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感冒咳嗽治疗办法 感冒咳嗽的病因

2017-04-17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潘冷卉

一、感冒咳嗽到底怎么办最好呢

  1、家里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居室安静、空气流通,让宝宝充分休息。病儿年龄越小,越是需要休息,待症状消失后才能恢复自由活动。

  2、夜间抬高宝宝头部。如果宝宝入睡时咳个不停,可将其头部抬高,咳嗽症状会有所缓解。还要经常调换睡的位置,最好是左右侧轮换着睡,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3、可在医生指导下给患儿服用对症药物,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的中成药有小儿感冒颗粒、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小儿咽扁冲剂、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或冲剂等,不过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量或者医嘱服用。

  4、婴儿感冒咳嗽期间,应根据孩子食欲及消化能力不同,分别给予流质或面条,稀粥等食物而且要多喂开水。喂奶的孩子应暂时减少次数,以免发生吐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5、热饮止咳法:最好让宝宝喝温开水或温的牛奶、米汤等,也可给宝宝喝鲜果汁,果汁应选刺激性较小的苹果汁和梨汁等,不宜喝橙汁、西柚汁等柑橘类的果汁。

  另外,西医认为咳嗽不是病,而是许多疾病都可能出现的一种症状。宝宝咳嗽是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而做出的一种机体防御反射动作。因此对于咳嗽,一定要鉴别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再对症处理。绝不可一听咳嗽,马上就认为是感冒、肺炎,做出盲目治疗。

二、感冒咳嗽的病因说明

  1、吸入物

  吸入物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前者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非特异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

  职业性咳嗽的特异性吸入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酐、乙二胺、青霉素、蛋白酶、淀粉酶、蚕丝、动物皮屑或排泄物等,此外,非特异性的尚有甲醛、甲酸等。

  2、感染

  咳嗽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在咳嗽患者中,可存在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的特异性IgE,如果吸入相应的抗原则可激发咳嗽。

  在病毒感染后,可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致使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有学者认为病毒感染所产生的干扰素、IL-1使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增多。

  在乳儿期,呼吸道病毒(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表现咳嗽症状者也甚多。由于寄生虫如蛔虫、钩虫引起的咳嗽,在农村仍可见到。

  3、食物

  因为饮食而引起的咳嗽发错现象是咳嗽人群人比较常见的,特别是婴幼儿很容易对食物过敏,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逐渐减少。容易引起过敏的比较常见的食物是鱼类、蛋类、牛奶、虾蟹等。

三、感冒咳嗽的预防技巧

  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3、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家人有感冒时,室内可用醋熏蒸消毒,防止病毒感染。

  5、及时接受预防注射,减少传染病发生。

  6、感冒流行期间可服中药预防。配方是:贯众12克,防风12克,荆芥10克,每日一帖,连服2—3天。对经常易感冒的小儿,可每天以黄芪15克,红枣7只,煎汁代茶,长期服用可增加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7、防咳先防感,防止咳嗽预防感冒非常关键,所以孩子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御“邪”能力,避免外感,以防加重病情。

  8、生活要调理,对孩子要加强生活调理,饮食适宜,保证睡眠,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

  9、少去公共场所,尽量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少与咳嗽患者接触。

  10、食用梨和萝卜,平时适当食用梨和萝卜,对咳嗽有一定的预防之效。

四、感冒咳嗽的用药

  1、银翘解毒片

  功能主治:本品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薄荷、淡豆豉、淡竹叶、甘草、金银花、荆芥、桔梗、连翘、牛蒡子。

  包装规格:每片重0.55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

  2、桑菊感冒片

  功能主治:本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薄荷素油、甘草、桔梗、菊花、苦杏仁、连翘、芦根、桑叶。

  包装规格:每片重0.4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8片,一日2~3次。

  3、板蓝根冲剂

  主要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主要成分: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5~10克,一日3~4次。

  4、双黄连口服液(冲剂)

  主要功效: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主要成分:金银花、黄芩、连翘;辅料为蔗糖、香精。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1支),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