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太极,无极式
2016-05-3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卞谷南
一、养生作用
从上到下一节节地放松,是意念导引的过程。在当今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快,总使人处于紧张状态中,而无极式的放松习练法则正是一种调节人体内在状态的好方法,只有把这种浮躁之气引入脚下,才会使之有轻松充实之感。如果有人肝火过旺,就把放松的意识放在大脚趾外侧,这样可以起到疏通肝气的作用;如果是高血压患者,就把放松的意识放到脚下,那么他的气血自然就会下行,从而起到降压的效果。放松是自然的松弛,以此形成潜在的意识,从而很好地调节气血。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很多人都会犯用意识强行使得其下沉的毛病,这并不是正确的学习方式,而是一定要让它自然地进行。另外对于武当太极拳无极式的练习,是需要专业的指导,决不能自己盲目的进行相关的练习。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他们练习太极拳的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二、无极式
自然站立,两足距离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含胸圆背,松腰松胯,两眼平视前方。意想从上到下,从头至肩至肘至手,从胸至腹至胯至膝至足,节节放松。意念如同沐浴,从头到脚一节一节放松下来,温水从上而流到脚下。这就是甘浴。
要点
精神意识要放松,必须从上到下,反复观想。周身肢体也需要相应的放松。
作用
武当太极拳在练习初始阶段时要求身心合一,有些太极拳爱好者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没有前面这个调节过程,甚至有些人急匆匆地走到练拳场就开始打拳,这样会使气血失衡,气喘吁吁地打拳很可能与太极拳的锻炼实质相悖。何为以静制动,就是在太极拳初始阶段要心神宁静,从宁静中去体悟太极拳的内涵,如果心猿意马,无非就是在做“太极操”而已。习练者万不可小视预备式(无极式)的作用,它对整套拳法的习练至关重要,只有调息得当,形体的姿势才能靠着气血意识催起来,而不是在做简单的肢体动作。一位太极前贤讲过:“太极拳法重气势而不在招式。”只有好的开端才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尾。有些东西单靠语言文字是无法描述的,以后我会陆续通过视频去讲述如何靠气血意识把动作催起来,这也是我的恩师一再强调的太极拳气势的重要性。
三、起式
1、身体稍下沉,松腰坐胯,含胸圆背,同时两手向上向前缓缓抬起,至与肩同高,两掌心相对,指尖向前。拇指与食指成握杯状,松肩坠肘。
要点
为什么没有掌心向下两手抬起?大家可以体会一下,手平起的时候,缓缓抬起,胸部和肩部自然有一种着力之感,身体就很难放松,拳法应该应照于拳谱,而不是后人改的某一些动作。雨者,两手平起所说的拥劲,是否能够拥住对方必须要松肩屈肘,得有一个旋转之力。如果虎口向上,食指向前,胸部和肩部自然就会比平平抬起时松弛一些,而且在技击当中,其变化是非常巧妙的。传统的武当太极拳,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每一式都有其养生和技击的效果,也可以说任何一式都是一个完整的养生技击方法。
2、两手翻掌下按,松肩拧肘,两手自然下垂至体侧,两掌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意念
两手上举之时,意在腰间,腰与手要有整体协调之意,手有上拥之意。下按时,两手如按一物,有入地之感。
要点
两手上举之时,腰胯要有下坐之意,这也就是太极拳所说的上起下落,才能做到落地生根。两手下按时,劲于足中生,上下协调。这样就可做到起落开合,起中有落,开中有合。
四、太极要点
在初学时,虚实变化配合不易掌握。特别是腿的虚实转变,慢了可以体会清楚,并且加强了腿的支持力量,是有好处的。
头趟拳如金刚捣碓的右脚,金鸡独立的右脚,摆莲腿等全是脚上发劲,掩手肱拳、背折靠、及二路的许多式子全是发劲。发劲是松开转圆的发,对内脏无丝毫影 响,即对手脚发劲之点也毫无感觉才对。但初学时,可以先不发劲。二趟拳发劲处较多,尤其转身跳跃处较多,身转不圆则气用不调,所以必须头趟拳练有相当基础再学二趟。
原理规律全掌握了,就可以慢练,也可以快练,总是圆为主。能做到慢而轻灵不滞,快而沉着不浮,就对了。慢而不滞须转换的恰当,快而沉着须转换的圆 满。练架须全趟的练,又可以拆开单式的练,特别是较难练的式子,更得拆开多练,以求深入体会达到精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