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疫苗接种,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
2016-05-3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管寄灵
一、什么是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今日医学上常见的接种方式为注射,而“接种”一词乃是由种痘技术而来,其本意与今日用法有所区别,在现代免疫学研究的运用范畴也有些微差距。
医生为你注射疫苗,预防疾病,叫做疫苗接种或防疫注射。疫苗含有无害的死病菌或者是由无害的死病菌中提炼的物质,能使身体产生天然的防御能力对抗病菌。注射后,身体仿佛受到病菌入侵一样,开始产生杀死病菌的抗体;身体又会制造有保护性的白血球,能够抵抗某类传染病。日后如果真的遇上同类病菌,身体便能立刻消灭病菌,你就不会生病了。
二、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
1、一类疫苗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2、二类疫苗
(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2)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3)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4)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5)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6)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7)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三、免疫针常见问题
1.接种疫苗后,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吗?
不时有新闻报导指有人因接受疫苗而引起严重的反应如脑炎,但是直至现在,专家都未能决定这些个案是完全由疫苗所引起的,即使这些个案是由疫苗所引起,其机会只是小於0.0001%。
2.在甚么情形下是不适宜接受免疫接种?
在某些情形下,是不适宜接受免疫接种的,如果你的子女有下列情况,应请教医生或注射员:
(1)发热或有病。
(2)需要长期服药或接受治疗的疾病,例如服用类固醇(肥仔丸)或接受抗癌/放射线治疗。 曾经抽筋或有癫痫症者。
(3)之前接受免疫注射后有任何严重反应。有免疫缺陷者。
3、那些不良反应是正常的
(1)疫苗接种后注射部位会出现红肿反应,接种部分疫苗甚至会出现脓疱,破溃出现分泌物,随后自行脱落结痂,这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惊慌。
(2)如果打针出现硬结,这也是正常现象,这时可敷热毛巾,促进局部硬块消散,每次15分钟左右,每天三四次即可。
(3)发烧是疫苗注射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温度不会超过38℃,若机体无其他不适,可不做处理。如果体温超过38℃,则可以给予物理降温,多休息,多喝水。
四、防疫疫苗解释
1、卡介苗
此疫苗是将牛型结核杆菌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制成,病毒已失去毒性及致病能力,但其抗原性仍被保留,接种后可使身体产生免疫细胞,可以预防痨病。接种后会对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如反应呈阴性,应再覆种一次,以确保免疫能力。
2、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是由基因改造科技制造出来的,产生抗体的比率高达93%以上。
3、小儿麻痹口服疫苗(即脊髓灰质炎疫苗)
此疫苗是将小儿麻痹病毒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制成,已将病毒的活动能力减低,但因为内含活性病毒,有免疫缺陷者不宜接受接种,而在极为罕有的个案中,疫苗可以导致肢体麻痹反应。对某些不能接受这种活疫苗的人,可以使用注射灭活病毒制成的疫苗,两者的免疫效果无异。
4、百白破(DTP)混合制剂
百白破疫苗是由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细菌提炼出来的。百日咳疫苗最常见的反应是发热,其他比较少有的是局部红肿、疼痛、哭喊、食欲下降、发烧抽筋等。现时,一种不含整个细菌的百日咳疫苗已研制成功,以菌内的某些□r素研制而成,因为不含细胞的其他部分,故少有严重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