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症是怎么回事 如何调理更年期综合症
2017-06-04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于元柏
一、更年期综合的发病原因
血管舒缩综合征,系指因雌素匮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以阵发性发作的轰热,潮红,自汗和心悸为特征的症候群,潮红先始于面,颈,前胸部,后波及下腹,躯干和四肢,皮肤血管扩张,片状红润充血,温度升高,伴头痛,头晕,心悸,烦躁,口干,为散热,患者多脱衣,袒臂,开窗,打扇或走向户外以驱热,潮红持续3~4分钟后继以出汗,血管收缩,体温恢复正常而结束,发作周期为54±10分钟,夜间发作时,多突从梦中惊醒,且已大汗淋漓,湿濡衣被,伴失眠和焦虑,次日神志恍惚,健忘,伴恶心,呕吐,眩晕等不适。
潮红发生机理:①下丘脑视前区GnRH神经元与相毗邻体温调节神经元(Thermoregulatory neurons)有直接地突触和神经连结,故GnRH神经元功能变化将波及后者;②绝经后雌素缺乏,反馈性地引起去甲肾上腺素活性增强,从而激发GnRH的释放活性经神经连结引起散热机能(heateoss mechanism)的活跃,潮红发作与GnRH波动性和去甲肾上腺素活性波动有关;③中枢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内多巴胺和β-内啡肽能活性降低。
机体衰老(25%):
机体衰老的变化,卵巢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直接对机体产生的影响。生理上的变化有卵巢功能的衰退,分泌雌激素和排卵逐渐减少并失去周期性,直至停止排卵;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素过多,雌激素的靶器官如阴道,子宫,乳房,尿道等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从而在围绝经期出现月经不规则,潮热,多汗,心悸,尿频,尿失禁,阴道干燥,性欲减退,睡眠差,骨质疏松及身体发胖等一系列生理现象,随着生理的改变妇女还可出现一些心理上不适反应如情绪不稳定,记忆力下降,多疑,多虑和抑郁等,虽然更年期通常自然发生,但是它可能因卵巢外科切除手术引起(这叫作外科手术性更年期),从癌症治疗造成的卵巢功能衰退也能引起更年期,例如化学疗法或者放射治疗。
精神因素(18%):
绝经期综合症的症状是否发生及其轻重程度,还与个体素质、健康状态、社会环境及精神神经因素等密切相关。在社会关系方面,围绝经期妇女面临一些社会问题如职业困难,离婚,父母疾病或死亡,孩子长大离开身旁等,这一切都给她们带来精神压力,在一定成程度上干扰了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工作及其与他人的关系,她们常觉得自己变老了,不喜欢参加公共活动,对家人容易发脾气,出现这些情况,如果得不到社会和家人的理解,很容易导致家庭矛盾,甚至危及妇女的健康。
激素调节功能退化(24%):
激素调节功能退化而导致患者多有情绪不稳,易激动,易紧张,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缺流失(8%):
由于钙质流失引发骨质疏松,也是造成更年期综合症常见病因。
二、更年期综合症有哪些表现
一、雌激素缺乏相关的症状
(一)血管舒缩综合征:绝经后1~5年间发生率75~85%,<25岁行双卵巢切除后,1~6周的发生率76%。
血管舒缩综合征,系指因雌素匮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以阵发性发作的轰热,潮红,自汗和心悸为特征的症候群,潮红先始于面,颈,前胸部,后波及下腹,躯干和四肢,皮肤血管扩张,片状红润充血,温度升高,伴头痛,头晕,心悸,烦躁,口干,为散热,患者多脱衣,袒臂,开窗,打扇或走向户外以驱热,潮红持续3~4分钟后继以出汗,血管收缩,体温恢复正常而结束,发作周期为54±10分钟,夜间发作时,多突从梦中惊醒,且已大汗淋漓,湿濡衣被,伴失眠和焦虑,次日神志恍惚,健忘,伴恶心,呕吐,眩晕等不适。
潮红发生机理:①下丘脑视前区GnRH神经元与相毗邻体温调节神经元(Thermoregulatory neurons)有直接地突触和神经连结,故GnRH神经元功能变化将波及后者;②绝经后雌素缺乏,反馈性地引起去甲肾上腺素活性增强,从而激发GnRH的释放活性经神经连结引起散热机能(heateoss mechanism)的活跃,潮红发作与GnRH波动性和去甲肾上腺素活性波动有关;③中枢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内多巴胺和β-内啡肽能活性降低。
(二)各器官系统衰老性疾病
1、性征退化和性器萎缩:外阴干枯,阴毛脱落,白色病损,外阴瘙痒,继发感染,性功能减退,膀胱,直肠膨出,子宫脱垂等,部分妇女出现多毛,脂溢,痤疮等男性化症象。
2、乳房萎缩,下垂,乳头乳晕色素减退:乳房坚挺性减弱,组织软塌。
3、皮肤粘膜:干枯,多皱,毛发脱落,色素沉着和老年斑,易发皮肤病,口干,咽峡炎和声音嘶哑。
4、心血管系统: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栓塞性疾病发生率随绝经后年龄增长而增高,≤55岁妇女冠心病发生率低于同龄男性5~8倍。
二、精神,神经系统 更年期妇女易患精神抑郁症,健忘,强迫观念,偏执,情感倒错,情绪不稳,迫害妄想,焦虑,多疑,感觉异常,自觉无能和厌世感,部分呈躁狂,思维错乱和精神分裂症。
三、肿瘤易发倾向
与免疫监视功能减退和衰老有关,据统计妇科肿瘤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如≥40岁为219.93~245.39/10万,≥50岁为433.82~450.45/10万,≥60岁为770.84~782.14/10万,≥70岁为1120.71~1129.90/10万,≥80岁为1495.09~1657.08/10万(纽约州1960),宫颈癌,宫体癌,卵巢癌发病高峰均处40~60岁,宫颈浸润癌介41.8~48.7岁之间(野田1983),泌尿系肿瘤性比:≤40岁M∶F=1∶0.6 40~60岁1∶1,其中肾癌2∶1,尿道癌1∶3~5,尤见于≥50岁之妇女。
四、泌尿系统
尿频,尿急,张力性或尿急性尿失禁(urgemt incontineuce),尿道粘膜脱垂,尿道肉阜,肾下垂,肾盂—输尿管积水和易尿潴留及感染。
五、骨骼肌肉系统
骨关节(腕,肘,肩,髋和腰),韧带,肌肉萎缩,酸痛,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症和易发骨折,详见骨质疏松症节。
六、内分泌代谢变化
(一)高脂血症:表现为胆固醇,LDL,TG,VLDL增高,而HDL和HDL2降低,故易致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
(二)糖尿病倾向:β细胞对胰岛素分泌减少和外周组织胰岛素拒抗作用增强所致。
(三)水肿:可为甲低引起粘液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性水肿。
(四)免疫功能减退:易并发感染和肿瘤。
七、卵巢切除后10~15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升高:如45~55岁心血管疾病性比例,女∶男=4.29∶2.29;冠心病3.78∶2.73;脑血管病3.89∶0.32,女性明显高于同龄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则为同龄男性4倍(玉田太郎1982),自然绝经者,从65岁发生率两性无明显差异,小于40岁绝经者,冠心病发生时间提前,且发生率高于同龄未绝经者2.4倍。
八、绝经前卵巢切除与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前妇女切除双侧卵巢越早,卵巢脱落症状出现的时间早而频率高,且症状明显,<25岁卵巢切除者,术后1~6周即出现雌素缺乏症状,发生率76%,≥40岁切除者6~18月才出现症状。
保留一侧卵巢继发良性肿瘤机率13.7%,恶性肿瘤8.2%,平均见于术后5.8年。
绝经后妇女切除卵巢后血浆T,A,E也降低,但引起的激素脱落症状则不明显,基于以上分析无论绝经前抑或绝经后妇女,良性病变卵巢去留问题应取慎重态度。
三、更年期综合征妇女自我按摩穴位可改善
有些到更年期以后,出现睡眠浅而短,稍有动静就醒来,醒后又难以再入睡,白天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等。只得靠睡前服用镇静安眠药,但由于老年人肝脏解毒及肾脏排泄功能均减退,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产生毒副反应。所以,对改善更年期的睡眠,人们寄希望于“不药而治”。下面介绍几种镇静催眠按摩术:
(1)运百会
作用:定神安眠。
方法:百会穴位于头顶部正中线上,距前发际5寸;或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之交点处。运百会时取卧位,两手轮流以食、中指指腹按揉百会穴1分钟。手指用力不能太重。
(2)按颞侧
作用:疏利少阳,安神催眠。
方法:坐位,两手拇指按压两侧风池穴(位于项后枕骨下两侧凹陷处,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陷中),两小指各按在两侧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向后约1寸凹陷处)上,其余手指各散放在头部两侧,手指微屈,然后两手同时用力,按揉局部约1分钟。
(3)揉神门
作用:宁心安神
方法:神门穴位于掌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凹陷处,揉神门穴时可以取坐位,左手食、中指相叠加,按压在右手神门穴上,按揉2分钟,然后再换手操作。
(4)按脘腹
作用:古人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可见胃肠不调和就会影响到睡眠,按脘腹可以理气和胃,使人安然入睡。
方法:卧位。左右手分别横置于上腹部中脘(位于人体腹部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和下腹部关元(位于人体腹部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穴上,配合呼吸,呼气时按压中脘,吸气时按压关元,持续操作2分钟。
(5)抹眼球
作用:调养心气
方法:卧位,闭眼,将两手中指分别放于两眼球上缘,两无名指分别放在眼球下缘,然后在目内外眦之间来回揉抹20~30次,用力要轻。
(6)推胫骨
作用:和运脾胃,宁心安眠。
方法:坐位,两手虎口分别卡在双膝下,拇食指按压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和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髁下缘,当胫骨内侧缘和腓肠肌之间的凹陷处)穴,然后向下用力推动,在过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和三阴交(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两穴时加力按压,这样一直推到踝部,反复操作10~20次。
(7)按涌泉
作用:交会阴阳,平衡气血。
方法: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当第二跖骨间隙的中点凹陷处。按涌泉穴时取平坐位,两侧中指指腹分别按压在两侧涌泉穴上,随一呼一动,有节律按压。该法操作1分钟。
以上方法,每晚选择1~3项,在睡前1小时内进行自我按摩,若能持之以恒,往往可免受失眠困扰。
躺下以后,还需平心静气,排除杂念。然后闭目,默念松静,逐步松弛全身肌肉,使身心自然、轻松、舒适,再似有似无地意守丹田或涌泉穴,不可太用心,这样既可催眠,又能强身健体,有望早日摆脱失眠。
四、更年期综合征的饮食调护
更年期综合征病人的饮食因少肥甘和辛辣炙煿之品,以清淡为主;宜多食鸡蛋、豆类、菜蔬、水果以保持营养,辅助食品可选取滋肾补肝清心作用的龙眼肉、百合、莲肉、黑木耳等,偏于肾阴虚者,可用银耳、龟肉、黑豆、桑椹子等,偏于肾阳虚者,可用核桃肉、韭菜、麻雀肉等。平时注意怡情养志,清心恬淡,以免助湿生痰,焮动君相之火。
可采用以下食疗方:
1. 甘麦饮:小麦30克,红枣10枚,甘草10克,水煎。每日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绝经前后伴有潮热出汗、烦躁心悸、忧郁易怒、面色无华者。
2. 莲子百合粥:莲子、百合、粳米各30克同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绝经前后伴有心悸不寐、怔忡健忘、肢体乏力、皮肤粗糙者。
3. 杞枣汤:枸杞子、桑椹子、红枣各等份,水煎服,早晚各1次;或用淮山药30克,瘦肉100克炖汤喝,每日1次。适用于更年期有头晕目眩、饮食不香、困倦乏力及面色苍白者。
4. 赤豆薏苡仁红枣粥:赤小豆、薏苡仁、粳米各30克,红枣10枚,每日熬粥食之。1日3次。适用于更年期有肢体水肿、皮肤松弛、关节酸痛者。
5. 枸杞肉丝冬笋:枸杞、冬笋各30克,瘦猪肉100克,猪油、食盐、味精、酱油、淀粉各适量。炒锅放入猪油烧热,投入肉丝和笋丝炒至熟,放入其它佐料即成。每日1次。适用于头目昏眩、心烦易怒、经血量多、面色晦暗、手足心热等。
6. 生地黄精粥:生地、制黄精、粳米各30克,先将2味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煮粳米粥食之。每日1次。适应证同上。
7. 附片鲤鱼汤:制附片15克,鲤鱼1尾(重约500克)。先用清水煎煮附片2小时,将鲤鱼收拾干净再将药汁煮鲤鱼,食时入姜末、葱花、盐、味精等。适用于更年期有头目眩晕,耳鸣腰酸或下肢水肿、喜温恶寒,或白带清冷,小腹冷痛及面色无华等症者。
8. 枣仁粥:酸枣仁30克,粳米60克。洗净酸枣仁,水煎取汁,与粳米共煮成粥,每日1剂,连服10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更年期精神失常,喜怒无度,面色无华,食欲欠佳等症。
9. 合欢花粥:合欢花(干品)30克,或鲜品5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将合欢花、粳米、红糖同放锅内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煮至粥熟即可。每晚睡前1小时空腹温热食用。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悦颜、利水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更年期易怒忧郁、虚烦不安、健忘失眠等症。
10. 甘麦大枣粥:大麦、粳米各50克,大枣10枚,甘草15克。先煎甘草,去渣,后入粳米、大麦及大枣同煮为粥。每日2次,空腹食用。具有益气安神,宁心美肤功效。适用于妇女更年期精神恍惚、时常悲伤欲哭、不能自持或失眠盗汗、舌红少苔、脉细而数者。
11. 益智仁粥:益智仁5克,糯米50克,精盐少许。先将益智仁研为细末,糯米煮粥,调入益智仁末,加细盐少许,稍煮即可。每日早晚餐温热食用。适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及老年人脾肾阳虚、腹中冷痛,面色晦暗、尿频、遗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