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是个“老妖精”院长科普教你防
2016-01-0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蒋平蝶
谈到近年来频频侵扰人们正常生活的雾霾,大多数人会认为它是个“现代文明病”,是工业污染、燃煤烟尘、尾气排放等原因造成的。那古代没有工业生产,是不是也没有雾霾,一年到头都是“蓝天”?
还真不是,看看史料能吓死你!“其实,雾霾不是新名词,雾霾一事古已有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在“2015北京市医管局媒体健康素养培训班”上,为在场听众介绍了雾霾的历史,并从中医角度教大家如何减轻雾霾伤害。
刘清泉表示,古代先有雾之称,后有霾之名。《尔雅》中说:“地气发,天气不应,曰雾。”《礼记》则说:“阴阳之气……乱则雾。”也就是说,“雾”是由地气生发出来而天不接纳、不运化,于是聚集在天地之间形成的。
有 人会说,这里说的都是“雾”,与霾不同。其实不然。《帝王世纪》中记载:“凡重雾,三日必大雨。雨未降,其雾不可冒行也。”说明这里的“雾”是有害的,与 普通的雾有区别。此外,古代也已有了“霾”的说法,《后汉书·郎凯传》提到:“霾雾蔽日”。所以,雾霾其实是个“老妖精”了!
现在对雾霾的定义为“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这个解释仍然没有超出古人所说‘天地之气不交’的范围。”刘清泉说,“只不过古人是站在天地阴阳、天人合一的角度论雾霾,并非微观之识。”
他强调,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是“地气在发”,而人类大规模开采煤、石油、天然气,并进行加工、燃烧,排放出气体和热量,则是在“狠狠地发”,如果超过了大气接纳、运化的能力,霾就出现了。
既然雾霾有害,该怎样预防它对身体的损害呢?《博物志》中记载的“三人雾中行”可以给我们启示。《博物志》说,“王肃、张衡、马均,昔俱冒雾行,一人无恙,一人病,一人死。问其故,无恙者云,我饮酒,病者饱食,死者空腹。”
如果机械地认为喝酒就能防霾自然大错特错。对老祖宗的东西,一定要深入思考,读懂言中深意、言外之意。刘清泉强调,这个故事的重点是提醒我们重视体内“正气所在”,也就是提升自身抵抗力。
老饿肚子,人的抵抗力必然弱;饱食出门的抵抗力稍强,所以不至于死,只是病一场。至于饮酒,古人将它视为养身之道,只要不过量,对健康有益无害。而且,喝酒的同时自然也吃了饭菜,身体抵抗力强,雾霾造成的危害就更小。
“我们现在抵抗雾霾,只是戴口罩、净化空气等措施改变小环境,却往往忽略提升自身抵抗力。”刘清泉表示,不可只是一味拒雾霾于体外,却不去提高自身的防霾抗病机能。
中医认为,加强人体抵抗能力,重在提高肺脾功能。脾胃合则邪难入侵,即使感受到有少许雾霾湿邪,也可以及时运化而解。平时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补脾益肺化湿的中药或食品,如百合、薏米、大米、小米、红枣、芦根、白茅根等等。
另外,刘清泉强调,冬季增强防病能力要遵循“内收固肾”的养生法则,培养精、气、神(人身三宝)不涣散,否则会损伤肾气,到了春天就会生痿厥之病。
饮食上以进补(补冬)为主,一方面可以增加血液循环,避免手脚冰冷,另一方面身体免疫功能也会提高,预防疾病发生。可以适当吃些芝麻、鱼类、牡蛎肉、瘦肉、木耳及中药女贞子、枸杞子、黄精、天冬、地黄、白菊花等食品或药品。使身体发热的姜、辣椒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出现口干舌燥、吞咽疼痛、口破舌破、鼻血鼻黏膜干燥等症状,就意味着补过头了,所以进补要适度,切忌补上火。”刘清泉提醒。
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晚起,睡觉时不蒙头、不露肩。睡觉前泡泡脚,注重皮肤保湿,防冬季搔痒。外出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运动锻炼也是增强抵抗力的方法之一。锻炼时间应在日出以后,根据年龄、体质,选择练拳、踢毽子、跳绳等方式。如果体质较弱,遇严寒大风、阴雨纷纷时,可以采用导引气功、打太极拳等方式在室内锻炼。
“要选择晴好天气,避免风雨,不要运动太过而导致汗出伤风,也不要因运动不足而受冻受寒,应以遍体温暖、微微有汗出为佳。”刘清泉建议。
当然,应对雾霾,除了提高内在抵抗力,也需要能避则避,避则不受其害。具体来说就是“避之有时”,适当采取防御措施,如少开窗、外出戴口罩、停止晨练、皮肤直接与雾霾接触后及时浴洗、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有条件者甚至可以暂时迁徙到雾霾较少、空气质量较好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