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霉菌_霉菌对鸡蛋有什么危害
2017-04-1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张友易
一、霉菌怎么治疗呢
霉菌性阴道炎是由霉菌中的白色含念珠菌感染所致阴道炎。轻度感染可无症状。最常见的症状为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典型者为白色豆腐渣样白带,并可形成一层白膜附着于小阴唇内外及阴道粘膜。外阴瘙痒常由小阴唇内侧逐渐蔓延至外阴部,有奇痒,患者常难以忍受。并常伴有外阴烧灼感、疼痛、性交痛等。继发化脓菌感染可有脓性白带。阴道粘膜炎性感染可有血性白带及粘膜浅表溃疡。继发泌尿系感染时则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具有上述临床症状并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白色含珠菌菌丝和芽胞,即可确诊。在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经确诊,就应积极治疗,力求彻底根治,否则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诸多烦恼。
(2)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毛巾等应用开水烫洗,并在阳光下晒干。
(3)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有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4)霉菌的药物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因霉菌在碱性环境中不易生长,故可用碱性溶液加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及阴道,然后用制霉菌素片剂或栓剂10万~20万单位塞入阴道内,每晚一次,10~14天为一疗程。亦可用曲古霉素片剂或栓剂10万单位,塞入阴道内,每晚一次,10~14天为一疗程。达克宁栓(硝酸咪康唑栓)对霉菌性阴道炎亦有较好的疗效。米可定泡腾阴道片(主要含制霉菌素),因其特殊的剂型,放入阴道内能迅速崩解,使制霉菌素能均匀分布于阴道内,故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5)反复霉菌感染者或久治不愈者,应进行全面的全身检查,以排除糖尿病及其他脏器感染。同时注意有无不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制霉菌素、酮康唑等药物。
(6)患霉菌性阴道炎的孕妇应认真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以免新生儿感染。
二、霉菌对食品有哪些影响呢
一、针对于外部环境霉菌易产生地方和原因
1.生产车间墙壁潮湿,在潮湿部位容易生长霉菌。
2.车间存在冷凝水的管路、墙壁等容易生长霉菌,水管的破裂,也会导致霉菌的产生。
3.空气中总是包含一定水蒸气,只不过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看不到,不过,当水蒸气液化的时候,比如当我们沐浴或是泡澡的时候,浴室内镜子的表面就会变得潮湿,这时候我们就能够看到他们。热空气中包含很多的水分,当热空气冷却时,水分就会冷凝、液化。冷凝、液化通常是发生在房屋中温度最低的部位,比如墙壁上温度低的部位,正是在这些温度低的部位,最容易产生霉菌。
4.车间里无法保证正常的换气,无法让车间保证在规定湿度情况下,容易生长霉菌。
5.车间忽冷忽热,容易产生冷凝水的地方,容易糟到霉菌侵害。
6.离墙近的设备容易产生冷凝水,容易产生霉菌。
7.温度相对较低的车间的门,请一直保持关闭状态。如果这些温度较低车间的门没有关闭的话,那么旁边车间传过来的热空气涌进行,就形成很高的湿度,从而在空气冷却的时候形成液化,容易生长霉菌。
8.保证空调的正常运转,保证车间内部空气能够达到要求指标,空调的换气程度好坏直接影响到霉菌的产生。如果车间能保证及时将含有大量水份的空气排出车间,则极大程度缩小了可能存在霉菌的可能性。
二、霉菌一旦进入食品
影响霉菌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因素是很多的,与食品关系密切的有水份、温度、基质、通风等条件,为此,控制这些条件,可以对食品中霉菌分布及产毒造成很大的影响。
1.水份
霉菌生长繁殖主要的条件之一是必须保持一定的水份,一般来说,米麦类水份在14%以下,大豆类在11%以下,干菜和干果品在30%以下,微生物是较难生长的。食品中真正能被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水份又称为水份活性(Wateractivity缩写为Aw),Aw越接近于1,微生物最易生长繁殖。食品中的Aw为0.98时。微生物最易生长繁殖,当Aw降为0.93以下时,微生物繁殖受到抑制,但霉菌仍能生长,当Aw在0.7以下时,则霉菌的繁殖受到抑制,可以阻止产毒的霉菌繁殖。
2.温度
温度对霉菌的繁殖及产毒均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种类的霉菌其最适温度是不一样的,大多数霉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在0℃以下或30℃以上,不能产毒或产毒力减弱。如黄曲霉的最低繁殖温度范围是6-8℃,最高繁殖温度是44~46℃,最适生长温度37℃左右。但产毒温度则不一样,略低于生长最适温度,如黄曲霉的最适产毒温度为28-32℃。
3.食品基质
与其它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一样,不同的食品基质霉菌生长的情况是不同的,一般而言,营养丰富的食品其霉菌生长的可能性就大,天然基质比人工培养基产毒为好。实验证实,同一霉菌菌株在同样培养条件下,以富于糖类的小麦、米为基质比油料为基质的黄曲霉毒素产毒量高。另外,缓慢通风较快速风干霉菌容易繁殖产毒。
三、霉菌有哪些防治对策
1加强饲料生产的管理
首先要严把原料采购关,杜绝霉变原料入库;控制仓库的温度湿度,注意通风,做好对仓库边角清理工作,防止原料在储存过程中变质;控制饲料加工、配制、运输等环节,控制饲料的储存环境,尽量缩短储存时间,防止饲料在禽舍中发霉变质。
2合理使用饲料防霉剂
饲料防霉剂,要具备抑制霉菌生长,但又对动物无毒的特点。因此,作为饲料防霉剂,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具有较强的广谱抑菌效果;二是pH值低,在低水分的饲料中能释放出来;三是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经济、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有效添加量不影响动物健康及饲料的适口性。目前,常用的防霉剂主要有以下三大类:第一类为有机酸,如丙酸、山梨酸、苯甲酸、乙酸、脱氢醋酸和富马酸等;第二类为有机酸盐及其酯,如丙酸盐、山梨酸钠(钾)、苯甲酸钠和富马酸二甲酯等;第三类为复合防霉剂。有机酸防霉效果较好、但腐蚀性较大;有机酸盐防霉效果较有机酸差,且必须在有一定的水分和pH值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但腐蚀性小;复合防霉剂防霉效果作用强、腐蚀性小。
3中毒蛋鸡的治疗
更换饲料无疑是最有效解决霉菌中毒的方法,在提供无污染的饲料后再使用一定量的霉毒清或制霉菌素,大多数霉菌毒素中毒的家禽很快会恢复健康。此外,补充维生素,例如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可以部分抑制T-2毒素和*对蛋鸡的毒害;N-乙酰半胱氨酸和硫胺能降低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其机理是增加了谷光苷肽的合成。
四、霉菌对鸡蛋有哪些危害呢
霉菌毒素对人和畜禽主要毒性表现在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繁殖障碍等。鸡天生对霉菌毒素敏感,饲料中较低的毒素含量就会造成鸡群大量死亡。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卵巢和输卵管萎缩,产蛋量下降,产畸形蛋;采食量减少、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降低;种蛋的孵化率降低。不同霉菌毒素对蛋鸡造成的危害有所区别。在已经知道的霉菌毒素中对蛋鸡影响及毒害作用较大的有麦角毒素、单端孢霉毒素、腐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
1麦角毒素
麦角毒素是由谷物中的麦角属真菌分泌,化学本质是菌核内的众多生物碱组成的化学基团。在这些化学基团中,有的生物碱侵害神经系统,引起痉挛和感觉神经紊乱;有的侵害血管系统,引起血管收缩和肢体坏疽;有的侵害内分泌系统,影响垂体前叶神经内分,泌的调控。因此,麦角中毒以血管、神经和内分泌紊乱为特征,产蛋鸡麦角中毒表现为饲料采食量减少,产蛋率下降,排稀粪等。
2单端孢霉毒素
包括镰刀菌属在内的多属霉菌均可产生各种单端孢霉毒素,研究表明,在目前发现的100多种单端孢霉毒素中约一半是由镰刀菌属产生。作用机理是破坏结构性脂质,抑制蛋白合成和DNA合成。蛋鸡采食该类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几天时间内,产蛋量迅速下降,蛋壳变薄,病鸡口腔黏膜溃烂形成黄色疥痂,剖检可见肝呈棕黄色,易碎,肾脏肿胀,输卵管内尿酸盐沉积,嗉囊有局部溃疡,肌胃壁增厚。
3腐马毒素
由串珠镰刀菌分泌,中毒的机理是破坏鞘脂类的合成。蛋鸡的中毒症状表现为拉稀、排黑色粘性粪便,采食减少 体重减轻、肢体残废,死亡率增加。体外实验证明,腐马毒素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有毒性作用,降低免疫细胞的杀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