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宝宝发烧有哪些表现 宝宝发烧吃药注意些什么

2017-05-19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王涵瑶

一、什么情况表明宝宝发烧

  发烧是孩子生病的警讯,也是身体要提高抵抗力的一种自动反应,发烧处理的重点是:先探讨是什幺疾病引起的,再来治疗,而不是马上退烧到正常体温。虽然适度地给予退烧药,可以减轻发烧生病的不舒服,但无法缩减病程,轻度的发烧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统的效能,因此,发烧不完全是坏事!
  宝宝发烧,可能会有很多不舒服的症状,如:脸红、咳嗽、全身倦怠无力、酸痛、头晕、头痛、呕吐、腹痛、嗜睡、活动力差、食欲不振、吵闹、不安、哭泣等,让妈咪感到很心疼。不过,也有些宝宝发烧时并无任何异状,有的宝宝发烧会被长辈误认为是在长牙,而遭到忽略。
  遇到宝宝体温偏高,建议妈咪不妨先做客观的评估,如小宝宝是否刚洗完热水澡,或是天气太热、穿太多、室内通风不良、刚喝完热的饮料等,约待半个小时后再帮孩子量一次体温,通常会有1~1.5℃的落差。排除上述的原因之后,再来考虑是否需要送医院的问题。
  当身体体温大于38℃时(肛温、耳温),可称为发烧。它是人类身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也是一种身体的警讯,提醒我们 “宝宝可能生病了。”许多家长会误以为发烧都是有害的,烧太久可能会把小宝宝的脑子烧坏掉。但一般来说,41℃以下的发烧,并不会对脑神经组织直接造成伤害,因此,家长不必过分紧张。
  民间有一种说法叫“烧坏脑袋”,其实烧坏脑袋的并不是单纯的发烧,而是由于小宝宝罹患了脑炎、脑膜炎等疾病所引起。一般而言,发烧只是这些疾病的一种症状,真正影响脑部的是脑部严重感染病症。

二、宝宝发烧吃药注意事项

  1、注意用药计量
  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2、注意用药时间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3、退烧药不要混合吃
  不同的药对应不同的发热原因,妈妈们别偷懒,想着每样都吃一点,可以更好的退烧,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滴!
  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 》宝宝发烧别着慌 13个误区九成妈不知道!

三、宝宝发烧的护理指南

  宝宝发烧了,先不必急着退烧。由于发烧是一种抵抗病毒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家长硬要替孩子退烧,反而削弱了孩子的抵抗力。一般来说体温在38℃~38.5℃以下,且精神不错,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为了减少宝宝的不舒服感,家长在照顾上要特别留心,以下几点不可做。
  1、不建议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退烧药。
  2、一天使用退烧药不要超过五次以上。
  3、不宜在半夜叫醒小孩服用退烧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时。
  4、不要给小朋友覆盖湿毛巾,应尽量保持干爽。
  5、尽量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等。
  6、注意水份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于浓黄。
  7、要多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8、在适当的处置后,应观察小朋友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它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小编点评:宝宝发烧了,父母急的团团转。其实,宝宝发烧了,家长不必过度紧张。一般来说,宝宝体温在41°以下,并不会“烧”坏宝宝的脑袋。但是,当宝宝发烧时,妈妈也不能不当一回事,要先给宝宝量体温,然后多给宝宝喂水。还可以尝试给宝宝擦擦身子,达到降温的效果。

四、宝宝发烧吃什么药能缓解

  发烧有很多种原因,也就对应有很多种药,不同种类的药也会分为小孩用药与成人用药,所以治疗发烧的用药需谨慎,宝宝发烧吃什么药?发烧要看原因不能盲目退热,常见的有这样几种:
  1、感冒引发的发烧:你可以用解热止痛类的如APC,有小孩专用的解热、退热药一般是不刺激胃的;
  2、高热不退:可用适当加点激素,如氟美松就比较常用,一般与复方氨基比林一起肌肉注射
  3、感染引起的高热:一定要抗感染治疗还有就是在抗感染治疗
  4、如果吃药3天无效的高热就要去看医生了
  孩子发烧一般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这两类退烧药虽属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
  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安佳热等
  用法:每千克体重10 ~ 15 毫克/ 次,每4 小时1 次,每24 小时不超过5 次。
  优点: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 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没有影响,没有肾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对2 岁以下的孩子,医生通常习惯用这种药物。而且它可与牛奶、果汁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