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腰酸怎么缓解 月经期腰酸怎么回事_女性月经期间腰酸疼怎么办
2017-09-11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仇书芹
一、女性月经期间腰酸疼怎么办
1、千万不要用手去捶,用手在腰上,从上至下揉揉即可,切勿用力过猛,轻揉就可以了。这个特殊时期,女生本来就身体弱,用力捶容易导致女生受不了,更容易导致经血紊乱。
2、之所以腰背酸痛,与经血排出不畅有关系,可以用热水袋热敷小腹,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小腹受凉,促进血液流通,减少腰腹痛的机率。
3、不要邋邋遢遢的趴在椅子上了,既然腰背痛,就那个小靠枕,坐直点,抬头挺胸,这样坚挺的姿势能减少腰腹的疼痛感。
4、热敷关元穴。将右手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然后以中指的中间关节为准,这个横向的宽度就是3寸。以它为准,找到肚脐下四指处的关元穴。在热水中滴入几滴薰衣草精油,然后打湿毛巾,稍微拧干后用热毛巾热敷关元穴,待毛巾温度降低后再重新打湿、拧干、热敷,这样反复热敷10分钟。
5、按压合谷穴。并拢食指和大拇指,就能看到一块凸起的肌肉,这块凸起肌肉的最高点处就是合谷穴。每天一有时间就用一只手的大拇指按压另一只手的合谷穴。每次按压时都稍用力,然后保持5秒钟,再松开、再重复,这样反复按压3分钟。
6、命门穴和你腹部的神阙穴(也就是肚脐眼)是前后相对的。只要以你的肚脐为标准围绕腰部做一个圆圈,与你的背后正中线的交点就是命门穴。可以在热水中滴入几滴薰衣草精油,然后打湿毛巾,稍微拧干后用热毛巾热敷命门穴。
7、每天温水,热点更好,泡脚最少20分钟,并且把装满热水的热水袋放在腰上,可以减缓疼痛。
二、经期腰酸痛的原因
经期腰痛是什么原因?
对于女性来说,来月经本身不是什么异常事情,但是经期期间常常有腰痛的症状,可能是患有了某些疾病,应引起重视。其中如果患了以下几种疾病,则会导致女性经期出现腰痛,要特别注意:
1、盆腔炎。
来例假腰疼还有可能是经期发烧、下腹坠痛可能是患了盆腔炎。
2、子宫后位。
经期的腰痛可能是因为子宫后位或其它疾患所致。所以女性如果有这个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
3、子宫内膜异位。
如果痛经越来越厉害、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则可能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所以女性一定要高度重视。
4、子宫内膜炎。
正常经血呈暗红色,如果经血颜色为淡茶褐色,或气味发生变化同时体温升高和下腹痛,则可能患上了子宫内膜炎。
温馨提示:如果你在经期常常有腰痛的症状,请及时到专业的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女人腰痛的8大原因
1、长期穿高跟鞋。
不少爱美的女性都喜欢穿高跟鞋,专家提醒说,穿高跟鞋虽然可以让身材显得更加修长,但长期穿高跟鞋会使下肢的平衡受到影响,站立、行走都不能随心所欲,整个身体的反应、协同能力下降,也容易发生急性腰扭伤,导致腰痛,给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2、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女性腰痛的最常见原因。特别是在女性绝经期以后,由于脊柱的骨量减少,脊柱的承重能力的降低,机体在负重甚至在行走中都会出现腰背部疼痛。因此,女性平时要注意补钙,特别是在20~30岁时多补钙,因为此时是女性为身体储存钙的最好时期。
3、脊椎、腰椎病变。
一些患有风湿病、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的妇女,由于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也会导致腰痛。骶髂关节扭伤是下腰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女性妊娠后期内分泌影响可使韧带松弛而易扭伤,而产后早期久行也可引起,多表现为持续局部疼痛,不敢负重,活动时加重,翻身困难。
三、月经期间腰疼的防治
1、如果疼痛不能忍受时,注意经期卫生,可以口服镇痛药物或一般非特异止痛药。如水杨酸盐类,有退热止痛之效,如布洛芬400mg,每日3-4次,不过建议少用。
2、受风寒湿冷侵袭等,很容易引发痛经以后一定注意保温,来时每天温水热点更好泡脚最少20分钟,并且把装满热水的热水袋放在腰上,可以减缓疼痛。
3、因为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腰疼的同时往往会出现痛经,因此当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腰疼的时候可以选择口服避孕药进行疼痛。
4、睡前一杯蜂蜜牛奶,睡觉之前热一杯牛奶,里面加一勺蜂蜜,趁热喝下能缓解甚至消除痛经之苦。牛奶含钾多,蜂蜜含镁丰富。钾能缓和情绪,抑制疼痛,防止感染,并减少经期失血量。镁能起到心理调节作用,有助于身体放松,消除紧张心理,减轻压力。
5、月经来潮后每月要损失一定量的血液,所以要适当增加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及铁,钙等,经期应多吃一点鸡蛋,瘦肉,鱼,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等。
四、月经期饮食的宜和忌
(1)忌生冷,宜温热:
祖国医学认为,血得热则行,得寒则滞。月经期如食生冷,一则伤脾胃碍消化,二则易损伤人体阳气,易生内寒,寒气凝滞,可使血运行不畅,造成经血过少,甚至痛经。即使在酷暑盛夏季节,月经期也不宜吃冰淇淋及其它冷饮。饮食以温热为宜有利于血运畅通。在冬季还可以适当吃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牛肉、鸡肉、桂圆、枸杞子等。
(2)忌酸辣,宜清淡:
月经期常可使人感到非常疲劳,消化功能减弱,食欲欠佳。为保持营养的需要,饮食应以新鲜为宜。新鲜食物不仅味道鲜美,易于吸收,而且营养破坏较少,污染也小。月经期的饮食在食物制作上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吃或不吃油炸、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和辛辣刺激引起经血量过多。
(3)荤素搭配,防止缺铁:
妇女月经期一般每次失血约为30~50毫升,每毫升含铁0.5毫克,也就是说每次月经要损失铁15~50毫克。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它不仅参与血经蛋白及多种重要酶的合成,而且对免疫、智力、衰老、能量代谢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月经期进补含铁丰富和有利于消化吸收的食物是十分必要的。鱼类和各种动物肝、血、瘦肉、蛋黄等食物含铁丰富。生物活性高,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而大豆、菠菜中富含的植物中的铁,则不易被肠胃吸收。所以,制定食谱时最好是荤素塔配,适当多吃些动物类食品,特别是动物血,不仅含铁丰富,而且还富含优质蛋白质。是价廉物美的月经期保健食品。可选择食用,满足妇女月经期对铁的特殊需要。总之,月经期仍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并结合月经期特殊生理需要,供给合理膳食,注意饮食宜忌而确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