,就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来测定排 卵日期。定排卵日期的方法很多,而女性能够自已掌 握的方法有:根据月经周期推算、测量基础体温以及观察宫颈粘液分泌等。
一般来说,月经后7天是安全期。月经周期一般都是28天,算法是从第一天月经来临起到第二次月经来的前一天,排卵期在月经周期的最中间的日子,即第14天。卵子如果没有受孕的话能存活2天,即第14、15、16天。精子进入女性内生殖器后的存活时间为3天,其余的时间均为安全期。为了以防万一(排卵期提前或延后),在前后推5天,这样算起来月经后7天是安全期。
另外,观摩阴道分泌物的变化也可计算出月经过后几天是安全期。女性阴道分泌物随月经周期的反差日期而有客观的变化着,排卵期粘液越来越多,阴道内有潮湿感,粘液变清,粘液能够拉丝,最长可达10厘米。这种粘液持续的最后一天,寻常为排卵期,在其前3-4天和后5-7天不夫妻生活。
四、安全期该如何判断呢
一、视宫颈粘液
女性由于成熟的卵泡可以产生较多的雌激素,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即在排卵期间,可以使宫颈腺体分泌较多的粘液,大约为平时的3~30倍,这时粘液稀雹透明、粘性小,呈水样,易拉成丝状。长可达15~20厘米。假如在显微镜下,可见宫颈粘液呈羊齿植物叶形状的结晶体,同时,女性自己能摸到宫颈,可见宫颈外口在排卵期是向外展开的,原来似软骨样硬的宫颈质地变软,并在大量清亮、滑润、有弹性的粘液流至阴道,收缩阴道使粘液自行排出阴道外。可见这些粘液稀雹滑润、透明、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粘液可拉成丝状,达10厘米以上。注意不要把房事后遗留的精液与此粘液混淆致误。愈接近排卵期,粘液愈变得滑润、清亮、水样。假如一旦发现阴道分泌物增加,即宫颈粘液增多时,立即避免同房或采用避孕套等措施,并注意粘液的变化,一直坚持至子宫颈粘液变小,粘液变稠厚干燥为止,大约5~7天。最好每月将发现粘液增多或变化的日期记录下来,以便摸索其规律。
二、量基础体温
女性的体温可随月经周期而有一定的变化,月经期及卵泡期体温较低,而黄体期则较高。在月经前半期多在36.8℃以上,这是体内分泌孕激素所致。预测排卵期就需绘好基础体温曲线。可以用一些小方格纸,在方格的纵轴以等距离标上温度刻度,可从36℃为起点,以0.1℃为格,至37.5℃共15格。在方格的横向轴上依次每格标上月经周期的第一、第二、三…天数,月经期则以X为记号。在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每天清晨醒后,起床前将体温计放入口腔舌下,测五分钟取出,把读数标在方格纸上的横纵座标上,以黑点表示。也有人则每个清晨起床后小便于便盂,然后测定其尿温,同样将尿温读数记录于方格纸上,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注意每次测温度后应将体温计甩至36℃以下,以待下次使用。然后,将方格纸每日记录的温度黑点联结成一条曲线。一般正常女性,其体温曲线开始变化不大,多至中期体温才明显上升。据国外杰奎斯等人发现有95%的妇女低温点出现在排卵前66小时之内,其中70.4%是在排卵前48小时出现,平均排卵时间出现在低温点后33小时。因而一旦出现低温点,则要避免同房或采取其它避孕方法。一般认为准确率达80%。
三、测唾液电阻
近几年来,人们发现在女性排卵前后,体内女性激素变化可引起唾液中的电解质的变动。因而使电阻值可呈周期性的变化。所以有人据此原理测量电阻来预测排卵。方法是:每天早上醒后活动前,吐出一些唾液于一容器,用一只电阻计或万用电表测量,测时两支测量棒保持一定距离,测量电阻后将所得数值逐日记录,如测体温一样绘成曲线。经过一周期后可发现,在月经周期的第五天后,电阻值可出现第一个高峰,经过连续三天的低值后,又可出现第二个高峰:这时排卵常发生于第一个高峰后的第6~9天这个期间,所以在电阻值达到第一个高峰位的第4~10天应该引起重视,禁欲或使用避孕套。据同理,国外有人测量阴道后穹窿电阻,发现每月的阴道电阻的最低日乃是排卵即将发生的信号。两种方法配合使用更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