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
2017-06-10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齐凝天
一、六大因素最易诱发先天性心脏病
1、病毒感染
妇女在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周-8周,如遭到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心脏血管畸形。其中风疹病毒是引起胎儿先心病的主要罪魁祸首。此外,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也往往是小儿先心病的“作案者”。
2、不良嗜好
孕妇嗜好“吞云吐雾”或丈夫吸烟、妻子“被动吸烟”可使胎儿畸形或小儿先心病发生。据李小波主任介绍,婴儿先心病发病率,吸烟母亲所生婴儿是不吸烟母亲的二倍。夫妻“酒后同房受孕”,会使胎儿染色体发生异常,生下患酒精中毒症的婴儿,大多数伴有心脏血管异常。
3、家族遗传
史兄弟姐妹同时患先心病、父母与子女同时患先心病的情况颇不少见了,而且其疾病性质甚为近似。李小波表示,若母亲所生的第一胎患有先心病,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2%左右;若连续两胎皆为先心病者,再生的先心病儿可能增至10%。若母亲患有先心病,第二代患先病的危险性为10%。
4、近亲婚配
近亲婚配是使胎儿致畸而发生先心病的高危因素。
5、妊娠糖尿病
孕妇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者,可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为2%,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稳定,则危险性下降。
6、药物引起
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如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都可导致胎儿先心病的患病率达到2%。
二、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
1、通过结婚前的病情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先心病病人及其亲属,得知是否有该病史存在。
2、通过生育指导及时发现妊娠异常、流产原因。
3、定期进行妊娠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妊娠,值得提出的是先心病的高危人群。李小波主任提醒,一旦妊娠即应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妊娠16-20周即可进行,这时可发现异常心脏畸形,如永存动脉干、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一且发现应尽早进行流产、引产术,这对贯彻优生优育具有重大意义。当然,具体操作根据每个家庭实际情况而定。
4、提高产科技术水平,减少早产、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也可减少先心病的发生。
5、胎儿镜检查,直接观察胎儿形态,取血样、羊水进行染色体检查。特殊蛋白测定,代谢产物、酶活性检查等。
三、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表现
1、青紫:青紫是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如大血管错位,法乐氏四联症等的突出表现。可于出生后持续存在,也可于出生后三至四个月逐渐明显,在口唇、指趾甲床、鼻尖最明显。而潜伏青紫型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平时并无青紫,只是在活动、哭闹、屏气或患肺炎时才出现青紫,晚期发生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时可出现持续青紫。
2、心脏杂音:多数先天性心脏病都可听到杂音,这种杂音比较响亮,粗糙,严重者可伴有胸前区震颤。心脏杂音多在就诊时被医生发现。部分正常儿童可有生理性杂音。
3、体力差:由于心功能差、供血不足和缺氧所致,重症患儿在婴儿期即有喂养困难,吸吮数口就停歇,气促,易呕吐和大量出汗,喜竖抱,年长儿不愿活动,喜蹲踞,活动后易疲劳,阵发性呼吸困难,缺氧严重者常在哺乳、哭闹或大便时突然昏厥,易出现心衰。
4、易患呼吸道感染: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肺血增多,平时易反复患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又进一步导致心功能衰竭,二者常常互为因果,成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死亡原因。
5、发育差:先天性心脏病多有发育迟缓,有青紫者尤其明显,严重者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影响。
6、其它症状:先天性心脏病如有左心房扩大或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则自幼哭声嘶哑、易气促、咳嗽;合并其它畸形,如先天性白内障、唇腭裂和先天愚型等;心室增大可致心前区隆起,胸廓畸形;持续青紫者可伴有杵状指,多在青紫出现后1~2年形成。
四、先心病患儿护理该注意些什么
护理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七点:
1.前胸正中切口心脏手术后的患儿,为防止胸骨畸形,形成“鸡胸”,睡觉尽量要仰卧,少侧卧。
2.心功能不全的孩子往往出汗较多,需保持皮肤清洁,夏天勤洗澡,冬天用热毛巾擦身(注意保暖),勤换衣裤。
3.患儿术后一般均需服用一段时间的强心药物(地戈辛片)、利尿药物(螺内酯片)、补钾药物(枸橼酸钾口服液)。值得注意的是,每天要监测孩子的脉搏,如果心率低于每分钟70次时就要停用地戈辛片。
4.术后早期(1~2个月内)定期称体重,一般每周一次,体重于短期内增加明显,要加用速尿。
5.手术后三个月内如遇到感冒、腹泻、牙龈炎、扁桃体炎等,以及不明原因的发烧时,需及时治疗,适当应用敏感抗生素加以控制。
6.出院后早期活动要适量,不要劳累过度,要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强度,尤其是在出院后1~3个月内要限制活动。
7.出院六个月后复查胸片、心电图等。一般出院后一年来院复查,以后定期随访,以了解心功能的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