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牙齿保健知识有哪些 牙齿保健的方法

2017-04-1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潘夏菡

一、牙齿保健4小常识

  每天用牙线

  每天刷牙并不能有效的剔除牙缝间残存的食物颗粒,而使用牙线,效果要明显的多。牙线不仅能清除齿间食物碎屑,还能减少细菌对牙龈、牙齿的伤害,降低了细菌诱发慢性感染,增加患脏病、中风、肺病风险的机会。最新研究显示,刷牙、牙线剔牙、漱口水三管齐下,能减少50%的牙菌斑。

  白色填充物未必好

  白色合成填充材料每10年要更换一次,汞合金填充物则能多用20%的时间。在此请放心,不必质疑汞合金填充物的安全性,试验已经证明,汞合金虽会释放水银,但量很少,不会损伤智力、记忆力、协调能力或肾脏功能,也不会增加痴呆、多发性硬化的风险。

  牙齿漂白很安全

  牙齿漂白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脲,在口腔中会分解为过氧化氢。该物质只会暂时提高牙齿敏感性,不会增加口腔癌风险。但未免损伤了珐琅质引起龋齿,建议还是不要使用次数过多。

  刷舌头改善口臭

  口臭的臭味是硫化物,是口腔细菌分解食物残渣的产物,要驱除口臭就必须减少细菌。每天清理舌头2次,不但能去除食物颗粒形成的“薄膜”,同时减少制造臭气的微生物。两周后,口气就会清新很多。

二、牙齿保健常用方法

  1、要定期洗牙

  有的老年人认为保护牙齿只要坚持刷牙就可以了,没必要总去洗牙。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刷牙是不能代替洗牙的。因为牙刷只能刷到牙齿的正面和上面,却无法刷到牙齿的背面和侧面。若一个人长期只刷牙不洗牙的话,那么在其牙齿的背面和侧面就会形成大量的牙菌斑和牙石。

  2、既要常漱口,又要常刷牙

  有的老年人认为只要经常漱口就能保护牙齿,不必总刷牙。其实,常漱口很有必要,但漱口代替不了刷牙。因为刷牙既能清洗牙齿表面的污垢,又能杀灭口腔中的细菌。人们长期坚持刷牙可以有效地防止牙菌斑和牙石的形成。因此,应该养成常刷牙和常漱口的习惯。

  3、掉了牙及时修补

  临床研究发现,人的牙齿脱落后若没有得到及时的修补,那么其附近的牙齿也会很快松动甚至脱落。另外,人的每颗牙齿都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哪怕有一颗牙齿出现缺失,也会使人的咀嚼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一旦出现牙齿缺失就应立即进行修补,以恢复牙齿的功能并稳定其邻近的牙齿。

  4、要积极防治各种能引发牙齿松动、脱落的疾病

  许多老年人都认为自己牙齿的松动、脱落是自然现象,不需要也无法进行防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临床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牙齿出现松动、脱落大多是由牙周病、牙髓病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引起的。因此,只要积极地防治上述疾病,是完全可能拥有一口好牙的。

三、如何做好日常牙齿保健

  1、每天必做的保养功课--有效刷牙

  实行“三三制”:每天刷牙3次,每次刷3分钟或更长的时间。且要注意将刷毛与牙面成45度角,转动刷头,尽最大的可能每一颗牙齿都刷到,让牙刷在上下牙列面间来回移动,以清除深处的残垢。不要横着刷牙,也不要非常用力。

  2、选择适合自己的牙刷、牙膏

  牙刷:只有选用符合口腔卫生要求的保健牙刷,才能起到洁牙的效果,并且不损伤牙齿及牙周组织。保健牙刷其特点是:刷头小,在口腔中转动灵活;刷毛排列合理,便于清洁牙齿,刷牙后牙刷本身也容易清洗;刷毛细而有弹性;刷毛的顶端呈圆形,不易损伤牙齿和牙龈。电动牙刷也是不错的选择,其高速旋转产生的轻微振动,不仅能促进口腔的血液循环,对牙龈组织也有按摩效果。牙膏:为了预防蛀牙,可以选择具有修复功能的防蛀牙膏,配方中含有能够直接作用于牙齿表面的游离氟成分,牙齿发生裂纹的地方特别容易吸收游离氟,因此游离氟就能起到定向修复的作用,有效修补破损的牙釉质,从而防止细菌的入侵。

  3、多吃“爱牙食品”

  高纤维食品,比如蔬菜、粗粮、水果等对牙齿都很有利;还有含钙较高的肉、蛋、牛奶都可以多食用;避免食入过多的甜食。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应注意饮食的选择,家长应给孩子多吃能促进咀嚼的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菠菜、韭菜、海带等,有利于促进下颌的发达和牙齿的整齐。

  4、洗牙不能少

  口腔卫生状况差,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因素。利用超声洁治等手段及时清洗口腔内的牙菌斑、牙结石就是人们所说的“洗牙”,它是预防牙周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刷牙和洗牙不能相互代替,因为牙齿在彻底清刷后的数小时内即可有新的菌株形成,在30天内可达到最大量,如果我们不注意口腔卫生或刷牙方法不够正确,牙齿表面就会有大量菌斑积聚,特别是牙刷刷不到的部位,久而久之即成为牙结石。如果牙齿表面有牙菌斑、牙结石,而又没能及时消除,就可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等一系列疾病。

四、牙齿保护的误区

  误区1、“老掉牙”很自然。钟圣纯教授指出,有人认为人老了掉牙是自然规律,也就是俗称的“老掉牙”。其实,掉牙原因是牙周组织发生病理性破坏导致的。骨质疏松等疾病也可能增加掉牙几率。只要预防和治疗,老人仍可保留一口健康牙齿。

  误区2、能不拔牙坚决不拔。专家认为,牙齿出现问题,尽早治疗和尽可能地保留牙齿是基本原则,但是有些残根、残冠没有治疗价值,应拔除后做修复或种植。特别是糖尿病人经过多次牙周治疗仍然不能控制牙周症状,建议尽早拔除牙齿。

  误区3、漱口水含漱代替刷牙。专家认为,单纯使用漱口水含漱只能去除浮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有些漱口水里含有的药物成分比牙膏里的药物成分高,常用漱口水可能导致口腔菌群失调,引发更多口腔疾病发生。

  误区4、洗牙会把牙齿洗松,牙缝洗大。洗牙对预防牙周疾病很有效,可以彻底祛除引发牙周疾病的牙结石。正确的洗牙是洁牙机通过震动使牙结石破碎后脱离牙面,对牙齿和牙龈组织并没有损伤,不会伤害牙齿。

  误区5、乳牙迟早要换,儿童龋齿不用管。专家指出,很多家长认为,宝宝长虫牙没什么大不了,乳牙迟早都要换。殊不知龋齿破坏牙齿结构,影响孩子的咀嚼和进食,有碍营养吸收和全身发育;严重的龋齿还会影响相应恒牙的发育和萌出,以致恒牙发育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