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睡醒后为什么会后背酸痛_ 怎样解决背后酸痛的问题
2017-10-3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时冰露
一、早上睡醒后为什么会腰背部疼痛
大部分的腰背部疼痛是由于肌肉挛缩,外伤或脊柱变形造成的,但每10名患者中大约有1人是因为系统性疾病所导致的。
系统性疾病主要包括:
1、脊椎间盘变性、突出或破裂。
2、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等。
3、骨骼异常—骨骼先天性异常或软骨发育不全。
4、肿瘤—多半是转移性病变,侵犯骨骼或神经根,少数是原发性肿瘤。
5、骨质疏松—內分泌协调障碍或长期臥床导致。
6、后背疼痛的原因可能也会是局部的发炎或者脊椎间感染。
7、其他—例如转位痛、情绪不好或肾脏疾病。
检查诊断
一、症状体征
根据临床症状即可诊断。
1、痛;2、刺痛;3、麻或感觉消失;4、行动不良;5、肌肉痉挛;6、腰椎关节活动度受限等情形,更严重者,甚至发生大小便失禁现象。
二、鉴别诊断
1、抽筋是抽搐的俗称,是大脑功能暂时紊乱的一种表现。人体肌肉的运动是受大脑控制的,当管理肌肉运动的大脑有关细胞暂时过度兴奋时,就会发生不能自控的肌肉运动,可局限于某群肌肉或身体一侧,或波及全身,即抽筋。抽筋跟背部疼痛的临床表现有差异,可以明确鉴别诊断。
2、痉挛是以速度依赖的牵张反射(肌肉紧张度)增加及过强腱反射为特征的运动失调,作为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由牵张反射的超兴奋性引起。
二、怎样治疗护理后背酸痛
1、运动疗法:运动可增加肌肉的柔软度与关节的灵活度,也可增强肌肉的强度和耐力,进而增进全身的气血循环和纾解身心压力。运动也有助预防酸痛或帮助消除腰酸背痛,是治疗腰酸背痛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有效的方法,目前最好的轻量运动,是太极、气功和游泳。
2、推按疗法:推拿、按摩有助释放或降低身心压力及舒缓紧张的肌肉,因此也是消除腰酸背痛重要的方法之一。
3、牵引疗法:本法对於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和腰椎间孔狭窄的患者,有助拉开椎体间的距离,避免骨刺或软骨压迫到神经,并有助减缓疼痛症状。
4、针灸疗法:针灸可促进气血循环,并有镇痛作用,对於急性的疼痛有相当的疗效。若是一般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可施以局部的温灸,有著舒筋活络的效果。
5、物理治疗:包括超音波、电疗、冷热敷等方法。超音波可深入深层肌肉组织,产生热能,有助止痛和消肿。电疗是利用电刺激,使肌肉细胞规律运动,缓解肌肉硬化及抽痛。冷敷适用於急性疼痛的一、二天内,有止痛和消肿的作用;而热敷则较适用於慢性痛,有改善局部循环,增进组织复原能力。
6、药物治疗:局部瘀肿热痛者,可外敷活血消肿清热的药物,如无瘀肿但有疼痛者,可外贴伤科药膏。内服方式,一般以非类固醇的抗发炎止痛药为主,使用内服药物时务必先请医师诊处。
7、瑜伽缓解后背疼痛,瑜伽不但能静心养神瘦身,由于伸展的动作还能缓解后背的疼痛。每周最少做一次瑜伽,每次40-90分钟,坚持三个月,后背疼痛的情况会有所改进。做瑜伽的效果好又健康,远优于吃药或者理疗。伸展对于治疗背部疼痛与瑜伽同样有效,但最主要的锻炼部位是躯干和腿部。
8、摩后背缓解疼痛,每次每个穴位可以按摩10分钟,每天具体次数可以根据缓解情况来定,后背疼痛较厉害就每天3、4次,缓和一些的时候可以每天2次。 按摩上背的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可以帮助刺激肺部、心脏、以及理血、宽中和胃。按摩下背部的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可以刺激肝脏、胆囊、健脾、和胃、化湿。
三、怎样用瑜伽来拯救后背免遭疼痛
压力、疲惫透过背影暴露在别人的目光中,有时“走型”的背部还是某些病症的前兆。瑜伽“伸展背部姿势”可以帮助我们“整顿”背部线条、释放压力。
练习时间:空腹状态下均可以练习。练习时应穿着能保证肩、背部充分伸展的背心或是宽松的衣服。
练习“推举姿势”要注意什么?
要“温柔”地对待自己的身体,不要与周围的练习者比较柔软度。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安全有效的。
强化姿势作用:强化脊柱,增加腰部和腹部的力量(有力的腰、腹部可以减轻脊柱的压力)。动作:俯卧,双臂张开与肩在同一直线上。额头触地。吸气,缓慢地将头、双手、双脚抬离地面,静止,自然呼吸(根据自身情况2~5个呼吸)。呼气,同时有控制性地缓缓放平身体。放松背部及全身肌肉,调整呼吸。重复练习3次。
释放瑜伽 整顿裸露后背
推举姿势作用:伸展脊柱,加强腹部外斜肌的支撑力,减轻背部压力。动作:双膝着地,左脚向左侧伸,双手在面前相握。缓缓吸气,上举双手,掌心朝上。呼气,同时身体向左侧倾倒,仰面朝天,视线向上。尽量伸展腹部外斜肌。静止。自然呼吸5次。恢复到掌心朝上的正面姿势。然后呼气,同时朝右侧倾倒。左右交互做3次。
四、早上睡觉起来后背疼应该怎么办
1. 屈肘甩手
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 手指爬墙
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 体后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 展臂站立
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5. 后伸摸棘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6. 梳头的保健动作
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7. 头枕双手
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