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人群能吃山芋吗_ 三高人群指的是什么
2017-06-01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岑凌香
一、三高人群能吃山芋吗
说到三高,我想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所谓三高也就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的发生和我们日常的饮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那么三高的人可以吃山芋吗?答案是不可以的,因为山芋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富含一定的淀粉和糖份,很容易造成高血糖的症状加重,所以三高的人一定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山芋才可以。
那么,三高的人日常的饮食要注意什么呢?
第一,三高的人日常的饮食最好多吃一些蔬菜,少吃油炸油腻的食物,因为蔬菜当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可以有效的清除体内的垃圾,另外油炸油腻的食物很容易造成血脂过高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多加注意。
第二,三高的人日常的饮食最好适当的多吃一些粗粮,因为粗粮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可以很好的缓解三高人群的症状,所以患者可以多吃粗粮的食物。
通过上述的讲解,我想大家对于三高的人是否可以吃山芋和三高的人饮食得注意事项都有了详细的了解了,所以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一旦患有三高,那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快餐,油炸的食物等,这样不但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病情,而且还可以预防三高的发生,使大家的身体更健康。
二、三高人群早上吃什么食物好
1、燕麦,既是三高人群的首选早餐,又是普通人群预防三高的好食品。燕麦是一种高蛋白、低糖、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营养价值极高。燕麦中的脂肪全部都是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它还含有多种酶类和丰富的可溶性的膳食纤维。它不仅有降三高的食疗效果,也有通便和抗衰老的食疗作用。
2、荞麦,荞麦除具有降三高的食疗作用外,因含维生素P所以还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预防血栓和保护视力的作用。
3、玉米,含蛋白质、脂肪、VE、VB、VA、钾、钙、铁、铜、锰、硒、镁、锌及丰富的胡萝卜素。玉米与豆类混合食用可大大提高其营养价值。玉米可以补充人体中的VA,可增强视力,预防癌症,并具有排毒健脑等作用。
4、大枣,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A、B、C及无机元素钙、磷、铁等,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
5、黑芝麻含脂肪油、甾醇、芝麻素、芝麻酚、维生素E、卵磷脂、蛋白质等,可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还有缓泻和降胆固醇的作用。
6、黑豆,富含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等。有补肾强身、活血、解毒、润肤的功效。
三、三高人群食谱
一般来说,三高人群借助药物的治疗效果是不明显的,需要的是他们在饮食上面你的调理,调理的好,身体恢复的就快,如果还是毫无节制的话,只会加重病情。以下就是三高人群食谱。
① 保持热量均衡分配,饥饱不宜过度,不要偏食,切忌暴饮暴食或塞饱式进餐,改变晚餐丰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习惯。
② 主食应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粗粮中可适量增加玉米,莜面,燕麦等成分,保持碳水化合物供热量占总热量的55%以上. ③ 增加豆类食品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④ 在动物性食物的结构中,增加含脂肪酸较低百蛋白质较高的动物性食物,如鱼,禽,瘦肉等,减法陆生动物脂肪,最终使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每日蛋白质总量摄入量的20%,每日总脂肪供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
⑤ 食用油保持以植物油为主,每人每日用量以25-30g为宜. ⑥ 膳食成分中应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如以人造奶油代替黄油,以脱脂奶代替全脂奶),使饱和脂肪酸供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0%,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7--10%。
⑦ 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西方膳推荐二者的比值为0.5-0.7,我国传统膳食中因脂肪含量低,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一般在1以上。
⑧ 膳食中胆固醇含量不宜超过300mg/日。
⑨ 保证每人每日摄入的新鲜水果及蔬菜达400g以上,并注意增加深色或绿色蔬菜比例。
⑩ 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点的摄入,以防摄入热量过多。
四、三高人群指的是什么
“三高”即通常所说的高血压、高血脂(血脂异常)和高血糖三种病症的总称,是现代文明派生出来的“富贵病”,故又称之为“文明病”,属于高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三高”更是以其高患病率、高危险性、高医疗费用着称。
高血压系指循环系统内血压高于正常而言,通常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通常是以低于140/90毫米汞柱为正常,而高于160/95毫米汞柱为高血压。因它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故称“悄悄的*”。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它发病隐匿,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故称为“隐形*”。
高血糖是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是机体内一个独立存在的病理改变,病变部位在血液,病变性质是血糖代谢紊乱。高血糖的临床表现,可以有显性的症状,如口干渴、饮水多、尿多、消瘦;可以是隐性的症状,无明显主观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