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赔偿 创伤后应激障碍如何治疗
2018-11-19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安梦琪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如何赔偿
需要做伤残鉴定,以鉴定结论反映的伤残等级来判断具体赔多少钱,另外赔偿还和农村户口还是城市户口有关。
1.创伤性再体验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2.回避和麻木类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3.警觉性增高症状
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4.其他症状
有些患者还可表现出滥用成瘾物质、攻击性行为、自伤或自杀行为等,这些行为往往是患者心理行为应对方式的表现。同时抑郁症状也是很多PTSD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精神治疗:因反应性精神病的发病系由明显而强烈的精神创伤所引起,故精神治疗尤为重要。首先应以解释性心理治疗,向病人分析并指出如何正确对待发病的精神刺激;再讲明本病的性质,使病人能够掌握发病的规律;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解除顾虑,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战胜疾病,给病人以安慰和保证,促使病情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2)环境治疗:由于病人对发病当时的处境有明显的创伤性体验,为了促使病情早日好转,应尽可能地调整环境,消除发病的不良刺激。实践证明,将病人转移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新环境中,对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3)药物治疗及物理疗法:这些治疗虽是对症的,但也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要保证病人的睡眠,对具有焦虑不安,心烦失眠的病人,可选用弱安定剂,调整大脑的机能状态,延长生理睡眠时间,常用的药物有安定,安太乐或水合氯醛等。
(4)仪器治疗:C-TA生物基因脑神经递质平衡疗法,为中医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完美结合品,无副作用,不含任何激素,可以快速彻底修复受损大脑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正常代谢分泌功能,调节脑神经功能失调,阻断功能紊乱再生,预防复发。促进细胞再生,改善细胞活力,使其恢复正常的分泌循环,达到病灶部位营养供给正常,增强肌体抗病功能,真正做到综合治疗,愈后不复发。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怎么造成的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家族史中精神疾病发病率是经历同样事件未发病或无此经历者的3倍,所患精神疾病以焦虑症、抑郁症、重性精神病和反社会行为为主。
2.神经内分泌研究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降低,且与患者父母患创伤后应激障碍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3.神经生化对灾难性事件记忆的建立与氨基丁酸系统的下调有关。
4.脑结构及功能变化影像学研究显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其海马体积缩小;大脑白质发生非特异性损害。
5.家庭、社会心理因素童年期创伤,如受歧视、*待、被遗弃等均使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增高。其中家庭暴力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普遍重要的病前易感因素。它可导致受害儿童发生 创伤后应激障碍或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高危个体。另外,生活在相对隔绝并受歧视、虐待的社会环境中的成 人也同样易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之相反,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精神和经济上的)则是免于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保护因素。
该病的发生大多与公共突发事件有关,常导致社会医药资源的过 度消耗,影响善后处理,使事件发生后生活的重建造成很大困难与阻碍,成为严重损害劳动能力的十大精神疾病之一。
四、创伤后应激障碍如何鉴别
1.标准A
该个体曾经暴露于同时具备以下两点的创伤性事件:①A1 此人经历、目睹或者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者他人的实际死亡,或者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②A2 此人的反应包括强烈的恐惧、无助或惊恐。注意:在儿童,可能表现为混乱或激惹性的行为。
2.标准B
创伤性事件在如下一个(或多个)方面持续性地重新体验:①B1 反复,插入性的对事件的苦恼记忆,包括图像、想法或者感知。注意:在年幼儿童,重复性的游戏中可以出现创伤事件的某些主题或者方面。②B2 反复的有关事件的苦恼的梦。注意:在儿童,可能出现令人惊恐的梦,但是没有可辨识的内容。③B3 表现得或感觉到好像创伤性事件重现了(包括再体验创伤经历、错觉、幻觉、分离性闪回事件,包括发生在清醒或中毒状态)。注意:年幼儿童中,可能会出现创伤特异性的重演。④B4 当暴露在象征着创伤性事件的某些方面或者跟创伤性事件某些方面相似的内在或者内在的提示时,强烈的心理苦恼。⑤B5 当暴露在象征着创伤性事件的某些方面或者与创伤性事件某些方面相似的内在或者内在的提示时的生理反应。
3.标准C
对此创伤伴有的刺激作持久的回避,对一般事物的反应显得麻木(在创伤前不存在这种情况),如下列之3项以上:①C1 回避与创伤相关的想法,感觉或者对话的努力。②C2 回避会促使回忆起此创伤的活动、地点或人物。③C3 无法回忆此创伤的重要方面。④C4 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者参与明显降低。⑤C5 与他人疏远隔离的感觉。⑥C6 情感受限(如无法拥有爱的感觉)。⑦C7 未来缩短的感觉(如不期望能有一份职业、婚姻、孩子或者正常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