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糖蒜的腌制方法是怎样 吃糖蒜有什么好处

2017-07-04 来源:网友编辑 作者:赵笑寒

一、糖蒜的腌制方法是怎样

  材料

    大蒜。调料:盐、红糖、白醋、酱油

  做法

  将大蒜剥去最外面的一层皮备用。

  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烧开,放入盐溶解后关火,放入大蒜浸入20分钟,捞出沥干水分,放凉备用。

  原锅放入全部调料,烧开后关火,冷却后即成糖醋汁。

  将糖醋汁、大蒜放入同一容器,加盖房入冰箱内浸泡冷藏数天后即可食用。

  泡蒜:选取鲜嫩、个大的蒜,切去尾巴,留少许把,仅留下一两层嫩皮,放入淡盐水里泡3天,每天以浸过大蒜的清水加50克盐来配制淡盐水,根据气温冷暖可适当减少或增加泡水的时间。每天换一次水,这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还可以把蒜的嫩味泡出去,然后捞出,放入干净带水封的坛子内。

  腌蒜:将泡好的蒜放入坛子内,放入白糖、白酒、白醋、蜂蜜,再加入凉开水,糖水要比蒜高出3厘米左右,用手在坛子内搅动使白糖和蜂蜜完全融于水中,再盖好坛盖,在盖口处注入清水封口。将坛子放在阴凉处,腌制2-3个月,就成为白嫩如玉晶莹透亮味美的白糖蒜了。在腌蒜的前几天会有气泡从坛内冒出,不必理它属于正常现象,过几天就没有了。在腌制期间,注意坛口卫生,及时添加密封用水。

二、糖蒜的好处有哪些

  大蒜本来是辛热食物,吃多了容易上火。但是用白醋和红糖侵泡出来的糖蒜,不仅蒜的辣味减轻了,它的辛热也随之变得缓和。糖蒜不但开胃好吃,还有很多的营养价值,小编给大家一一道来。

  糖蒜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不仅如此,它还含有多种挥发性的硫化合物,这些对人体非常有益。食用糖蒜可以增强人体的生理机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延缓衰老。

  糖蒜里含有大蒜素,大蒜素是一种天然杀菌素。因此糖蒜对球菌、杆菌、病毒、巴虫等多种致病微生物都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预防流感、防止伤口感染、治疗传染性疾病和驱虫的功效。

  大蒜能够保护肝脏,阻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癌细胞具有极大的杀伤力。糖蒜还富含丰富的硒,能够加速人体内过氧的分解,减少恶性肿瘤所需的氧气供给,从而抑制癌细胞的产生。科学研究表明,糖蒜对白血病、食道癌、胃癌和乳腺癌等一些癌症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糖蒜可以作为喝粥和喝酒的辅助小菜,酸甜可口,有蒜香味,却又不辣不辛。如果吃了含脂肪较多的肉类食物,不妨吃点糖蒜,即可解除油腻,还可以促进人体消化和吸收。

  儿童久咳不愈,不妨喝点糖蒜水,对病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蒜的抗氧化活性还优于人参,经常接触铅或者是有铅中毒倾向的人食用,能够有效预防铅中毒。

三、大蒜的功效有哪些呢

  大蒜营养丰富:每100克含水分69.8克,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6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维生素C3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蒜素、柠檬醛以及硒和锗等微量元素。含挥发油约0.2%,油中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具有杀菌作用,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受大蒜酶的作用水解产生。尚含多种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等。

  蒜中含有“蒜胺”,这种物质对大脑的益处比维生素B,还强许多倍。平时让儿童多吃些葱蒜,可使脑细胞的生长发育更加活跃。大蒜性温,味辛平;入脾、胃、肺经。阴虚火旺及慢性胃炎溃疡病患者应慎食 外用能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泡,故不宜敷之过久,皮肤过敏者慎用。

  大蒜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保护肝脏,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抗高血脂和动脉硬化,抗血小板凝集。营养学专家发现,大蒜提取液有抗肿瘤的作用,建议每日生吃大蒜3—5克。

  大蒜虽有杀虫解毒祛寒健胃之功,然而性质属于湿热之品,同时亦有刺激性,能刺激肝、肺、胃及眼睛,若患有肝热或肝炎患者、脾胃火重者、眼睛痛或有炎症者宜戒之。大蒜多食则伤脾、损肺、坏肝、伤耳、生痰、发嗽。

四、哪些人不适合吃大蒜

  1、肝病患者。大蒜对肝炎病毒没什么作用,大蒜的某些成分反而会对胃、肠还有刺激作用,加重肝炎病人的恶心等诸多症状。另外,大蒜的挥发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降低,并有可能引起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治疗。

  2、非细菌性腹泻患者。发生非细菌性的肠炎、腹泻时,不宜生吃大蒜。如果再吃生大蒜,辛辣味的大蒜素会刺激肠道,使肠黏膜充血、水肿加重,促进渗出,使病情恶化。如果已经发生了腹泻,食用大蒜更应该慎重。

  3、眼病患者。长期大量地食用大蒜会“伤肝损眼”,青光眼、白内障、结膜炎、麦粒肿、干眼症等眼疾患者应尽量不吃大蒜,特别是身体差、气血虚弱的病人更应注意,否则时间长了会出现视力下降、耳鸣、头重脚轻、记忆力减退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