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肌肉萎缩做什么运动好 肌肉萎缩的治疗原则

2017-05-0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卞怜蕾

一、肌肉萎缩一般的治疗原则

  1、保持乐观心态。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使肌肉萎缩发展。

  2、劳逸结合。忌强行性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3.、预防胃肠炎、感冒。胃肠炎可导致肠道菌种功能紊乱,尤其病毒性胃肠炎对脊髓前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使肌肉萎缩患者肌跳加重、肌力 下降、病情反复或加重。肌肉萎缩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或者存在着某种免疫缺陷,肌肉萎缩患者一旦感冒 ,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肌萎无力、肌跳加重,特别是球麻痹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如不及时防治,预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4、合理调配饮食结 构。肌肉萎缩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 量元素的食物,并积极配合膳,如山、苡米、莲子心、陈皮、太子参、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营养、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 流食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维护患者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二、肌肉萎缩做哪些运动好

  1.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方式。 锻炼的方法很多,但为了达到尽快增加肌肉的目的,须遵循一条共同的原则:锻炼时,在不增加运动次数和运动时间的前提下,逐渐增加运动量,使肌肉迅速感觉疲劳,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每次锻炼以能连续做10下为准,如超过10下,就需增加器械的重量;或每次锻炼连续做二、三下,每下坚持6~10秒,超过者也需增加器械的重量。如果仅是增加运动时间,则只能增加肌肉里毛细血管的密度,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运动时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使肌肉不易疲劳,而不能有效增强肌肉。需要指出的是,日常生活中不少病人的锻炼方法是不适宜的。如下肢肌肉萎缩,有人单用走路的方法去锻炼,以为走得越多越好,实际上这样做不仅不能有效地增强肌力,这会因肌肉松弛、关节不稳,造成关节损伤。又如有的患者采用手指滚动核桃和健身球的方法锻炼萎缩的上肢,岂不知这样做只能增强手指动作的协调及手部肌肉的耐力,而不能使手臂部肌力增强和肌肉增粗。肌肉萎缩的锻炼要有针对性,哪些肌肉发生了萎缩,就锻炼哪些肌肉。不要用健康肌肉的运动来代替萎缩肌肉的运动,例如不要以耸肩、外展代替前臂旋转等。

  2.掌握好运动节奏。肌肉萎缩患者的锻炼,在时间间隔上有一定要求。肌肉有了足够的休息时间,疲劳才能充分消除,消耗掉的营养物质也才能得到充分补偿,并通过超量补偿使肌肉逐渐肥大。反之,若锻炼过于频繁,肌肉得不到充分休息,肌力也就不能增强。因此,锻炼要讲究节奏,并非越多越好。

  3.掌握好运动量。锻炼时,人们常选用哑铃、沙袋和拉簧、拉橡皮条方法。那么,应选择多少重量的哑铃、沙袋以及什么样的拉簧和橡皮条才合适呢?这应根据各人的肌力基础而定,一般应超过本人最大肌力的2/3。比如,用最大的力能举起6公斤的沙袋,并逐渐增加沙袋的重量。假如原来的肌力太弱,以致不能把患肢本身举起,那么锻炼时,除了患肢本身用力外,还需外力给以帮助。如一上肢患病,可采用双手相握上举的方法,用健肢带动患肢运动。伤病的肢体在运动时,可能会出现疼痛,疼痛会反射性地使肌肉放松,使锻炼不能奏效。同时,疼痛也可能是肌肉损伤的信号,故在锻炼时应注意选择无痛的动作,并对疼痛进行积极治疗。

三、预防肌肉萎缩的小窍门

  1、点捻四白穴:

  通过对穴位的按摩可以做好预防面部肌肉萎缩的措施,该穴在眶下孔凹陷处,瞳孔直下。以食指捻四白穴,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分钟。

  2、掌揉颊车穴、地仓穴:

  不同预防面部肌肉萎缩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远离疾病危害,以同侧手之大鱼肌紧贴病侧颊车穴(咀嚼肌),边揉边移至地仓穴(口角旁开0. 5厘米),往返50次。

  3、注意适量运动:

  患者应参加适量运动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不可运动过量,如果患者运动过量会加重病情,人们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运动,恢复肌肉健。而且对病情较重的患者或者是卧床不起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按摩,以防止褥疮的产生。

  4、良好的心态:

  患者应有良好的心态,护理人员应注意鼓励患者,且患者本身也应该有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减少患者的心里负担,避免精神剌激和过度劳累,树立治疗的信心。

  5、饮食合理:

  做好面部肌肉萎缩如何预防措施很关键,中医认为肌肉萎缩与脾气亏虚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患者应注意调节饮食,不能过饥或过饱,饮食要有规律、有节度,注意营养调配恰当,不偏食。忌食刺激性食物以及烟酒等。

  6、预防感染:

  患者还应注意预防各种感染,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做到起居有常,做好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患者应按时睡眠,按时起床,不要熬夜,要注意劳逸给合。

四、肌肉萎缩有哪几种类型

  1、中枢性肌萎缩:

  它不属于该病的常见症状,通常还会伴反射亢进或者是病理反射。缺血性肌萎缩:病人这种肌肉萎缩通常大多原因是因为各种动脉炎、还有血栓带来等肌肉缺血还有无菌性坏死所诱发的。

  2、废用性肌萎缩:

  废用性肌肉萎缩属于遗传类疾病,废用性肌肉萎缩的症状主要为肌肉废用、肌肉无力,收缩困难,肌肉体积明显减小等。废用性肌萎缩的出现往往和长期不运动有关,并且大多时可逆性的。所以专家提醒,为了尽力免得发觉这种肌肉萎缩得症状,病人必须要加强体育锻炼等。

  3、神经源性肌萎缩:

  神经源性肌萎缩比较常见,经常会浮现肌束抖动,一般是因由下运动神经元以及其损害所诱发的,病人前角细胞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受到严重损害时患者的肌萎缩常常出现节段性的分布,大多是以肢体远端为比较多见,并且有的对称或不对称,但不会出现感觉障碍。一旦进行肌电图检查,还会发觉患者的肌肉萎缩变薄,并且镜下一般呈束性萎缩改变。

  4、肌源性萎缩:

  肌源性萎缩也是肌肉萎缩疾病的症状,常见表现为近端型骨盆带和肩胛带现象对称性得肌萎缩,而且因为病人肌无力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所以经常会发生无肌纤维震颤以及感觉障碍等一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