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友心脏病发作怎么办 心脏病的预防措施有什么呢
2018-10-1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孔秋柔
一、心脏病发作怎么办呢
中医认为:“心主血,肺主力”是说心与肺是胸腔中相邻的两个器官,心在前肺在后,心脏负责推进血液的运动,肺主呼吸。这就引起了医学界对呼吸与心脏关系的研究,心肺关系复杂交错,有以下三点:
1.心脏消耗的氧气全部来源于肺,肺出问题直接导致心脏病。中医认为“心肺同源”这是心肺同治的理论源泉。心脏本身耗氧占整个人体的20%左右,若肺部出现病变,最先缺氧的就是心脏。如果长期轻度缺氧,会使心肌收缩增强,心率加快引发冠心病,严重缺氧时血压、心率均下降,导致心肌坏死,心力主衰竭,甚至心脏骤停。
2.治疗心脏,通过肺部“呼吸给药”速度最快,效果最好。早就有医学家提出,肺部给药是治疗心脏病的最好途径。血液经右心室压出,都会进入肺动脉送至肺泡,然后通过肺部呼吸,在肺部压力下进入心脏,如果此时通过呼吸使有效药物成份由鼻腔进入肺部,就会经由透析作用溶进血液,10秒左右到达左心房,被心肌细胞吸引,快速治疗心脏病,溶解冠状动脉上的粥样硬化斑块。可以说,通过呼吸学进行肺部给药治心脏,是快速消除症状,根治心脏病的一条捷径,像心脏病人身上常备救心盒,通过鼻子一闻达到救命的目的,就是典型呼吸给药方式。
3.心脏病患者,通过肺动力带动心动力,可达到救心,护心的目的,甚至能够防止心梗意外猝死的发生。患者心脏病发作时,可能心脏与肺都已停止工作,这时可以通过启动肺动力来恢复心动力,比如心肺复苏术,边按压胸口,一边进行人工呼吸,就通过恢复病人呼吸,通过肺部的舒张压、收缩压,以肺动力带动心动力的典型治疗方法,另外心脏病人常用的“救心盒”,就是在心梗发作时,通过鼻孔吸入药物气体,先启动肺动力,促进已停止的血液进行流动,再给心脏运送含有氧气的血液,启动心脏。一般肺部持续有节奏的运动几分钟,就可以将心脏再次启动,使心脏恢复工作,病人摆脱死亡危险。
手术治疗
最常见的,像先心病过去都要开刀, 现在很多先心病不用开刀了,介入治疗也行 。另外就是比较严重的冠心病可能需要开刀,做搭桥手术,还有一些更严重的心脏病。比如晚期的,有手术治疗,换心脏 心脏移植 换一个好的心脏进来。
二、心脏病的病因有什么呢
有关要素,包括:
1、胆固醇过高,患心脏疾病的机会比普通人多三倍,因为体内过多的胆固醇会积聚在血管内,使血管日渐狭窄,妨碍血液流通;
2、吸烟人士比普通人的机会多两倍半,原因是香烟中的尼古丁或烟草化学物质会损害心脏血管,若血管出现裂痕,胆固醇便会积聚起来。
3、血压高,比常人的机会多两倍半,血压高会使到血管收缩。
4、糖尿病,女性患者有心脏病的机会比一般人多一倍,男性多百分之五十。
5、过分肥胖,因为肥胖引致血压高,血脂肪过高,糖尿病,而这些疾病又会诱发心脏病。
6、生活紧张,神经紧张令心律失常,内分泌失调,影响心跳,刺激心脏病发,正常的心脏比拳头大一点,透过循环系统不停泵送血液。心脏每天平均跳十万次,泵送约二千加仑的血液来回体内。若以七十岁的寿命来计算,心跳可达二十五亿次。
三、心脏病的检查有什么
自检
体力活动时有心悸、疲劳、气急等不适 ,或产生呼吸困难感。
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胸闷压迫感。
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疼痛放射到肩、手臂及颈部。
出现脉搏过速、过慢、短促或不规则。
熟睡或做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 ,需要坐起来一会儿才好转。
性生活时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
饱餐、寒冷、吸烟、看情节紧张的电影或电视时 ,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
在公共场所中,容易感到胸闷、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
上楼时比以前或比别人容易出现心悸和气急。突然出现一阵心悸、头晕、眼前发黑 ,有要跌倒的感觉。
儿童的活动能力比同龄差,活动时感觉心悸、气急、乏力、口唇青紫。
感冒后轻微劳动也感到心悸、疲乏 ,或走路稍快就觉气急。
突然胸部不适而昏倒在地上,或有马上要“死去”的感觉。
晚间睡觉枕头低时感到呼吸困难,需要高枕而睡。
出现下肢浮肿。
手指或足趾末端出现肥大、变形。
脸、口唇和指甲出现青紫、暗红等异常颜色。
静息时自觉心跳有异常声音 ,或手掌握触前胸壁心脏部位时有震颤感。
妊娠期出现心悸、头晕、气急或浮肿。
左肩痛长期不愈。
检查
病史 体征 胸部X线片和心电图心向量图检查
心脏导管检查选择性指示剂稀释曲线测定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
M型 切面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以及电脑化的核磁共振和X线断层显象
四、心脏病的预防措施有什么呢
第一,减肥。肥胖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特别是“苹果形”身材(腰臀肥胖)的人更危险。只要老人减肥3—5公斤,心脏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同时,专家告诫较胖的老人,不要指望自己一下子变成超级模特,要通过平衡饮食和锻炼逐渐达到减肥的目的。
第二,少吃蛋黄。一个普通大小的蛋黄约含胆固醇200毫克。老人胆固醇较高的话,一周最多只能吃两个蛋黄。
第三,多运动。每天适度运动20分钟,可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30%,快走的效果最好。
第四,戒烟。吸烟者患心脏病的比例是不吸烟者的两倍。研究发现,戒烟2—3年后,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降至与不吸烟者一样的水平。
第五,注意饮食。平时生活中坚持吃低脂肪食品,如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等。
第六,适量饮酒。1周喝3—9杯酒为适量,对心脏有好处。但要注意别贪杯,因为饮酒过度会引发心脏病。
第七,当心糖尿病。有糖尿病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是其他人的4倍。因此,老人要定期体检,对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
第八,控制情绪。脾气暴躁,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控制自己,也容易诱发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