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的原因 检查牙龈出血的方法要了解
2017-08-06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吕香寒
一、引起牙龈出血的局部因素有哪些
牙龈出血是口腔科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情况下,牙龈出血常见于牙周炎的早期表现。牙龈出血不仅仅出现于口腔科的疾病,它还会出现于全身的其它疾病,可能预示着其它系统的疾病,如白血病、遭遇放射性辐射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引起牙龈出血的局部因素包括:
1.牙周病
由于牙齿周围的组织病变,使牙龈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一旦咀嚼较硬的食物或刷牙不当时,常会引起牙龈出血。
2.牙结石刺激
因为附着在牙颈部的结石,其边缘粗糙,而且含有多种病菌,刺激牙龈,会导致牙龈红肿发炎,引起出血。
3.牙颈部龋洞
牙颈部的龋洞不及时补,任其发展到牙龈缘下,由于龋洞边缘不规则,且锐利,常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破溃而出血。上述常见的局部病变引起的牙龈出血,只要及时处理局部病灶,消炎后即可止血。
二、牙龈出血的口腔检查方法有哪些
一、牙齿及咬合检查
检查时常需结合探诊和叩诊以检查牙体硬组织、牙周和根尖周等情况,如有无龋坏、缺损、探痛、叩痛及牙齿松动等。检查咬合关系时,应区别正常及错,以确定其有无骨折、颌骨畸形、颌骨肿瘤和颞下颌关节病等病变。
二、固有口腔及口咽检查
依次检查舌、腭、口咽、口底等部位的颜色、质地、形态和大小。注意有无溃疡、新生物和缺损畸形。注意观察舌质和舌苔变化。舌、软腭、腭垂(悬雍垂)、舌腭弓、咽腭弓的运动更具临床意义。必要时还应检查舌的味觉功能,咽侧壁、咽后壁以及腭咽闭合情况是否异常。检查口底时应注意舌系带和下颌下腺导管开口等情况。
温馨提示:对唇、颊、舌、口底、颌下区的病变,可行双手口内外合诊进行检查,以便准确地了解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双合诊可用一手的拇、示指,或双手置于病变部位的上下或两侧进行。前者适用于唇、舌部的检查,后者则在口底、颌下检查时常用。双合诊应按“由后往前走”的顺序进行。
三、牙龈出血的自我检测方法
牙龈出血是口腔科检查中常见的症状,牙龈可自发性的或由于轻微刺激引起的少量流血。轻者表现为仅在吮吸、刷牙、咀嚼较硬食物时唾液中带有血丝,重者在牙龈受到轻微刺激时即出血较多甚至自发性出血。牙龈出血的自我检测大家应足够重视。
牙龈出血的自我检测方法:
局部疾病中最常见的是牙结石刺激因素。附着在牙颈部的牙结石,会经常不断刺激牙龈,引起牙龈发炎而出血。
其次是牙周病。由于牙齿周围组织病变,使牙龈水肿、发炎、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一旦遇咀嚼或刷牙不当等刺激,也常引起牙龈出血。
第三是龋洞刺激。牙颈部的龋病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到牙龈缘下,形成棕黑色的龋洞后,由于其边缘不整齐而且锐利,常会刺激牙龈,导致溃疡而出血。
上述常见的局部病变引起的牙龈出血,只要及时处理局部病灶,消炎后即可止血。应当警惕的是,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如急性或慢性白血病、血友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导致的凝血功能低下,都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症状。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和消炎等治疗后,仍有牙龈出血不止者,应及早去血液病科或内科作进一步的检查。
四、引起的牙龈出血的常见全身性疾病有哪些
牙龈出血的原因很多,有一部分牙龈出血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这类牙龈出血往往是全身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它对全身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治疗也要特别小心。
引起的牙龈出血的常见全身性疾病包括:
1.血液病
如血癌(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血友病
即凝血因子缺乏病,只要牙龈等软组织稍有一点破损就会流血不止。
3.老年高血压病
因血管硬化、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牙龈组织易破损而出血不止,且出血量较多。
4.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因为凝血功能低下,也会有牙龈出血症状。
温馨提示:对一些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和消炎等治疗后,仍有牙龈出血不止者,切莫大意,应及早去血液病等内科就诊,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以免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