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腰椎病 腰椎病的病因有哪些
2018-10-1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芷卉
一、腰椎病的中医疗法
【1】刘寄奴、透骨草、伸今草、五加皮、独活、秦艽、桑枝、木瓜、牛膝上述都是各20克,苏叶30克,川乌、草乌、川练籽各15克,甘姜、桂皮各10克,都装入布袋里上锅蒸20分钟,稍凉敷于患处,30-60 分钟,一日一次,一袋用五次。
【2】青风藤50g 黄芪50g 黑豆50g 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七剂为一疗程,大多服过二三剂即开始见效。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腰腿痛胀有效果。
【3】白芍30克、鸡血藤、威灵仙各15克,木瓜、杜仲、牛膝各12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
疗效:用药1个月。
【4】王不留行、桑寄生、川断、刘寄奴、伸筋草、鸡血藤、丹参、赤芍、桂枝各15克,延胡索、当归各10克,川乌、草乌各6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2次。1个月为1疗程。
疗效:服药1-3疗程。
二、为什么会得腰椎病
本病最基本的病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正常椎间盘富有弹性和韧性,具有强大抗压能力,可承担450千克的压力而无损伤。但在20岁以后椎间盘即开始逐渐退变,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也随之减退,在这种情况下,因各种负荷的作用,椎间盘易在受力最大处,即纤维环的后部,由里向外产生裂隙,在此基础上,某些因素可诱发纤维环的破裂,导致髓核组织突出或脱出。腰椎的骨性结构(椎体、椎弓根、椎板、横突、棘突)围成的椎管、椎间孔构成神经通道,韧带、椎间盘、小关节将上述骨性结构联结在一起,与周围的肌群共同维持腰椎的稳定和运动
比较常见的诱发因素有:
1)腹压增高, 如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等。
2)腰姿不当,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3)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
4)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5)职业原因,如汽车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三、腰椎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1)马尾神经症状:主要见于中央型髓核脱出症临床上较少见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障碍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萎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全性瘫痪。
(2)腰痛:95%以上的腰椎病患者有此症状,患者自觉腰部持续性钝痛平卧位减轻,站立则加剧,一般情况下尚可忍受腰部,可适度活动或慢步行走,另一种为突发的腰部痉挛样剧痛难以忍受,需卧床位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3)下肢放射痛:80%患者出现此症,常在腰痛减轻或消失后出现,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的放射性刺激或麻木感直达足底部,重者可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轻者可行走呈跛行状态;重者需卧床休息喜欢屈腰屈髋屈膝位。
(4)下肢麻木冷感及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多与疼痛伴发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单纯麻木,有少数患者自觉下肢发冷发凉,主要是因为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所至,间歇性跛行的产生机理及临床表现与腰椎管狭窄相似,主要是由于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可出现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和生理学症状。
四、腰椎病有哪些并发症
1.吞咽障碍: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内有异物感,少数人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前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过速使食道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所引起。
2.视力障碍: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现视野缩小和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3.颈心综合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如中搏等)及心电图ST段改变,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这是颈背神经根受颈椎骨刺的刺激和压迫所致。
4.高血压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称为“颈性高血压“。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两者常常并存。
5.胸部疼痛: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这与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6.下肢瘫痪:早期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时有如踏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这是因为椎体侧束受到颈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所致。
7.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后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