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父母为会虐待自己孩子的心理 虐待自己孩子造成的心理危害

2017-06-21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康雪旋

一、为什么父母会虐待自己的孩子

  1、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有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是因为他们缺乏一种正确的家庭教育意识与方法,他们在虐待时忽略了孩子也是一个自由的个体,他们也有想法、梦想,也有自己的生活,而这些家长只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

  2、夫妻关系恶变

  对于感情好的夫妻而言,孩子是爱情的结晶;而感情不好的,孩子就是孽缘。孩子跟夫妻二人都有密切关系,当他们互相记恨对方时,就会想要破坏他的东西,比如说孩子。

  3、有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有时会让一个人没有办法照顾好自己,更别说再去照顾另一个人了。虽然残忍,但是,严重的、不肯按时吃药的、反复发作的精神病患者在美国很有可能会因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而被剥夺儿童抚养权。

  4、受父母的影响

  据研究表明,虐待儿童的成年人,大多数小时候也曾经历过虐待。有些父母自己就是在这种虐待的环境下长大,他们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就是畸形的、暴力的、疏远的,所以也会把这种教育方法用到自己孩子身上。

  5、望子成龙

  父母对孩子抱有太大的希望,一旦孩子的行为不让他满意,就会气急败坏,甚至大打出手。

  6、有不良嗜好

  父母有酗酒、药物依赖等不良嗜好,并且不愿意接受帮助。酒精和*会导致人失去自我控制。*可能在中国比较少见,但酗酒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

二、父母有权打骂孩子吗

  1、父母有权打骂孩子吗

  父母无权打骂孩子,父母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而打骂是最粗暴的方法,不宜采用,父母有权对子女进行适当的教育,当然父母对子女是没有打骂的权利,你要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天底下那个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子女。《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和监护人不得虐待和遗弃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既然法律都倡导家长要循循善诱、耐心教导,那打骂教育还是不可取的。

  2、传统教养观念导致打骂孩子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我们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并没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辈的相处上,但在亲子关系中却十分欠缺。

  3、家长自我情绪管理不佳导致打骂孩子

  如果家长的心智不够成熟,那么对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压力与包袱。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些家长就容易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当家长对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无法满足时,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来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现不能令家长满意,那么家长多半会打骂上前。

三、打骂孩子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危害

  1、给孩子造成生理上的创伤

  大人的力量是远远高于小孩的承受能力的。有些家长生气时,抬手就向孩子打去,更甚者还会抓起身边的扫把、树枝、尺子等工具打孩子。如孩子认错态度良好则罢,如孩子“犯犟”,则很可能是越打越气,越气越打,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控。不少家庭悲剧就是这么造成的。大多打孩子的家长要理智一些,他们认为,孩子总归要打,但头打不得,打屁股没事,小屁股肉厚打不坏。事实上,屁股照样是可以“打坏”的——轻者,孩子皮下血肿,神经受损,重则,殃及内脏(如腰部的肾脏等)或由于广泛性出血而引起休克。

  2、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创伤

  幼儿的神经系统十分脆弱,粗暴的态度及打骂恐吓,都会使他的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甚至引发心里障碍。有的孩子精神上受了刺激表现为躯体的不适。比如,孩子突然发热,患感冒(由于惊吓引起的更常见)。有的孩子会呕吐,诉说肚子疼,有的孩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泻。

四、虐婴父母心理分析

  心理一:生存压力让孩子们成了他们的“出气筒”

  从四月中旬宝安12岁女孩小喜被父亲殴打离家出走,到28日晚被父亲皮带抽死的小豪,施暴者文化素质不高,都来自于收入不高的外来工家庭,他们很多是都在工厂打工,居住在城中村低矮的小屋里,在深圳,生存的压力如大山般压在他们的身上,他们缺乏情绪管理的能力,找不到压力释放的正确渠道,调皮的孩子就会很容易成为他们的“出气筒”。

  心理二:施暴者往往受过父辈的施暴,他们行为来源于原生家庭的“潜心理”

  所谓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的家庭,正如昨晚小豪的父亲对警察所说:“小时候我也曾经挨过父亲的打,也是皮带抽的”,这就说明,现在很多家暴中的施暴者的行为,更多是来源于其原生家庭,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也挨打过,小时候也曾受到过伤害,长大成人,当他们自己有了小孩时,他们就会从一个家暴的受害者演变成一个“施暴者”,这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潜意识”的心理行为,除此之外,他们也往往受到父辈们“棒子”思想的影响。

  心理三:“孩子是自己的”的强权教育的“霸意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生的老师,更是孩子永远的榜样,家长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或许正是这样一种心理,让很多家长会有一种“孩子是我自己的”的强权教育的“霸意识”,而缺乏一种正确的家庭教育意识与方法,在教育孩子上,他们是想骂就骂想打就打,忽略了孩子其实更承载着许多他们的愿望与梦想,比如传宗接代,等等,只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也忽略了孩子的*意识,孩子从出生那一天就是一个独立的人,法律也赋予了他们最起码的生命健康权利,而这一点正是被施暴者所据为己有,感觉到打孩子就是在自己的东西一般,毫无一点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