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腰痛伴血尿可能什么病 为什么会患上尿路感染

2018-10-1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芷卉

一、腰痛伴血尿可能得的什么病

  这种情况考虑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概念比较广泛,其临床表现比较广泛。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器质上的异常,又有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之别;根据炎症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尿路感染。但尿路感染仍有它的共同临床表现。

  1、尿路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这些症状,不同的病人表现为轻重程度不一。急性期炎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尿路刺激征;但在老年人、小儿及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则通常尿路刺激症状较轻,如轻度的尿频,或尿急,或排尿不适等。

  2、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等。主要见于上尿路感染病人,特别是急性尿路感染及伴有尿路梗阻的病人尤为多见。

  3、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红细胞甚或蛋白。

  4、血常规可能有白细胞升高。

  5、尿细菌培养阳性。

二、患上尿路感染的原因

  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种。

  1、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

  2、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路感染者;

  3、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

  4、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三、尿路感染的检查鉴别

  检查

  1、病史采集

  1)临床表现尿路感染相关症状的特点、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2)既往史、药物史及相关疾病史等寻找发病的可能原因、伴随疾病、曾经的药物治疗史及可能影响疾病发展、转归的因素等;

  2、体格检查

  包括泌尿外生殖器的检查;腹部和肾区的体检。盆腔和直肠指诊对鉴别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有意义。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尿涂片镜检细菌、中段尿细菌培养+药敏、血液细菌培养+药敏、肾功能检查等;

  2)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等,必要时可选择CT或MRI检查。

  诊断鉴别

  1、急性尿路感染病程在6个月以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等全身症状。部分病儿有一过性血尿。婴幼儿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局部症状轻微。

  2、慢性尿路感染病程在6个月以上,轻重不一,常表现为反复间歇性发热,腰酸乏力,消瘦,贫血等。严重者可有肾功能衰竭。

  3、尿常规见白细胞增多,可有管型、微量蛋白,红细胞少见。尿培养找到致病菌,菌落计数>10万/毫升。急性尿路感染则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慢性感染血白细胞改变不明显,但常伴贫血。

  4、反复发作病例应作X线检查,确诊有无先天性畸形、结石、结核等 。

四、尿路感染应怎样治疗

  对症治疗

  诊断明确,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后,对高热、头痛、腰痛、便秘等症给予对症处理,如给予清热镇痛,通便缓泻药。小腹有痉挛性疼痛时可给予阿托品、普鲁本辛等抗胆碱药物解痉止痛;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枸橼酸钠等,也能减轻尿路刺激症状。对贫血、体弱的慢性患者可考虑小量多次输血,以纠正贫血,改善机体状态。

  常用方法

  1、女性非妊娠期尿路感染

  1)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治疗建议采用三日疗法治疗,即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或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由于单剂量疗法的疗效不如三日疗法好,目前,不再推荐使用。对于致病菌对磺胺甲基异恶唑耐药率高达10%~20%的地区,可采用呋喃妥因治疗。

  2)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治疗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14天,对于轻症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使用高效抗生素疗程可缩短至7天。在用药期间的方案调整和随访很重要,应每1~2周作尿培养,以观察尿菌是否阴转。在疗程结束时及停药后第2、6周应分别作尿细菌定量培养,以后最好能每月复查1次。

  3)复杂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案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除了抗菌药物治疗外,还需同时处理泌尿系统解剖功能异常以及治疗合并的其他潜在性疾病,若有必要还需营养支持治疗。在用药期间,应该及时根据病情变化和/或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部分患者尚需要联合用药,疗程至少为10~14天。

  2、男性膀胱炎

  所有男性膀胱炎患者均应该除外前列腺炎。对于非复杂性急性膀胱炎可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或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剂量同女性患者,但疗程需要7天;而对于复杂性急性膀胱炎患者可口服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连续治疗7~14天。

  3、妊娠期尿路感染

  1)无症状菌尿妊娠期间无症状菌尿发生率高达4%~7%,常发生于妊娠的第一个月,其中多达40%病例可进展为急性肾盂肾炎,因此建议在妊娠早期应该常规对孕妇进行尿培养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无症状菌尿患者。目前建议对于这类患者应该采取抗感染治疗。推荐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3-5天抗菌药物治疗。

  2)急性膀胱炎推荐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给予3~5天抗菌药物治疗,如果来不及等待药敏试验结果可给予呋喃妥因、或阿莫西林、或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治疗后需再行尿培养检查了解治疗效果。若反复发作急性膀胱炎推荐每日睡前口服头孢呋辛或呋喃妥因直至产褥期,以预防复发。

  3)急性肾盂肾炎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发生率1%~4%,多发生于妊娠后期。推荐首先根据尿培养或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菌药物静脉输液治疗,如来不及等待药敏试验结果,可选择头孢曲松,或氨曲南,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头孢吡肟,或氨苄西林治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后,可改为口服抗生素治疗。总疗程至少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