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手上汗疱疹可以去汗蒸吗 汗疱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18-10-1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岑怀蝶

一、汗疱疹的症状有哪些

  汗疱疹一般始于春末夏初,夏季加重,入冬可自愈,常与手足多汗并存,每年定期反复发作。好发于手掌、指端、手指侧面,少见于手背、足底,常对称发生。

  典型皮损为位于表皮深处的小水疱,米粒大小,半球形,略高出皮面,无炎症反应,分散或群集于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少见于手背、足底,常对称分布。水疱内含澄清浆液,一般不自行破裂,干涸后形成脱皮,露出红色新生上皮,薄而嫩,此时常感疼痛。周围皮肤正常。本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及烧灼感。

  汗疱疹好发于夏秋季节,多认为是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精神因素为激发汗疱疹的重要原因,对称发生于手掌、足跖,深在小水疱,疱壁紧张,粟粒至米粒大小,呈半球形略高出皮面,无炎症反应,干涸后脱屑。汗疱疹常每年定期反复发作。汗疱疹与精神紧张、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

  手、脚部位有深在性小水泡,泡壁较厚,破溃后干燥脱皮,伴有痒感,无炎症反应。汗疱疹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

二、怎么用中医疗法治疗汗疱疹

  1、内治法

  (1)湿热内盛证

  掌跖多有深在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伴舌红苔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法。药用:黄芩10g,黄连10g,苍术15g,陈皮 10g,茯苓10g,六一散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2)脾虚湿盛证

  掌跖散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伴舌淡水滑,脉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湿法。药用: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0g,白扁豆10g,车前子10g(包煎),炒苡仁60g,炒山药30g,冬瓜皮60g。水煎服,每日1剂。

  2、外治法

  根据本病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1)多吃有健脾除湿功效的蔬菜、水果,如山药、甘薯、冬瓜、西瓜、赤小豆、南瓜。

  (2)少吃辛辣厚味,肥甘酒酪。

三、汗疱疹加重的原因有哪些

  1、接触有毒物质

  接触化学品及毒性药物,会伤害皮肤,影响身体健康,降低身体抵抗力。

       2、平时不注意卫生

       不喜欢洗澡,衣服裤子没晾干就穿,也不喜欢换洗内衣,时间长了引起细菌感染。

  3、刺激性接触

  汗疱疹患者接触肥皂、洗涤灵、洗衣粉等碱性物质会加重汗疱疹。

  4、湿气太重

  生活环境太潮湿,天气酷热,很容易造成体内湿热,更甚者造成湿毒。

  5、外伤感染

  汗疱疹病菌的主要入侵方式就是通过外部破损进行感染的,因为外伤容易导致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这样就给病毒的入侵制造有利的机会,因此平时如果身上有伤口的话,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

  6、穿不透气的鞋子

  脚很容易出汗,汗液浸渍会让皮肤的防护功能变差,从而引发汗疱疹和湿疹。

  7、很少进行身体锻炼

  体育锻炼少,身体抵抗力差,病毒入侵容易导致汗疱疹发生的。

四、汗疱疹有哪些预防方法

  汗疱疹一般在发生后数周就会自然痊愈,只有少数患者会一年四季的反复发作,甚至留下慢性湿疹或是细菌、霉菌感染的并发症。但因为汗疱疹具有剧痒这种困扰人的特性,所以如何减少病人的痛苦以及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所在,汗疱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控制情绪

  情绪及精神因素对汗疱疹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汗疱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好的情绪。

  2、做饮食日记

  找出自己的汗疱疹和金属是否相关,如果有相关要尽量避免。

  3、避免搔抓

  搔抓往往是病情恶化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主因,所以尽可能减少搔抓是相当重要的。

  4、手脚保养

  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并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减低痒感,还能避免发生慢性湿疹或霉菌感染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