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供血不足的病因和病理分析 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
2018-10-0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芷卉
一、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
1、存在慢性脑功能障碍症状,如头晕、头昏、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上述症状,系主管感觉具有波动性,时轻时重,程度轻通常不会影响工作,中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比较低。
2、患者是否存在轻微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掌颌反射、吸吮反射等,但需注意这些体征并非系统性疾病所造成的。
3、患者是否存在脑动脉硬化的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否存在慢性心衰或是长期低血压等病史;是否有冠心病、周围动脉硬化等征兆。
4、实验室检查以及彩超检查有脑灌注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情况,脑功能性影像学检查确认有脑血流低下。
5、应用脑循环改善及以及脑代谢剂治疗有效。
6、年龄大于60岁,也可将年龄放宽至45岁以上。
7、诊断过程中应及时排除其他导致发生上述症状的疾病。
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是什么相信大家已经清楚了,诊断脑供血不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所以患者必须要到当地正规医院接受详细诊断,在接受诊断时应将自身症状及感受如实告知医生,如此可以帮医生更好的判断病情,这样才可降低误诊率及误治率,同时也可避免脑中风以及老年痴呆的发生,最大程度保障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健康。
二、脑供血不足的中医治疗
脑供血不足的中医治疗原理
中医学认为脑以高级神经活动的思维、记忆、情志、分析、推理等为主要机能运动方式,并与某些脏腑特别是心、肾、脾三脏关系密切。“心藏神、心主神明”,“脾主思、脾藏意”,“肾藏志”,“脑为髓之海”,“元神之府”等等说法,实际上与现代有关脑的功能的说法不谋而合。而“心之官则思”则认为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识,与情志活动有一定联系。中医还认为肾精化生为脑髓,与人体的记忆力有密切关系,坚强的意志、精细的工作技巧与创造性的才能皆源于肾。因此,中医所谓的“心”“脾”“肾”三藏,与脑及脑力劳动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具体体现了脑血液循环的状况。因此,可以常用健脑补、养心安神、益脾宁心的药膳来提高脑及中枢神经的功能,增加脑血液循环,改善血流量,防止衰退,恢复脑疲劳。
脑供血不足的中医治疗偏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克、白术30克、天麻10克、云苓30克、葛根12克、川芎6克、桂枝10克、炒白芍12克、甘草6克、蝉衣6克、鸡血藤30克、生龙牡各15克、熟地15克、天冬12克、大云(肉苁蓉)18克。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意在健脾化痰,补肾填精,养脑通络,故而达到眩晕自定之目的。药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一周即可。
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是什么
脑供血不足早期表现:
(1)头晕或与平日不同的头痛。
(2)肢体麻木,肢无力或活动不灵。有的为舌麻、唇麻,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3)突然原因不明的跌交或短暂的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4)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整天昏昏沉沉的欲睡。
脑供血不足临床症状:
1.暂时脑缺血
包括短暂缺血发作(TIA)和可逆性缺血神经障碍(RIND)。前者指因暂时缺血,引起脑、视网膜和耳蜗等功能障碍,少有意识改变。症状持续数分钟,少数可持续数小时,但均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后者的发病同TIA,只不过神经功能障碍持续大于24小时,但不超过3周。如超过3周者,则属永久性脑缺血。
2.脑梗死
常起病突然,根据病情有稳定型和进展型之分,前者指病情稳定无进展,历时24~72小时,又称完全性脑卒中。11%~13%患者起病隐匿,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仅影像学发现有缺血灶。
3.边缘型梗死
边缘区位于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之间和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分支交汇处。此外,小脑供应血管之间、基底节区、皮质下都有类似边缘区。这些区域主要由各大血管末梢支供血,最易受到缺血损害,形成从额叶到枕叶的镰形缺血灶。
4.腔隙性梗死
由小穿通动脉病损引起的脑深部微小梗死,占脑梗死的12%~25%。梗死好发于基底节区以及丘脑、脑桥、内囊和白质内,可隐匿起病、无症状或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意识状态和高级皮质功能不受影响。
四、短暂性脑供血不足的病因、病理分析
主要病因有:(1)某些动脉血管腔狭窄或血管痉挛,通过的血流量减少,致使所供应的脑区发生供血不足;(2)血流动力学障碍,当血压降低,心脏搏出量减少时脑组织供血不足;(3)某些原因造成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缓慢及血液成分的改变,也可发生及供血不足;(4)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即动脉搏粥样硬化的板块脱落,在血流中形成微栓子,随血流到小动脉而堵塞血管,则会出现脑局部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病理分析:1,颈型,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显示:颈椎在病变节段改变。2,神经根型,颈椎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减弱,肌萎缩,活动受限。X线显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3,脊髓型,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晚期一侧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X线片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较严重并突入椎管。CT,MRI检查示:椎管变窄,椎体后缘增生物或椎间盘膨出压迫脊髓。4,椎动脉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CT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5,交感神经型:眼脸无力,视力模糊,头痛,头晕,枕颈痛,CT显示色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有不同程度错位,椎动脉有受压现象。
睡前一杯水脑动脉硬化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这里主要介绍脑动脉硬化引起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家庭调养。食用大蒜:大蒜有降血脂、降血压、健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