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什么是生物免疫治疗法_ 生物免疫治疗癌症的优势有哪些

2017-10-0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齐尔珍

一、什么是生物免疫治疗法

  肿瘤生物治疗是应用生物技术调节和增强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以杀伤肿瘤,有效清除病人体内残存肿瘤细胞的一种肿瘤治疗手段。

  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发生变异,并成功逃逸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而到处肆虐,破坏正常组织。那么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否也能产生“抗癌因子”来杀灭癌细胞呢?

  早在本世纪初,国外科学家就发现免疫系统可能清除肿瘤细胞。1909年,Ehrlich提出,免疫系统不仅负责防御微生物侵犯,而且能从肌体内清除改变了的宿主成分。这一发现给癌症治疗医学界带来了震撼,这可能将打破癌症这个“不治之症”的诅咒。

  肿瘤生物治疗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对癌症的防御能力的方法,又被称为免疫治疗。它可以通过诱导机体主动免疫或过继性免疫法来重新调整被破坏的机体与癌之间的平衡,使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复。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与现代手术、化疗和放疗方法联合应用具有很强的互补作用,在清除体内不同部位的微小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治疗是近十余年来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肿瘤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肿瘤方法。早在17世纪,有人发现乳腺癌患者如同时发生了其他部位脓肿,可使乳腺癌消退。直到本世纪50年代才逐渐兴起了生物疗法,如卡介苗、转移因子等在临床上的应用,治疗肿瘤收到一定的效果。

  目前普遍采用的生物治疗技术是对癌细胞具有普杀作用的CIK细胞治疗,它常与DC细胞联合应用。随着越来越多T淋巴细胞、NK细胞等具有更强大杀癌功效的免疫细胞被发现,培养应用杀伤力更强、更有针对性,能更快速、集中歼灭癌细胞的特异性免疫细胞成为细胞疗法的发展方向。我国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能联合应用多种特异免疫细胞,对不同肿瘤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其杀伤肿瘤将更快速有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生物免疫治疗至从研发后,全面投入临床应用后证实,该疗法能系统杀灭肿瘤细胞,有效解决其转移和扩散,通过先进的血细胞分离机提取患者自身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然后在高标准的GMP实验室里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用特异性肿瘤抗原致敏,形成活化的DC、CIK细胞,两者共同培养,可互相促进,使其大量扩增,细胞数量、质量都明显提高;两者有序双回输,又能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大大提高机体识别、杀灭肿瘤细胞的功能,达到更好治疗效果。

二、生物免疫治疗癌症的优势有哪些

  1、快速杀死肿瘤细胞有效抑制肿瘤的扩散与转移,减少化疗对癌症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免疫能力,提高化疗的治疗效果。

  2、可以有效清除癌症通过手术治疗和放化疗后,余留在人体内的癌细胞和微小病灶,防止癌症的再次复发和转移。

  3、生物免疫治疗癌症,对患者无任何毒副作用,具备增强免疫力和修复癌细胞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4、生物免疫治疗不同于其他传统的治疗方法,该疗法给患者的造成的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易恢复。

  目前,生物免疫治疗技术是癌症治疗比较有效的方法,癌症生物免疫治疗是在不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前提下,通过特异性的识别肿瘤细胞,进而消灭组织中残留的肿瘤细胞,实现治疗癌症的目的。生物免疫治疗的痛苦小,安全性高,对手术结束后或放疗缓解期的癌症患者尤为合适,被誉为肿瘤治疗的绿色疗法。

  治疗癌症晚期的办法是生物免疫疗法,生物免疫疗法治疗时,能从人体外周血中采集的两种专项功能细胞:树突状细胞就像“雷达”,能主动搜索、识别肿瘤细胞;具有诱导功能的杀伤细胞就像“*”,能精确地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任何正常组织。经过专项GMP实验室培养、进行细胞活化和增值后回输到患者体内,能系统杀灭肿瘤细胞,同时修复、构建机体免疫系统,也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不给肿瘤细胞转移的机会,是目前中晚期肿瘤患者最科学的治疗方法。

三、生物免疫球蛋白是什么

  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是由淋巴细胞(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是由淋巴细胞(B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可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IgG,IgA和IgM还有亚类。IgG,IgD,IgE均为单体,分泌液中IgA(SIgA)是双体,IgM是五聚体。其中IgG是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人血浆丙种球蛋白的70%,分子量约15万,含糖2~3%。尽管免疫球蛋白千变万化,但都有类似的结构。抗体分子是由两对长短不同的多肽链所组成,四条链通过链间二硫键构成Y型基本结构(H2L2)。IgG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其中分子量为2.5万(23kD)的肽链,称轻链(L链),分子量为5万的肽链(50~60kD),称重链(H链)。轻链与重链之间通过二硫键(—S—S—)相连接。

  H和L链上都有可变区,同类重链和同型轻链的近N端约110个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很大,其他部分的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据此可将轻链和重链区分为可变区(V)和恒定区(C)。VH和VI。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变化,称为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分别为CDRl、CDR2和CDR3。CDR以外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相对不易变化,称为骨架区(FR)。VH和VI。各有113和10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4个FR(分别为FRl、FR2、FR3和FR4)和3个CDRs。VH和VI-中的各氨基酸可编号,一些保守的氨基酸都有其固定的编号位置,将不同序列和已编号的序列进行对比以后,在某个位置上多出来氨基酸编号为A、B、C等,如27A、27B、27C、106A等。VH和VL的3个CDR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识别及结合抗原,并决定抗体识别的特异性。

  免疫球蛋白轻、重链可变区氨基酸顺序的编号

  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CH和CL,不同型别(x或入)CI。的长度基本一致。但不同类别IgCH的长度不一,有的包括CHl~CH3,有的为CHl~CH4。同一种属生物体内针对不同抗原的同一类别Ig的C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比较恒定,其抗原性是相同的,但V区各有不同。C区与抗体的效应功能相关,可激活补体,介导穿过胎盘和黏膜屏障,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从而介导调理作用、ADCC作用和I型超敏反应。

  在Ig分子伸出的两臂和主干之间(CHl与CH2之间)还有个可弯曲的区域,称为铰链区。该区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能改变两个结合抗原的Y形臂之间的距离,两臂之间的角度可自0到90变化,这样有利于两臂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表位。虽然IgD、IgG、IgA有绞链区,而IgM和IgE没有,但这并不说明它们完全不能弯曲,实际上还有相对的弯曲性。各类抗体的铰链区的长度及氨基酸的顺序也有不同;人IgD的可伸展的距离最大,IgG4和两种IgA的弯曲度则有限。

  所有的抗体是Ig,但Ig并不都是抗体。Ig的两个重要特征是特异性和多样性。它们是机体受抗原(如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另一方面,免疫球蛋白有时也有致病作用。临床上的过敏症状如花粉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青霉素导致全身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俗称风疹块)等都是由免疫球蛋白制剂能增强人体抗病毒的能力,可作药用。如注射人血清或人胎盘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剂可防治麻疹、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Ig是一个多藣有分子:(1)可结合抗原;(2)可作为抗原诱发抗体的产生;(3)可激发一系列如补体激活、吞吐噬调理、信号传导等次级反应。各种特异性Ig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例如,IgM是体液免疫应答首先产生的Ig。SIgA是机体黏膜防御感染的重要因素。IgE是同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有关的Ig。IgD以膜结合形式存在于B细胞,在B细胞分化发育中起重调节有作用。

四、运动强度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是什么

  一般认为,运动强度是淋巴B细胞分泌功能改变的首要因素,如强度过小或时间不长,则不会引起抗体水平的变化。

  Edwards 等报道,5min 强度的上下楼梯跑后,B细胞不会发生显著的改变。Hanson 等在观察运动员75%VO2max 跑8-12km 后血中抗体也没有显著变化;Ricken(1990)和Nieman(1991)指出长期有氧训练会引起机体IgG、IgA、IgM 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余学好通过对普通学生和太极拳运动员进行一些免疫机能的指标测试发现,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的实验组,血清中的IgM 含量有显著性提高,并且,实验组无论运动前还是运动后,血清中的IgG,IgA,IgM 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另外,如气功、太极拳、健身操等运动均可使抗体水平提高;蒋桂凤等研究健身操对女大学生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影响中得出,每周参加3 次锻炼者,血清IgG 含量比对照组及每周锻炼1次者高,且在第10 周与第12 周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实验组间及与对照组血清IgM、IgA 含量差异无显著性。但也有不同结论,如 Michell 等对11 名青年受试者进行了12 周有氧训练,观察运动对人体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测试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发现中等强度运动IgA,IgM 会显著下降。这些与前述结论相矛盾的原因可能与实验设计、运动方式、实验系统的差异有关。

  但是长时间的或高强度的运动对于身体免疫力反而有着不利的影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导致免疫抑制反应,增加急性传染病的易感源,降低机体抗感染的免疫机能。我国学者娇伟研究首次发现,持续的大运动量训练可使运动员血清出现免疫抑制蛋白,其分子量为140KD,说明免疫抑制蛋白在运动与免疫的调节中发挥着作用;Tvede 用溶血空斑法检测抗体部分细胞(B 细胞),发现降低,但偶尔几次剧烈运动对主要免疫球蛋白IgG 的浓度基本上无影响,过度训练也仅引起轻微的降低,主要表现在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下降,这种免疫球蛋白的降低随着运动训练负荷的增加而显著加剧。任保莲观察一次大运动量训练课和400m 跑对女子田径运动员免疫球蛋白IgA、IgM、IgG 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运动量训练后即刻,IgA、IgM 显著升高,IgG 非常显著增高;恢复3h 后,IgM 仍然显著高于训练前水平,IgA、IgG 已恢复到训练前水平。唐苏丽等观察国家女子手球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末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得出:大运动负荷后运动员IgA、IgM 水平显著性降低,表明大负荷强度运动疲劳后机体出现免疫抑制,疾病易感性增加。我国学者观察到长跑运动员冬训期间,在加大运动量初期1 个月,IgG,IgA 含量显著下降,IgM无明显变化,冬训2个月后IgG,IgA 均已恢复正常。PtrovaI.V 等发现,高水平运动员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而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其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同样明显降低;浦钧宗等研究不同训练量对动物免疫指标的影响指出:5 周游泳训练后小鼠抗原引起的抗体应答受到抑制,抗体产生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还有研究指出在剧烈运动或几星期的强度运动后,抗体产生改变,运动员以高强度跑45km 或75km 时,血清免疫球蛋白减少10%- 28% 达2d 之久。分泌型抗体IgA(SIgA)在粘膜表面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运动后即刻能减少唾液SigA 的含量,慢性高强度训练导致SigA 降低可持续一段时间,所以长时间剧烈运动会抑制机体粘膜的免疫功能,这可能是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后更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普遍认为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功能,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会降低运动员的免疫功能,而免疫功能的下降恰恰是一次次过渡训练未能充分恢复造成免疫抑制累积的结果,因此进行体育锻炼时不能掉入“运动越多越大越好”的误区,需掌握自身体育锻炼的最佳范围,以达到真正强身健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