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怎么测试 忧郁症有什么症状
2017-05-18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邬思天
一、怎么自己做忧郁症的测试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高达3.2-5.9%;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人有自杀意念,而其中50-70%为各类抑郁症患者,抑郁症自杀成功者达到100万人。抑郁症不仅是自杀的主要因素,而且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更是人们医疗负担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社会学家调查证实,抑郁症也逐渐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严重影响人们获得幸福生活,获得良好工作岗位的主要因素。
抑郁症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却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甚至抑郁症悄悄来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仍全然不知。一旦患上抑郁症,想治好却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工程,预防抑郁症便成为当务之急。自己是否有患抑郁症的倾向,您可用下面的这个抑郁症测试进行自我诊断。
1.悲伤:你是否一直感到伤心或悲哀?
没有 偶尔 经常 几乎不间断
2.泄气: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
没有 偶尔 经常 几乎不间断
3.缺乏自尊心:你是否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自认为是一个失败者?
没有 偶尔 经常 几乎不间断
4.自卑:你是否觉得力不从心或自叹比不上别人?
没有 偶尔 经常 几乎不间断
5.内疚:你是否对任何事都自责?
没有 偶尔 经常 几乎不间断
6.犹豫:你是否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没有 偶尔 经常 几乎不间断
7.焦躁不安:这段时间你是否一直处于愤怒和不满状态?
没有 偶尔 经常 几乎不间断
8.对生活丧失兴趣:你对事业、家庭、爱好或朋友是否丧失了兴趣?
没有 偶尔 经常 几乎不间断
9.丧失动机: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无动力?
没有 偶尔 经常 几乎不间断
10.自我印象可怜:你是否认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
没有 偶尔 经常 几乎不间断
11.食欲变化: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地暴饮暴食?
没有 偶尔 经常 几乎不间断
12.睡眠变化: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到体力不支、昏昏欲睡?
没有 偶尔 经常 几乎不间断
13.丧失性欲望:你是否丧失了对性的兴趣?
没有 偶尔 经常 几乎不间断
14.臆想症:你是否经常担心自己的健康?
没有 偶尔 经常 几乎不间断
15.自杀冲动:你是否认为生存没有价值或生不如死?
二、忧郁症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I 抑郁症的三大主要症状】
很多人对抑郁症不陌生,但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红楼梦》中整天皱眉叹气、动不动就流眼泪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
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患者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
运动抑制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II 抑郁症的其他症状】
具备以上典型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很多患者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心情压抑、焦虑、 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时很难与一般的短时间的心情不好区分开来。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 上述的不适早晨起来严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缓解,那么,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这就是抑郁症所谓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III 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
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并且,由于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 的症状之一。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会自杀人群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 症,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才发生的。所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对抑郁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经自 杀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郁症。
很多抑郁症患者想到以死来解脱痛苦。患者经常为了结束痛苦,受罪和困惑而产生死亡的念头和行为。
【IV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
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为主,多数病例还存在各种躯体症状。
(1)抑郁心境:
基本特点是情绪低落,苦恼忧伤,兴趣索然。感到悲观绝望,痛苦难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常用活着无意思、高兴不起来等描述其内心体验。典型者有抑郁情绪,昼重夜轻的特点。常与焦虑共存。
(2)思维迟缓:
思维联想过程受抑制,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转了,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思维问题费力。反应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绪低落影响下,自我评价低,自卑,有无用感和无价值感,觉得活着无意义,有悲观厌世和自杀打算,有自责自罪,认为活着成为累赘,犯了大罪,在躯体不适基础上出现疑病观念,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3)意志活动减退:
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被动,不愿参加外界和平素感兴趣的活动,常独处。生活懒散,发展为不语不动,可达木僵程度。最危险的是反复出现自杀企图和行为。
(4)躯体症状:
大部分抑郁病人都有躯体及其他生物症状,例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突出,多为入睡困难。
(5)其他:
抑郁发作时也能出现幻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强迫和恐怖症状。因思维联想显著迟缓及记忆力下降,易影响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抑郁性假性老年痴呆症。
轻性抑郁常有头晕、头痛、无力和失眠等主诉,易误诊为神经衰弱,后者起病前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如长期紧张、用脑过度等,情感以焦虑、脆弱为主,主要临床相是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心情紧张、烦恼和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自知力良好,症状被动性大,求治心切。而抑郁障碍以情绪低落为主,伴思维迟缓,自卑、自罪、想死,及生物学症状(如情绪昼夜轻重,食欲、性欲下降等),自知力常丧失,不主动求治,可资鉴别。
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症状,如头疼、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和恶心、呕吐等症状,抑郁情绪往往被躯体症状所掩盖,故又称为抑郁等位症。病人多不找精神科医生,而去其他科就诊。躯体检查及辅助检查往往无阳性表现,易误诊为神经症或其他躯体疾病。对症治疗一般无效,抗抑郁治疗效果显著。
三、忧郁症有哪些饮食禁忌
一、饮食适宜:1、宜食富含维生素B1、B6、B12的食物;2、宜食高蛋白、高纤维、高热能饮食;3、宜食润肠作用的食物,以保持大便的通畅;4、补充足量的水分。
二、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葡萄柚。高量的维生素C不仅可以维持红细胞的浓度,能够增加身体的抵抗力,而且维生素C也可以抗压,对抑郁症的预防有利。建议适量食用。
香蕉。含有一种称为生物碱的物质,可以振奋人的精神,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维生素B6的来源,这些都可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可以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减少产生 抑郁症的可能。
菠菜。缺乏叶酸会导致脑中的血清素减少,导致忧郁情绪,而菠菜是富含叶酸最著名的食材。是常见抑郁症的预防推荐用菜。
三、饮食禁忌:1、忌食过量辛、辣、腌、熏类等有刺激性食物;2、忌酪氨酸含量高的食物和饮料;3、禁忌有加工食品和甜食。
四、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丁香。性温,味辛的食物,倘若抑郁症患者多食或久食,那么就容易助热上火耗阴。要切忌多吃常吃丁香之类五香调味品。
酱油。酪氨酸含量高抑郁症患者在饮食上要禁忌的。
辣椒。性大热、味辛辣的食物,也就是一种大辛大热的刺激性食品,吃完之后极易伤阴动火。而抑郁症患者多属肝肾阴虚,内火偏旺,所以,辣椒尤当忌吃。
四、忧郁症如何进行治疗
1.药物选择:
抑郁病人应严防自伤和自杀,如自杀观念强烈应果断实施电痉挛治疗,得病情稳定后再用药物维持和巩固。
目前仍把TCAS作为治疗抑郁的一线药,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药为第二线药,其次可考虑MAOIS。
各种TCAS总的疗效不相上下。有人认为叔胺类比仲胺类更有效,因在体内既有叔胺类母药,又有药理活性的仲胺代谢物,但未能得到证实。临床可根据镇静作用强弱,副作用和病人的耐受情况进行选择。咪嗪类的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替林类中的普罗替林镇静作用弱,适用于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病人。替林类的阿密替林、二苯并卓类的多虑平镇静作用较强,可能更适用于焦虑、激越和失眠病人。TCAS的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较大,多虑平、去甲替林和四环类麦普替林相对较轻。
MAOIS对非典型抑郁效果较好,对伴有明显焦虑、惊恐症状者可能优于 TCAS。新一代可逆性 MAO一 A抑制剂(RIMAS)如吗氯具胺既保留了老MAOIS的抗抑郁效果,又避免了老MAOIS的常见毒副反应。
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药种类很多,以选择性5一HT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应用较广。目前其疗效虽未超越老的TCA,但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一般都较轻,病人耐受性较好,适用于合并躯体病、心血管病和老年病人。因副作用较轻,安全性能较好有利于长期维持治疗,目前国内临床上已渐成为一线用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 双相抑郁的治疗基本和单相抑郁一样
但双相病人用抗抑郁药可能转为轻躁狂,故常将抗抑郁药和锂盐合并应用。
精神病性抑郁单用抗抑郁药效果可能不理想,往往需合并抗精神病药,如*、舒必利等。
3.疗程和剂量:
治疗的成功除正确诊断,合理选择药物外,疗程和剂量至关紧要。常见的错误在于对抑郁症的复发和自杀危险性认识不够,因此常常剂量低、疗程短。
抑郁症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三期治疗):
(1)以控制症状为目标的急性治疗期:用足够剂量至症状消失。
(2)以巩固疗效,避免病情反复为目标的继续治疗期;症状消失后至完全康复,约需4~9个月,如未完全恢复,病情易反复。
(3)防止复发为目标的预防性治疗期,后两期不易截然分开,常统称为维持治疗。一般认为下列情况需维持治疗:①3次或3次以上抑郁发作者;②既往2次发作,如首次发作年龄小于20岁;3年内出现两次严重发作或1年内频繁发作两次和有阳性家族史者。维持时间长短、剂量需视发作次数、严重程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