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药品有哪些 进口药品的辨别方法
2017-10-10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殷代云
一、进口补肾药有哪些呢
1、肾气丸
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本品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炮附子八味组成。功能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而致腰酸腿软、肢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繁、痰饮等症。凡慢性肾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性水肿、前列腺肥大等属于肾阳不足者,均可使用。
2、龟龄集
龟龄集本方载于《集验良方》。方中以人参、鹿茸、*、麻雀脑等20余味名贵中药材为主药,具有补肾培元之功效,为补命火、助气、抗衰老名方。据史载:乾隆帝长寿的原因除经常习武锻炼身体之外,同常服用补益滋养剂有着很大的关系,最常服的补药就是龟龄集。用法:口服2次,每次1。5克,淡盐水送服。
3、验方益寿膏
验方益寿膏出自《善补百岁应有余》。由党参、丹参、当归、赤芍、白芍、大枣、柏子仁、枣皮、制首乌、制黄精、巴戟、杜仲、山药、砂仁、黄连、广木香、续断、黄芪、鱼鳅串、白茅根组成。诸药共煎,去渣取汁,浓缩后加蜂蜜,收膏时加入龟胶、鹿胶、三七粉,搅匀即成。每次服1匙,1日2~3次,亦可泡酒服用。本方有补气血、滋阴肾、养心神、健脾胃之功效。 4、归茸丸本
归茸丸本方载于明代《寿世保元》。由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白茯苓、牡丹皮、怀牛膝、当归、附子、鹿茸、泽泻、五味子、官桂等药组成。诸药研末(鹿茸用酒制成糊状),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空腹服9克,以盐汤或温酒送服。有补肾阳、益精血之功效。
二、进口紧急避孕药的几个不良反应
1) 恶心:服用紧急避孕药后,恶心的症状一般持续不超过24小时。
2) 呕吐:与食物同时服用或睡觉前服药可以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如果在口服紧急避孕药后1小时内呕吐,应该尽快补服1次。
3) 不规则子宫出血:有些女性用药后会有点滴出血,一般无须处理,但要让用药者了解此种情况,做好用药前后的咨询、宣教。
4) 月经改变:多数妇女月经会按时来潮,也有一部分妇女月经提前或延迟。如果月经延迟一周,应该做尿妊娠试验,以明确是否是紧急避孕失败。
5) 排卵期改变:服用紧急避孕药,会影响月经周期,女性在此之后尽量使用效率高的避孕方法,而不要再冒险使用紧急避孕药或安全期、体外射精等不科学的避孕方法,严重的会导致不育。
6) 其他:乳房胀痛、头痛、头晕、乏力等,这些症状一般较轻微,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乳房胀痛、头痛严重者可用阿斯匹林或其他止痛药对症处理。
国家药监局提出,根据不良反应监测结果,为控制药品使用风险,决定对部分紧急避孕药说明书范本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症”等内容。
三、如何辨别进口药品真伪
1. 药品在包装上一定能够看到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或Z.S.J.B.F)+8位数字”,它的意思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上市销售的药品,H字母代表化学药品、Z中成药、S生物制品、 J进口药品国内分包装、B具有辅助治疗作用的药品、 F药用辅料。
2.如果包装上没有“国药准字”肯定不是药品,如果有“国药准字”你登陆国家药监局数据查询,输入药品名称或“国药准字”后面的字母和8数字,查到的是真药,查不到的就是假药。
3. 如果批准文号是:X药制字H(Z)+ 4位年号+4位流水号,这样的批准文号是医院制剂,只可在本医院使用,不可在其他医院和药店销售。
4.如果在药品的包装上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超过有效期的都是劣药。
5.保健品在包装上一定能够看到国家药监局的批准文号:国食健字G(J)+8为数字,字母G指国产J指进口。或卫生部的批准文号:卫食健字(卫食健进字)+8位数字。并且规定在包装或标签上方必须标有保健品的特殊标识:“蓝帽子”,一个类似蓝帽子的图案,下面有保健食品四个字,保健食品四个字下面就是批准文号。没有蓝帽子和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就是假的保健品。
四、非处方药的几种选购方法
1.使用常用制剂
要选购在家庭中能够自行使用的常用制剂,如片剂、胶囊剂、丸剂、口服液等。
2.索取凭证
购买药品后,应要求开具*,写清药品内容,并将其妥善保存,以防不测。
3.注意药品包装
购买备用药时,要选易于贮存、包装完整无损的药品,最好购买小包装的整瓶、整盒药物。对零散的药片、药丸、胶囊制剂,要用瓶分别装置,并当即标记上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及失效期,纸袋贮药法不可取。此外,选购备用药应选离失效期较长的药物,以免过期浪费。
4.不能凭药名买药
如今药品名称众多,有商品名、别名和通用名等等。购买时,首先应确认欲购药的成分是什么,是否在OTC目录中?主治什么病?单凭药名买药是不科学的。
5.努力提高自我药疗常识
由于非处方药直接向消费者销售,购药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必须学习和掌握一些医学保健常识,方能为自己或家人自行判断小伤小病,并且可以按照非处方药的说明书和标签进行自我药物治疗。
6.不能迷信进口药
很多人都比较迷信国外的药,觉得国外的药治病更有效。但其实国外批准上市的药物不一定有亚洲人种的试验数据,一些药物可能在不同人种间存在疗效和剂量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