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结核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2018-10-04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吕雁枫
一、我国结核病有什么流行特点
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结核病流行特征为:
(1)结核病患病率下降缓慢:1990年全国肺结核病标化患病率是523/10万,标化涂阳肺结核患病率是134/10万,与2000年肺结核病标化患病率300/10万和标化涂阳肺结核患病率97/10万比较,十年间年递降率分别为5.4%和3.2%.
(2)农村结核病疫情高于城市:2000年农村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分别是393/10万和130/10万,分别是城市患病率211/10万和涂阳患病率78/10万的1.86倍和1.7倍。
(3)非项目地区高于项目地区:自1992年到2001年,全国在湖南、湖北、河北、广东、海南、辽宁、山东、黑龙江、新疆、四川、重庆、宁夏、甘肃等13个(市)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全面推行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简称DOTS策略)。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除北京、上海、天津外,在13个DOTS策略实施的地区,肺结核患病率、涂阳患病率和菌阳患病率分别是328/10万、110/10万和150/10万,非项目地区分别是423/10万、141/10万和177/10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结核病的护理措施有什么呢
1、最好给病人一间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房间。如无条件者,病人可单独睡一床,经常注意开窗通风。
2、病人被服要经常用日光暴晒消毒,病人痊愈后,房间要进行彻底消毒。可将艾卷点燃或将、米醋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至2调羹放在炉上蒸熏,再用3%漂白粉上清液或3%的来苏水向空间、地面喷雾、关闭门窗1-2小时。
3、病人应减少与他人接触,不要到公共场所去。
4、病人的用品食具、痰液、呕吐物都要消毒、特别注意病人痰液要吐在纸上或痰盂里,进行焚烧或消毒后倒去。五、结核病人隔离最好方法是去肺结核专科医院住院隔离,减少对家中人员及其他人的传染机会,有益于家庭,也有益于社会。
5、慎用镇咳药、镇静药,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保证呼吸道通畅。
6、对肝功能和消化功能差的病人可适当限制摄入脂肪量,以减少胃肠及肝脏的负担。
7、要予以关心和耐心解释,保持镇静,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8、病人应安静休息,宜向患侧卧位。
9、饮食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食物,每次进食应温凉且不宜过多,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10、病人突然在咯血过程中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或咯血不畅,应立即抱起病人双脚,呈倒立位,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并尽快就地挖出或吸出口鼻。咽喉部血块,同时尽快通知急救中心或社区医疗人员,就地进行抢救,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搬动或转送。
三、结核病患者有什么饮食禁忌
饮食适宜:1、宜食用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高热量食物;2、宜食含维生素A、B、C、D丰富的食物。
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银耳。滋阴退虚热 银耳羹银耳5克,鸡蛋1个,冰糖60克,猪油适量,银耳发泡好煮熟烂,鸡蛋取蛋清,加冰糖并同时倒入银耳搅匀,起锅,加少许猪油即成,每日酌量食用。
梨。味甘微酸性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清心解酒毒等,适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痰多,大便秘结等,梨生用清六腑之热,熟用滋五脏之阴。治疗肺结核咳嗽、气喘、咯血、盗汗、咽干口渴,用秋梨汁、白果汁、鲜藕汁、甘蔗汁、淮山药汁各120ml,霜柿饼120g,捣如膏,生核桃仁泥、蜂蜜各120g。蜂蜜溶化稀释后,先将柿饼膏、核桃仁泥、淮山药汁加入搅匀,微微加热,溶解后,离火稍凉,趁温(勿过热)将其它四汁加入用力搅匀,置瓷罐内贮存备用。不拘时,每次1~2茶匙开水和服,病轻少服,病重多服。
萝卜。味辛甘性温,具有健脾消食、化痰定喘下气、安胎、宽中理气、止血活血解毒等功用。适用于风寒咳嗽、肺痿咳血、肺结核、消化不良等证。红皮白心萝卜1000g洗净,擦成细丝,洁净纱布绞汁,萝卜汁放锅内煎熬致较稠粘时加*10g(先以水溶化),调匀后加蜂蜜100g,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一匙,每日3次,空腹服。
饮食禁忌:1、忌饮酒和咖啡;2、忌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葱。辛辣生痰助火的应不吃或少吃
辣椒。刺激性的食物可刺激气管粘膜,引起阵发性咳嗽,应尽量子避免。
咖啡。以免加重对胃肠粘膜的刺激。饮食服用茶碱类药物时,应避免饮用咖啡、茶叶、可可及可乐饮料。
四、结核病的化疗知识有哪些
化疗方法
1、标准;化疗与短程化疗
过去常规采用12~18个月疗法,称为:标准化疗,但因疗程过长,许多患者不能完成,疗效受到限制。自利福平问世后,与其他药物联用,发现6~9个月疗法(短程化疗)与标准化疗效果相同,故目前广泛采用短程化疗,但该方案中要求必须包括两种杀菌药物,异烟肼及利福平,具有较强杀菌(对A菌群)及灭菌(对B、C菌群)效果。
2、间歇用药、两阶段用药
实验表明,结核菌与药物接触数小时后,常延缓数天生长。因此,有规律地每周用药3次(间歇用药),能达到与每天用药同样的效果。在开始化疗的1~3个月内,每天用药(强化阶段),以后每周3次间歇用药(巩固阶段),其效果与每日用药基本相同,有利于监督用药,保证完成全程化疗。使用每周3次用药的间歇疗法时,仍应联合用药,每次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剂量可适当加大;但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乙硫异烟胺等不良反应较多,每次用药剂量不宜增加。
3、督导用药
抗结核用药至少半年,偶需长达一年半,患者常难以坚持。医护人员按时督促用药,加强访视,取得患者合作尤为必要。强化阶段每日一次用药,即可形成高峰血药浓度,较每日分次用药疗效尤佳,且方便患者,提高患者坚持用药率及完成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