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因素会导致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这症状应该怎么吃_
2017-07-3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滕怜菡
一、血红蛋白浓度增加的原因介绍
红细胞增多,高原地区居民、慢性心肺疾病患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浓缩,大汗、呕吐、腹泻、烧伤等。
分为生理性或病理性增高。
1.生理性增高
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 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新生儿则为生理性增高。
2.病理性升高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
(2)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
(3)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二、血红蛋白浓度高意见建议
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可以有生理性增高和病理性增高。前者常见于住在高原地区的人。由于高原地区相对来说氧浓度较低,所以长期住在那里的人机体会代偿性生成较多的血红蛋白以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另外还有就是喝水较少,出汗较多等造成体液减少,也可以出现血红蛋白浓度增高。
病理性的可见于腹泻、烧伤等病人,同样的由于体液丧失而导致血液浓缩。还有就是一些慢性缺氧的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病,另外,一些肿瘤也可能引起血红蛋白浓度的升高。而贫血除了红细胞减少之外,大细胞色素性贫血也可以出现血红蛋白浓度增高,但是伴随有贫血的头晕、心慌、脸色苍白等症状。
大汗、呕吐、腹泻、烧伤等。血红蛋白浓度减少:见于各型贫血,因红细胞体积不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的幅度与红细胞比容不一定一致。针对血红蛋白浓度偏高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血红蛋白浓度偏高为你解答如下: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能是生理情况也可能是病理情况,如果在采血检查前长时间没吃饭没喝水,血液有些浓缩,检查结果血红蛋白就可以高,紧张也会引起同样的情况。如果是有病引起的,常常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肺疾病,身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也会引起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意见建议:就是生理原因引起的,不用担心,检查前喝一杯水,可能这个数值就降低了。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临床意义是用于鉴别贫血类型的,如果你的血红蛋白都不低,也就是说没有贫血,那你就不用在意这个参数了。其实血常规结果一般有直接意义的就是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其它参数都是需联合其它参数分析的,不要每一项都认真校对。
三、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饮食推荐
血红蛋白高吃应该多吃补血小板的食物
1、花生皮经常吃
这个是可以提高血小板计数的,并且可以提高血小板的质量。
2、吃猪手,鸡手
因为里面含有胶原蛋白,也可以凝固血小板的。
3、金丝枣用水煮或者蒸熟
可以提高免疫力,同时也可以提升三大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4、应多摄入动物肝脏
猪血,瘦肉,黄豆类,以及水果类红枣,山楂。还有海带,芝麻,油菜,苋菜,芹菜,韭菜。
注意:饮食一定要注意。不能吃木耳和鱼肉,还不能多吃鸡蛋。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食疗
1、桂圆莲子汤
做法:将桂圆二十个、莲子五十个,加适量清水,煮至莲子软熟即可。
2、猪肝汤
做法:猪乾洗净,切薄片。滚水中放入姜丝、猪肝片,稍滚一会儿,再加入葱段、酒,以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四、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推算公式:MCHC=MCH/MCV=Hb/Hct(g/l,习惯用%化表示,老外来的,没办法),理解为离心仅剩下红细胞(白细胞等忽略)后,血红蛋白的比例。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测试,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的平均水平,根据红细胞计数的测定,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结果并确定贫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临床意义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大细胞性贫血:94~160fl32~50pg32~36%。
正细胞性贫血:80~90fl27~31pg32~36%。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72~80fl21~24pg32~36%。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50~80fl21~29pg24~30%。
正常参考值
血球计数仪法、人工法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90fl。
平均红细胞蛋白量(MCH):27~31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370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