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吃什么好呢 如何治疗预防病毒性感冒
2017-06-05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郝初夏
一、3款治疗病毒性感冒食疗
白菜萝卜汤
食材:白菜500g、白萝卜120g 制法:把白菜切碎、白萝卜切成片,放入800ml清水中煮至400ml,加红糖适量即可食用。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00ml,连服三天即可治愈。 功效:白萝卜性凉入胃经,有促进消化、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白菜萝卜汤尤其对于小孩病毒性感冒有很好的疗效。
姜丝萝卜汤
食材:姜丝25g、萝卜50g 制法:把生姜切成姜丝。萝卜切成片状,加水500ml煮15分钟左右,加适量红糖即可食用。早晚各一次,小孩每次200ml,大人可适当加量。 功效:生姜可以暖胃驱寒、萝卜可以化痰止咳,姜丝萝卜唐对于病毒性感冒有很好的疗效。
西瓜番茄汁
食材:西瓜、番茄各适量 制法:西瓜取肉去籽,用果汁机把西瓜打成细汁,取出倒入大碗中待用。用沸水烫一下番茄,去皮去籽,同样用果汁机打成汁,加入西瓜汁搅匀。 功效:西瓜番茄汁适用于感冒口渴、发热、烦躁、小便赤热、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的症状。此食疗胃口好,酸甜可口,适合于不喜欢吃药的小孩子。
二、日常如何预防病毒性感冒
食醋滴鼻、熏蒸:将食醋以冷开水稀释,配制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侧鼻孔滴入2-3滴,对治疗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是感冒初期,疗效更佳,食醋可杀灭潜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在感冒流行期间,用食醋滴鼻有可靠的预防作用。
搓手:由于手拇指根部(医学上称为大鱼际)肌肉丰富,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积。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每日搓搓,对于改善易感冒的体质大有益处。其方法是:对搓两手大鱼际,直到搓热为止。搓法恰似用双掌搓花生米的皮一样。一只手固定,转另一只手的大鱼际,两手上下交替。两个大鱼际向相反方向对搓,大约搓一到两分钟,整个手掌便会发热。这样做可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身体新陈代谢,所以能增强体质,故而不易感冒。
按摩鼻翼:两手微握拳,以屈曲的拇指背面上下往返按摩鼻翼两侧。每日上下午和按摩15-30次,以局部红、热为度。一法可改善鼻部血液循环,促进粘膜细胞分泌,并通过纤毛的“定向摆动”,将感冒病毒及其有害的代谢物排出体外。
穴位按摩:用双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指端(任用一指)按摩鼻道、迎香、鼻流等穴后,再用鱼际穴周围的肌肉发达区,揉搓鼻腔两侧由迎香穴至印堂穴的感冒敏感区。按摩涌泉穴和足心,直至发热,使这两个区域的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这样可预防风寒侵入,拒敌于大门之外。
针灸治法:我国的针灸对感冒颇有疗效。当您患感冒时,尽早去针灸,可以使鼻塞、头痛立见影地减轻,并能使增高的体温经过一昼夜渐渐恢复正常。由于针灸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使体内免疫功能增强,故疗效可靠。治疗感冒的有效穴位是:上星、印堂、风池、迎香、合谷、外关。留针15分钟,每日针一次,一般2-3次可痊愈。
多睡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人在睡眠时,体内细菌可制造出一种叫“胞壁酸”的物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加速感冒及其他病毒疾病的康复。因此提出睡眠也是一种治疗方式,特别是对感冒尤为适用。
呼吸蒸气:在大口茶杯中,装入开水一杯,面部俯于其上,对着袅袅上升的热蒸气,作深呼吸运动,直到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此法治疗感冒,特别是初发感冒效果较好。
冷水洗面:此法一般从夏季开始,秋冬不辍,以增强适当性。每日早晚坚持用冷开水洗脸,这样可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耐寒能力,从而预防感冒的发生。
三、针对症状治疗病毒性感冒的药物
1.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及快克、新康泰克、白加黑、感康等。此类药物具有较好的退热和缓解头痛、关节痛的作用,常常用于感冒后头痛、全身无力,关节疼痛等症状的治疗。此类药物种类很多,配方也不同,特别是复方制剂,除解热镇痛药外,常常针对不同症状配有其他成分。
2.血管收缩药,如苯丙醇胺、*等,此类药有减轻鼻窦、鼻腔黏膜血管充血的作用,可有效地解除鼻塞症状。常常与解热镇痛类药配合使用。
3.抗过敏 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此类药可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干燥和变稠,减少打喷嚏和鼻涕,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可让感冒患者进行适当的休息。可单独使用,也可加入解热镇痛类药配合使用。
4.中枢兴奋药,如*等,这类药物一般都加在复方制剂中,主要是为了加强解热镇痛药的疗效和抵消抗过敏药所引起的嗜睡作用。
抗病毒药物
由于感冒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在感冒初期及时运用抗病毒药,可以抑制病毒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并抑制病毒从细胞中释放,是一种治本的方法。药物如金刚烷胺、病毒灵等。
复方制剂
此类药物毒副作用比纯西药制剂小,而比纯中成药制剂大。近年来发展很快,品种众多,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如中联强效片、三九感冒冲剂及胶囊、强力银翘片、复方感冒灵片等。
四、中医治疗病毒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如果没有并发细菌感染,病程大约7~10天。多喝水,多休息,不治疗也可以自愈。服用抗感冒药和对症用药可以缩短病程,减轻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全身酸痛等症状。
1.基本治疗:治法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少商、委中用点刺出血法,余穴用泻法。方义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
2.其他治疗
(1)拔火罐法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刺络拔罐法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
(3)耳针法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