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鼠疫的症状是什么 鼠疫如何传播途径

2018-10-25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蒋幻柏

一、鼠疫的症状是什么

  鼠疫的潜伏期很短,多数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到9天。开始的症状与体征是无特征性的发热、畏寒、不适、头及四肢疼痛、恶心、喉痛,最早被疫蚤叮咬的地方其相关的淋巴结出现淋巴腺炎,受害的淋巴结发热、肿胀、红肿、变软、化脓。

  1.全身中毒症状:起病急,高热寒战,体温迅速达到39℃~40℃,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伴有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皮肤黏膜先有出血斑,继而大片出血及伴有黑便,血尿。与之同时或在症状出现稍前有淋巴结肿大(以腹股沟部最多),典型病例淋巴结有明显触痛、硬、伴周围组织肿胀。表面皮肤平滑、色红但不发热。病人多有烦躁、谵妄、神志不清、共济失调。医生查体时易于触到肿大的肝和脾。淋巴结可以充满脓液,在第二周内溃破流脓。如不治疗,60%以上的病人死亡,死亡多发生在发病的第3和第5天之间。

  2.各型鼠疫的特殊症状:

  (1)腺鼠疫:为最常见,除上述全身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为带有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四肢皮肤造成,多发生在腹股沟淋巴结,其次为腋下,颈部。淋巴结肿大,坚硬,与周围组织黏连不活动,剧痛,病人多呈被迫体位,如治疗不及时,淋巴结迅速化脓,破溃。

  (2)肺鼠疫:原发性和继发性肺鼠疫均是最重的病型,不仅死亡率极高,而且可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空气飞沫传播,是引起人群暴发流行的最危险因素,它除具有全身中毒症状外,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咳痰,咳血,呼吸困难,四肢及全身发绀,继而迅速呼吸衰竭死亡,有时检查肺部体征与临床表现不符。

  (3)败血症型鼠疫:主要是由于在剥食染疫动物时,鼠疫菌从皮肤破损处入血或由染疫蚤的直接叮咬所造成。由于鼠疫菌未经过机体的免疫系统而直接进入血循环,使病人很快呈现为重度全身中毒症状,并伴有恐惧感,如治疗不及时会迅速死亡。

  (4)其他类型的鼠疫在全身中毒症状的同时伴有相应系统的症状如肠型、皮肤型、脑膜炎型、扁桃体型、眼型等。

二、鼠疫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呢

  1、经鼠蚤传播

  通过蚤为媒介,构成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上耍传播途径。啮出动物病死后,染有鼠疫耶尔森菌的蚤类则很快离开*,另寻新的宿土,这样就造成了鼠疫在鼠间的流行,以至波及人类。

  2、经皮肤传播

  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宣接接触病人的脓6l或痰,经皮肤伤门而感染。在白然疫源地得到某种程度控制情况厂,尤其首发病例,由于猎取早獭等经济动物而经皮接触感染、更具重要意义。

  3、吸道飞沫传播

  构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疫并不对周围这成威胁。肺鼠疫病人痰中的鼠疫耶尔森菌可借飞沫并可引起人间的大流行。

  4、原发性肺鼠疫及由腺鼠疫转化的肺鼠疫病人在呼吸、谈话、咳嗽时,可喷出含鼠疫菌的飞沫,使周围的人吸入而得病,造成鼠疫流行。此外剥病鼠或野生动物皮毛时,也可吸入鼠疫病菌,使人患肺鼠疫。

  5、鼠疫在我国被列为甲类传染病,一旦发现病人应马上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病人应严格隔离治疗,周围的居民在一段时刻内不要随便外出,由医生观察是否传染上了鼠疫。病人的住地、分泌排泄物应严格消毒,*应包严后焚化。平时应积极灭鼠、灭蚤,以防止鼠疫流行

三、震后如何预防鼠疫传播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在通常情况下只寄生于啮齿类动物,如野鼠中的黄鼠属、沙鼠属、田鼠属、旱獭和南方家鼠中的黄胸鼠、褐家鼠。这些鼠类的生存对自然环境是有一定要求的。地震后,由于居住环境比较差。

  在一些灾区群众集中的避难场所,如果生活垃圾、粪便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容易污染水源;同时,也容易孳生苍蝇等,造成细菌传播,也有可能导致鼠疫的发生。所以,震后需预防鼠疫泛播。

  预防鼠疫,要做到一下几个方面:

  1、要加强人间和畜间疫情监测,及时与畜牧兽医部门互通信息,以便有效处置首发疫情。

  2、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和杀虫、灭蚊为主的环境整治活动,降低蚊、虫、鼠等传播媒介的密度。

  3、不要让家禽家畜,如猪、狗、鸡等的粪便污染环境及水源。

  4、管好粪便厕所,禁止随地大小便,病人的粪尿要经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后集中处理。

  5、临时居所和救灾帐篷要搭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带,在周围挖防鼠沟,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床铺应距离地面2尺以上,不要睡地铺,减少人与鼠、蚊等媒介的接触机会。

  6、要做好鼠疫疫苗、出血热疫苗和有关药物的储备,以便应急使用。

四、鼠疫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一)患者隔离 患者应隔离在孤立建筑物内,病区内应做到无鼠、无蚤,病人须经仔细灭蚤、淋浴后方可收入。肺鼠疫患者应独室隔离。隔离到症状消失,血液或局部分泌物培养第3天1次,检菌3次阴性;肺鼠疫痰培养第3天1次,6次阴性。

  (二)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急性期绝对卧床,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及足量水分,并按需要静脉内补液。烦躁不安、局部淋巴结疼痛者,给予镇静、止痛药。呼吸困难者给氧,出现休克、DIC、心力衰竭等作相应处理(参阅51节“感染性休克”章)。对严重毒血症患者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100~300mg氢化可的松静滴,但必须与有效抗菌药物同用。

  (三)局部处理 肿大淋巴结可用抗菌药物外敷,其周围组织内注入链霉素0.5g。已软化者可切开排脓,宜在应用足量抗菌药物24小时以上方可进行。眼鼠疫可用四环素、氯霉素眼药水滴眼。皮肤鼠疫可用抗菌药液湿敷、冲洗或抗菌药软膏外敷。

  (四)抗菌治疗 必须争取早期足量和注射给药,轻症也可口服。首剂宜大,疗程视不同病型而异,热退后继续用药4~5天。

  氨基糖甙类最为有效,早期以静注为宜。

  庆大霉素成人每日160~320mg,分次静滴,疗程7~10日。链霉素宜用于腺鼠疫等较轻病例,成人每日肌注2g,2~4次分给,热退后改为每日1g,疗程同上。肺鼠疫病例须用较大量,如庆大霉素首剂为160mg,继每6小时80mg静滴;链霉素首剂为1g,继每4小时0.5g,热退后改为每6小时0.5g,用药5~7日。氨基糖甙类若与四环素或氯霉素合用,则剂量可酌减。卡那霉素比较少用,成人每日1~2g。氨基糖甙类偶可导致赫氏样反应(Herxheimer type reaction)。

  四环素和氯霉素在开始2日宜用较大量,成人每日3~4g,分4次口服。不能口服时改静滴,但四环素的每日量不宜超过2g;热退后即改口服,每日1.5~2.0g,续用6日。

  磺胺药宜用于轻症及腺鼠疫,常用者为SD,首剂2~4g,继每4小时1~2g,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不能口服时静滴,体温正常3~5天后停药。双嘧啶(含SD400mg,TMP50mg)或复方SMZ也可采用,每日3~4次,每次2片,热退后改为每日2次。

  处理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等以联合用药为宜,首选为链霉素加氯霉素或四环素,次选为庆大霉素加氯霉素或四环素。早期足量给药为成功关键。抗鼠疫血清现已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