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表现
2016-05-2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乐寒凡
一、什么是眼角膜炎
角膜炎分为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非溃疡性角膜炎(深层角膜炎)两类。由内因,外因不同因素造成。因角膜外伤,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患眼有异物感,刺痛甚至烧灼感。球结膜表面混合性充血,伴有怕光、流泪、视力障碍和分泌物增加等症状。角膜表面浸润有溃疡形成。溃疡性角膜炎绝大部分为外来因素所致,即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细胞层而发生的炎症。
角膜的特点是;透明、神经丰富,得了角膜炎透明的角膜变为混浊,可以是局部小面积的,也可以是全角膜,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角膜本身代谢不旺盛,因面病变愈合缓慢,时间长。角膜的感觉神经非常丰富,—旦受到损伤感觉非常灵敏,尽管是很小的创伤或异物进入眼里,都会引起明显疼痛、流泪、怕光、睁不开眼等症状。不同性质的角膜炎症状会有不同的表现,一般角膜炎症状有如下的发展变化过程:
当角膜在某些诱因下,如揉眼、风沙迷眼、物品或某些植物碰伤、创伤、倒睫刺眼、隐形眼镜使用不当、手术等,结膜褒内原有的或由不洁的致伤物带入的致病微生物便趁机感染眼险痉挛、有时出现分泌物.
角膜出现灰白色点状、条状、片状混浊。若不及时治疗,症状加重,可出现眼睛红肿,角膜混浊扩大,并向深部进展,其周围角膜水肿、透明度减低。逐渐病变中央组织坏死、融解、脱落,形成溃疡,叫做角膜溃疡,严重时可出现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脓、继发性青光眼。溃疡继续向深部进展致全层角膜溃烂时出现角膜穿孔,视力锐减,这时眼球内的房水、虹膜、晶状体、玻璃体一起涌向穿孔区。如果穿孔小,仅房水流出,虹膜可以嵌塞在穿孔处,如果经过治疗病变停止发展,穿孔逐渐愈合,口后形成粘连性角膜白班。
二、角膜溃疡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起病急,尤其是绿脓菌感染。
2.不同程度眼红、畏光、流泪、眼睑痉挛及视力障碍。
3.角膜溃疡而有大量脓性坏死物,围以浓厚的黄白色浸润,结膜囊内有脓性分泌物积聚。绿脓菌感染分泌物常常黄绿色。
4.前房内常有积脓。
临床上,不同的致病菌种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共同症状为起病徐缓,刺激症状轻微,早期溃疡为浅在性,表面为灰白或乳白色“苔垢”状物所覆盖,外观干燥而少光泽,稍隆起,“苔垢”状物易剔去,基质层有菌丝繁殖,浸润较为致密,边界因菌丝伸向四周,形成伪足,在其外围分布有点状混浊,形成所谓卫星病灶。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表现有哪些?有时浸润边缘因胶原溶解而出现浅沟。在浸润向深部发展时,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明显溃疡。
随着真菌毒素侵入前房,引起虹膜炎及前房积脓,晚期积脓质地粘稠,其内常含真菌。溃疡最后可以穿破引起眼内炎。整个病程发展较为缓慢,可长达2~3个月。因真菌菌丝有向深部生长的能力,故易反复发作,有时溃疡初步愈合,但旋又复发。总之,如果出现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表现一定要尽早治疗。
三、眼角膜炎的原因
(一)当角膜上皮层受到机械性、物理性和化学性等因素的损伤时,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就趁机而入,发生感染。侵入的致病微生物既可来源于外界的致伤物上,也可来自隐藏在眼睑或结膜囊内的各种致病菌,尤其慢性泪囊炎,是造成角膜感染的危险因素。
(二)全身性疾病是一种内在性的因素。例如结核、风湿、梅毒等引起的变态反应性角膜炎。全身营养不良,特别是婴幼儿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角膜软化症,以及三叉神经麻痹所致的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等。此外尚有原因不清楚的蚕蚀性角膜溃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三)角膜邻近组织疾病的影响例如急性结膜炎可引起浅层点状角膜炎,巩膜炎可导致硬化性角膜炎,色素膜炎也可引起角膜炎。眼睑缺损合并睑裂闭合不全时,可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等。
外因:外因所致的角膜感染大多要具备两个条件:a.角膜上皮细胞的损伤、脱落,b.同时合并感染。只有在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容易发生感染性角膜溃疡。
内因:指来自全身的内因性疾患。
角膜没有血管,所以急性传染病不易侵及角膜。可是角膜组织却参予全身的免疫反应,尽管其免疫反应的程度较其他组织的为低,但是正因为它没有血管,新陈代谢较为迟缓,才使这种免疫反应变化持续经久,角膜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一种敏感状态,以致容易发生变态反应性疾患,如泡性角膜炎等。
邻近组织蔓延:由于胚胎学上的同源关系以及解剖学上的连续性,蔓延到角膜上皮层的疾患多来自结膜,如严重的结膜炎多合并浅层角膜炎。
四、角膜炎的治疗
角膜炎的治疗:
去除病因,积极控制感染,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是角膜炎的治疗原则。对细菌性角膜炎,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抗真菌药物仍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仍缺乏高效,低毒、广谱抗菌的理想药物。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以提高疗效,病情严重者可配合全身用药。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仍以无环鸟苷(acy—clovirACV)为首选药物,与高浓度的干扰素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但目前已发现对ACV耐药的单疱病毒。
在感染性角膜炎治疗中,应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的适应证。细菌性角膜炎急性期一般不用;慢性期病灶愈合,可酌情使用。真菌性角膜炎禁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应根据病变类型,掌握用药时机、浓度、次数及时间,对控制病情、减少复发及预防并发症起关键作用;但若使用不当,可致病情恶化甚至角膜穿孔。
重症感染者或因耐药菌株所致角膜溃疡,药物治疗难以控制,一旦溃疡穿孔或行将穿孔,应不失时机采取治疗性角膜移植术,术后继续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