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事件 急性中毒案例
2018-10-1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紫南
一、急性中毒疾病简介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各种形式和剂量作用于人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生物学反应和病理变化,导致机体功能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包括化学品药物、植物和气体等。毒物进入人体后,在体内与体液、组织相互作用后可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表现,组织代谢和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病患死亡或终身残疾。因摄入毒物而产生的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症状称为中毒。摄入毒物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中毒表现者称为急性中毒。
毒物的范围很广,一些毒物对人体有剧烈毒性,如*、有机磷等。另一些毒物则在一定条件下才具备毒性,如食物、药物、维生素、氧等在平时不具备毒物特性,而在过量应用或与其他物质作用后才产生毒性。
急性中毒是儿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儿童以食入毒物中毒最多见,年龄多见于1~5岁。原因是由于年幼儿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但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不足,对某些毒物和药物的危害缺乏认识。文献报道中,年龄小于5岁的中毒群体虽发病率较高,但大多属于无意中毒,其摄入的中毒物质剂量不大、毒物种类单一,其病死率低于青少年患者或成人患者。而后者有相当部分在存在精神抑郁或心理障碍情况下自伤性服毒,其服毒剂量通常较大,病死率相对较高。小儿发生中毒后被送至医院时,经常会遇到病孩家长不能准确提供毒物种类及毒物摄入量的病史,因缺乏针对的解毒措施,可在短时间内导致病孩死亡。因此,在遇到急性中毒时,家长应尽可能提供毒物;另外即使对于可疑中毒者,亦应及早给予治疗处理争取抢救时间,避免中毒进一步加重,降低和减少病死率及后遗症。
急性中毒也是急诊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急性中毒和临床毒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医学专业,有专门的课程和专科临床毒理医师(clinical toxicologist)。在美国,还有中毒控制与信息咨询中心,它是主要提供有关鉴别毒物成分和临床防治指导的咨询机构。在我国,虽然起步晚,中毒控制与信息咨询中心也不普及,但也于1995年在郑州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会急性中毒防治专业组,其主要任务:识别与提高少见和新型品种急性中毒的防治,创造条件开展毒物的检测技术,提高急性中毒的防治措施和抢救成功率。
二、急性中毒疾病分类及发病机制
疾病分类
毒物品种繁多,按其使用范围和用途可分为下列几种:
1、工业性毒物:包括工业原材料,如化学溶剂、油漆、重金属汽油、氯气*、甲醇硫化氢等。
2、农业性毒物:有机磷农药,化学除草剂,灭鼠药,化肥等。
3、药物过量中毒(poisoning):许多药物(包括中药)过量均可导致中毒,如地高辛,抗癫痫药,退热药麻醉镇静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4、动物性毒物:毒蛇、蜈蚣、蜂类蝎、蜘蛛、河豚、新鲜海蜇等。
5、食物性毒物:过期或霉变食品,腐败变质食物,有毒食品添加剂
6、植物性毒物:野蕈类,乌头,白果等。
7、其他:强酸强碱,一氧化碳,化妆品,洗涤剂,灭虫药等。
发病机制
1、毒物吸收:
(1)呼吸道:烟、雾、蒸气、气体、一氧化碳等
(2)消化道:各种毒物经口食入
(3)皮肤粘膜:苯胺、硝基苯、四乙铅、有机磷农药等
2、毒物代谢:大多数毒物进入体内经肝脏代谢转化后毒性减弱或消失,并由肾脏排泄,一些毒物亦可为原形经肾脏排泄。少数毒物可由皮肤汗腺、乳腺、泪液、呼吸道、胆道或肠道排泄。各毒物间的排泄速度差异很大,主要取决于毒物本身特性和患者肾脏功能,毒物排泄时间最长可达数周甚至数月。毒物代谢动力学中的毒药物体内分布特点对指导中毒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治疗中的促进毒物排泄方法对于中毒早期毒物大部分积聚于血流中的病人效果较好,当毒物的分布在体内达到平衡时,大多数毒物仅有5%左右存在于血液中,此时仅采用排泄治疗效果较差。此外毒物脂溶性高或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中毒时毒物剂量较大,休克等因素亦会导致毒物排泄速度减慢[1] 。
三、急性中毒临床表现
1、皮肤粘膜:灼伤(强酸、强碱)、发绀(亚硝酸盐)、黄疸(鱼胆)
2、眼:瞳孔散大(阿托品)、瞳孔缩小(*)、视神经炎(见于甲醇中毒)
3、神经系统:昏迷、谵妄(见于阿托品中毒)、肌纤维颤动(见于有机磷)、惊厥(见于有机氯、异烟肼)、瘫痪(见于*)、精神失常(见于一氧化碳、阿托品)
4、呼吸系统:呼吸气味:酒味、苦杏仁(*)、蒜味等
呼吸加快:水杨酸类、甲醇
呼吸减慢:催眠药、*
肺水肿:*、有机磷等
5、循环系统:心律失常:如洋地黄,茶碱类。
心跳骤停:如洋地黄,茶碱类是直接作用于心肌;窒息性毒物导致缺氧;钡盐、棉酚导致低钾。
6、泌尿系统:急性肾衰
7、血液系统:溶血性贫血:*
白细胞减少和再障:氯霉素、抗肿瘤药
出血:阿司匹林、氯霉素
血液凝固 :敌鼠、蛇毒
8、严重并发症、出现致死性的心力衰竭和休克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肺水肿、呼吸肌麻痹以及呼吸衰竭。肾脏损害,出现血尿、蛋白尿、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氮质血症等。神经系统出现抽搐、瘫痪、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引起贫血、溶血,诱发DIC、广泛出血。在度过急性中毒急性期后部分患者可遗留后遗症,如腐蚀性毒物中毒引起的消化道变形和狭窄,影响正常饮食;脑部中毒损害或严重缺氧后发生精神运动功能障碍等 。
四、急性中毒事件
2017年05月25日凌晨4点左右,宿迁可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不明气体急性中毒事件,导致80多名当班的工人被紧急送医。
当天中午,记者赶到了宿迁市市工人医院,在住院部的9楼,10楼,12楼,17楼的多个病区,均有可成科技的工人,经过一个上午的输液治疗后,大部分工人情况已经有所好转。
记者了解到,被送医治疗的工人主要来自可成科技的A5和A6工作区,这两个工作区主要生产手机配件和电脑键盘。不明气体泄露,发生在今天凌晨4点左右。
不少工人表示,气体闻着像天然气的味道,闻后导致胸口发闷、呕吐,以前厂子里并没有这种味道。
一位工人介绍,这两个生产车间人员众多,刚闻到不明气体时,好多工人就想撤离,但由于企业制度森严,耽误了很多工人撤退。“闻到以后人家都跑光了,我们那车间一开始还不给走,后来看人走了他没有办法,才给我们这边人走。”
另一位工人表示,因为是保密车间,事发后需要依次排队打卡撤离,没有开通权限的还不能通过,只能走别的门,所以疏散比较慢。
据统计,目前中毒的工人总共有80多人,一些症状较轻的工人已经出院,目前还有60多人在医院救治,对于究竟是什么气体导致工人中毒,医生表示也不知情,但在工人病历卡上,记者可以看到气体急性中毒的字样。
宿迁市工人医院医生表示,无论是什么气体导致的,都对身体不好,现在市里的专家来指导治疗,在给患者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