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骨质增生颈椎怎么睡觉 颈椎骨质增生的临床表现

2018-10-1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郝宛白

一、骨质增生的睡觉姿势

  主要有两种姿势,当平卧时,枕头的高度大约是七公分。如果是侧卧的话,一般高度在十五公分,基本就是两个枕头的高度。

  颈椎骨质增生即俗称为骨刺,又称骨赘。它是指骨关节边缘上由于长期慢性损伤引起瘢痕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颈椎骨刺组织增生,天长日久可产生钙质沉着变成骨质而形成的。颈椎骨质增生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退行性变化,也是人体衰老的必然结果。研究表示,它的形成与不同年龄和职业人的骨关节及椎体承受的压力和解剖生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颈椎骨刺是由于年龄增长、长期劳累等原因而导致的骨关节退行性改变、韧带松弛、肌肉力量下降、关节的周围形成骨刺的临床症状。另外骨质增生也可以是因关节创伤、发育畸形等导致关节面不平、受力不均的症状。

二、颈椎骨质增生的分类

  分类

  颈椎骨质增生是一种状态,而颈椎病属于疾病,颈椎在长期慢性损伤的情况下,可出现颈椎间盘病变,韧带损伤,小关节紊乱,骨质增生等,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才能称为颈椎病。根据增生的颈椎对颈部神经、血管压迫的程度和部位,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颈椎骨刺1,神经根型

  由于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神经根导致了相应的表现,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0%。其诊断要点:

  ①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

  ②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如颈、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③颈部活动动能障碍,尤其是后伸及旋转功能受限。

  ④患椎棘突压痛、椎间孔压迫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⑤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部骨质增生。,

  颈椎骨刺2,椎动脉型

  增生的骨质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和供血不足。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0%~15%。诊断要点:

  ①中年以上患者常由于头颈部位改变而出现眩晕、偏头痛、视力障碍、发音障碍、耳鸣、耳聋和猝倒者。

  ②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常受限,旋颈诱发试验阳性。

  ③颈椎正侧位及斜位X线片显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患椎病理性移位。

  颈椎骨刺3,髓型

  多为增生的骨质及颈部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入椎管内压迫脊髓而引起,约占10%~50%。诊断要点:

  ①中年以上患者,有四肢麻木、酸胀、烧灼、疼痛、行走时有“踩棉花感觉”,身体重心不稳定,易摔倒。

  ②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膝反射减弱,出现病理反射。

  ③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椎椎管狭窄,造影检查有梗阻现象。

  颈椎骨刺4,食管型

  由于颈椎前缘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食管后壁所致,此型较少见。诊断要点:

  ①中年以上年龄。

  ②病人有咽喉不适、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

  ③X线片显示有椎体前缘骨质增生。

  颈椎骨刺5,交感神经型

  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椎两旁的交感神经,此型也较少见。诊断要点:

  ①中年以上年龄。

  ②眼裂一侧大一侧小,瞳孔不等大,有时视物不清。半边颜面部干燥,出汗少等。

  ③X线片显示颈椎骨质增生样改变。

三、颈椎骨质增生的病因病理是什么

  病因病理

  颈椎骨刺病因

  颈椎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在骨质增生疾病当中占得比重比较大。颈椎骨质增生如不及时治疗,后患无穷,引起该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颈椎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的不同阶段发展,颈椎及椎间盘可发生不同的改变,在颈椎体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同时,椎间盘也发生相应改变。

  二:劳损与不良姿势

  头颈部长期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喜欢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人群容易患颈椎骨质增生;常见人群如会计、作家、软件开发人员等需要长时间低头工作者;学生,由于功课负担过重、看书写字坐姿不当、长时间地吹空调或无节制地操作电脑,少运动。如果加上长期摄取的含钙食物又少,颈椎很容易产生骨刺增生现象。

  三:头颈部外伤

  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

  颈椎骨刺病理

  颈椎出现退行性变,椎间盘变薄,椎体间隙变窄,韧带松弛,曲度改变,椎体间活动度增大,在椎体边缘出现微小的、反复的、积累性损伤,导致微小的局部出血及渗出,出血及渗出逐步钙化,从而在局部,也就是椎体上下缘出现骨的增生性反应。颈椎骨质增生主要与年龄、劳损、外伤、姿势不正确等有直接的关系。颈椎骨质增生多发生在第4-6节,以第5节的发病率最高,达83%。各部位增生率以钩突、椎体上下缘和关节突为最多。患者常常感到颈椎局部疼痛,脖子僵硬,活动受限及上肢沉重、无力、手指麻木及头晕恶心,视物模糊、失眠健忘、胸闷、精神烦躁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中老年都会出现,犹如人老了眼睛会"老花"一样,不能一概认为是一种疾患;其次,就大多数人而言,有颈椎骨质增生不等于有病,没有症状就不需要进行治疗;颈椎骨质增生产生压迫症状轻的可以进行适当休息、理疗、封闭及服药来缓解。颈椎骨质增生产压迫症状严重的病人,则需要通过医生的认真诊断。

四、颈椎骨质增生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颈椎骨刺实际上就是一种颈椎病,但颈椎病却并不都起源于骨刺。患者常会出现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颈部活动受限或活动时有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感觉,可因颈部活动而加重。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现不同的症状,晚期可导致瘫痪。颈椎骨刺严重者还会引起颈椎病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胃炎、心绞痛、吞咽困难等。

  颈椎骨刺常见症状

  1、 常见于中年以上患者。

  2、 颈椎骨质增生颈、肩部症状:颈、肩疼痛;颈部活动动能障碍,尤其是后伸及旋转功能受限等。

  3、 颈椎骨质增生四肢症状:臂部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四肢麻木、酸胀、烧灼、疼痛、行走时有“踩棉花感觉”,身体重心不稳定,易摔倒;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膝反射减弱,出现病理反射。

  4、 颈椎骨质增生头部症状:眩晕、偏头痛、视力障碍、发音障碍、耳鸣、耳聋、眼裂一侧大一侧小、瞳孔不等大,有时视物不清。半边颜面部干燥,出汗少等。

  5、 其它颈椎骨质增生症状:咽喉不适、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

  颈椎骨刺症状表现

  颈椎骨质增生症,轻则可见颈项不适,酸楚疼痛;重则可合并脊髓、椎动脉、神经根等受累而成为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出现相应的以下临床表现:

  (1)神经根型症状:颈后与肩背部疼痛,有针刺样或触电样的麻木感;颈部活动受限,握力减弱,手指活动不灵,精细动作困难等。手握不住东西。

  (2)脊髓型症状:此型最易导致瘫痪,多表现为步态不稳,行走笨重,感觉脚底好似踩在棉花上,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手无力,或持物易失落等。

  (3)交感神经型症状:视力模糊,眼睑无力,眼窝肿痛,流泪;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和血压高,肢体发凉,体温下降。遇冷肢体有针刺感,继而出现红肿或疼痛加重;头、面、颈部也可发麻或疼,耳鸣、耳聋、舌麻木等。

  (4)椎动脉型症状:头痛、头晕、脑缺血;头转向某一方位时,即感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突然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持物无力或突然摔倒等。

  颈椎骨刺临床实践

  临床实践也证明,人体有了骨刺,并不都会出现临床症状。骨刺在多数情况下并不一定意味着是病,而是一种生理的组织反应。仅有骨刺而无临床症状,就不必刻意进行治疗。只有确认骨刺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时,才需针对治疗。如果是骨质增生增生的骨质压迫脊髓,可以手术取出增生的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