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脑动脉血栓的治疗 脑动脉血栓的检查

2017-06-21 来源:快问养生编辑部 作者:孙白山

一、脑动脉血栓怎么办最好

  1.治疗目的 使病变局限化;消除水肿;预防肺栓塞发生。

  2.一般疗法 卧床,抬高患肢,应用湿热敷,待疼痛消失和体温脉搏恢复正常后2周左右,即可下床活动。用弹力绷带缠肢3~6个月,可有效地减轻下肢水肿。

  3.病因疗法 积极处理或去除感染灶如扁桃体炎和癌肿等。

  4.全身疗法

  (1)抗凝剂:如肝素和双香豆素类药物不仅可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增长,而且能阻止其他部位新的血栓形成。应用时必须每天测定凝血时间和血中凝血酶原含量。

  (2)溶栓剂:在发病3~5天内,可应用人纤溶酶,促使血栓溶解。尿激酶和蝮蛇抗栓酶也可使用。

  (3)低分子右旋糖酐:为血浆增容剂,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减轻疼痛。剂量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15天为1疗程,7~10天后可重复。副作用为偶然可致过敏性休克,有人认为有促进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有出血倾向或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4)非甾体类抗炎剂:可用吲哚美辛(消炎痛)和保泰松等。

  5.中医疗法

  (1)单味中药:如丹参注射液(4.0g/2m1)8~16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10%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或丹参注射液2~4ml,肌内注射,1~2次/d;或丹参片3~4片,口服,3次/d。

  (2)辨证论治:

  ①湿热蕴毒型:治以化湿行痹,清热解毒。方用生苡仁、黄芪、板蓝根各30g,金银花、连翘各15g,黄柏、玄参、当归、苍术、甘草各10g。水煎取汁,每天1剂,天服2次:

  ②湿热瘀阻型:治以清热祛湿,化瘀通络。方用丹参、黄芪各30g、黄柏、当归、赤芍、金银花各15g,苍术、红花、玄参、甘草各10g。水煎取汁,每天1剂,日服2次。

二、脑动脉血栓的偏方说明

  偏方一

  【方名】玉竹钩藤汤。

  【组成】丹参12克,玉竹12克,女贞子12克,生牡蛎12克,钩藤12克,竹茹12克,白芍15克,麦冬9克,茯神9克,柏子仁9克,知母9克,远志6克,石菖蒲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

  偏方二

  【方名】钩军汤。

  【组成】钩藤15克(后下),牡蛎30克(先煎),生石决明30克,生川军4.5克(后下),枳实12克,茯苓12克,黄芩9克,天竺黄9克,丹皮9克,炒槐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偏方三

  【方名】固本复元汤。

  【组成】黄芪15克,鸡血藤20克,丹参15克,黄精15克,海藻12克,玄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偏方四

  【方名】五虫四藤汤。

  【组成】蜈蚣3条,地龙15克,忍冬藤15克,钩藤15克,乌梢蛇9克,地鳖虫9克,全蝎6克,鸡血藤25克,络石藤20克,黄芪90克,丹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三、脑动脉血栓的后遗症分析

  1、脑血栓后遗症中最多见的就是偏瘫。

  脑血栓病人比较常见的的后遗症就是偏瘫,偏瘫发生在脑部病变的对侧,如果是左侧的脑出血或脑梗死,引起的是右侧的偏瘫,反之亦然。偏瘫的患者在患侧的肢体上没有任何的感觉,或者感觉减退,有些患者患侧的视野是不全或者没有的,表现为平视前方时看不到瘫痪侧的物品或人,一定要将头转向瘫痪侧才能看到。以上这三种症状,总称为“三偏”。

  2、失语也是脑血栓后遗症的症状。

  当大脑的左侧出现血栓堵塞时,言语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运动性失语表现为患者可以听懂其他的话语,但是自己是不能表达的,只能说一些简单而不连贯的单 字,其他人不能理解。感觉性失语,即语言表达无障碍,但是对于他人的话语是听不懂的,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表现为答非所问。

  3、脑血栓多次复发。

  脑血栓的范围较大或多次复发后,很多的患者在精神和智力上都会受到损伤,表现为记忆力和计算力下降、反应迟钝、不能看书写字,最后发展为痴呆,生活不能自理。病人还会出现胡言乱语、抑郁狂躁、哭笑无常等病态人格。

四、脑动脉血栓的检查手段

  1、内皮素-1检测 内皮素-1(ET-1)是惟一由血管内皮合成和分泌的内皮素,ET-1有强烈的缩血管生物活性和刺激内皮细胞释放t-PA的功能。在人群分布中,老年人ET-1的血浆水平较人群为高可能是老年人易患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2、凝血酶调节蛋白增高:凝血酶调节蛋白或称血栓调节素(thrombomo*n,TM)是一种作为凝血酶之受体,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的单链抗凝糖蛋白。TM与凝血酶在内皮细胞表面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特异性地使蛋白C转变为活化蛋白C(APC)。TM是反映内皮细胞受损的敏感的特异分子标志物之一。血浆或内皮细胞表面TM增高,表明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

  3、血小板检查 包括血小板黏附、聚集性增高;血浆中血小板释放物含量增高,特别是α颗粒中特异蛋白质β血栓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增高及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GMP-140增高,血浆中α血小板致密颗粒的释放物5-羟色胺含量增高而血小板内浓度下降;血浆TXA2的代谢产物TXB2增高和(或)前列环素化时产物(6-酮-PGF1α)减低;都反应血小板被激活。

  4、凝血因子活化增高 人体凝血因子促凝活性(F:A)及抗原性(F:Ag)的水平一般在100%。在血栓性疾病中,F:A及F:Ag可明显增高。凝血酶原片段 1+2(F1+2)和片段2(F2)水平升高,F1+2是反映凝血酶的活性,F1和F2是反映内生凝血酶的活性。凝血时间和APTT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