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骨巨细胞瘤的中医疗法 病理学表现如下

2018-07-1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傅芷卉

一、中医怎样治疗骨巨细胞瘤疾病

  (1)根据中医理论及辩证论治方法对肿瘤进行治疗。中医治疗肿瘤具体法则很多,如扶正培本法、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软坚散结法。但临床以扶正培本及活血化瘀法应用较多。例如刘嘉湘用滋阴养气,温阳解毒药方与化疗方案严格对照,治疗原发性小细胞122例,治疗结果显示,中医扶正培本法能稳定病灶,提高人体免疫功能,1年、3年、5年、生存率,单纯中医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单化组)。

  (2)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方法多,如单验方有梅花点舌丹,增生平、六味地黄丸、参莲片、肝复乐等。外治药有蟾酥止痛膏,经临床观察对肺癌、肝癌、胃癌及胰腺癌等引起多种癌性疼痛确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无成瘾性和毒副作用,具有活血化疾,消肿止痛功效。

  (3)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能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用扶正抗癌方合并不同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术后)56例,经过12年随访,其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30.36%与12.5%较单纯姑息切除术或化疗为好。扶正抗癌方(党参20g,生黄芪30g,白术lOg,生苡仁l5g,仙鹤草9g,白英3g,白花蛇舌草3g,七叶一枝花l2g,石见穿20g等)。

  (4)中医药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使用中药防治肿瘤患者放、化疗毒副反应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大特色,不但能顺利完成疗程,还有明显减毒增效作用,尚可延长肿瘤病人的生存期。

二、骨巨细胞瘤的病理学表现

  1.肉眼所见:术中可见病变掩盖于外观正常的皮质骨或反应骨之下,软组织很容易被剥离。开窗之后可见病变组织血供丰富、易碎、几乎呈海绵样。

  用手术刀或刮匙很容易将病变组织去一刮除物为柔软的红褐色组织,其间散布有金黄色组织。

  2.显微镜下所见:巨细胞瘤的主要镜下特征是:形态单调的基质细胞、小而形态均一的多核巨细胞、丰富的血管以及明显的坏死。

  基质细胞含有大的空泡样细胞核,核膜明显,其内含有一个或两个核仁。巨细胞由基质细胞融合而成,体积小而均一,细胞核的特征同基质细胞。病变组织经常由合胞体或巨细胞网络构成,很难辨别出基质细胞和巨细胞。这些细胞和血管一起即构成了有活力的肿瘤组织,其质地柔软易碎且呈红褐色。

  在病变的其他部位可以见到完全不同的图像。这些区域由较硬的黄色组织构成。其显著特征是大片的坏死区,坏死区内有多核巨细胞的残影、成熟的纤维组织、含铁血黄素颗粒并且偶尔可见小团的体积较大且充满脂肪的组织细胞。

  在病变组织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也可见到肿瘤细胞栓。在肿瘤侵犯关节软骨的部位,肿瘤细胞看上去直接破坏关节软骨。

  3.病理特点:肿瘤组织为淡红色脆弱的肉芽样组织,因出血可呈暗红色。其中常混以坏死组织,瘤内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形成,内含少量血性或棕黄色液体,腔内覆以光滑的薄膜。镜下见丰富的血管网,充满形状一致的短梭形、圆形或椭圆形间质细胞和散在的多核巨细胞,巨细胞胞核相似。根据间质细胞的多少和分化程度,以及巨细胞核数的多少可分为不同等级。Ⅰ级为良性,间质细胞较少,巨细胞大,核多,偶有肺转移;Ⅱ级介于良、恶性之间,间质细胞较多,核有轻度异形性,有分裂象,巨细胞较少,核较少;Ⅲ级为恶性,间质细胞增多密集,胞核有程度不同的异形性,分裂象多,巨细胞很小,核很少且有异形。

三、骨巨细胞瘤应怎样治疗

  骨巨细胞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应用切刮术加灭活处理,植入自体或异体松质骨或骨水泥。本病复发率高,对于复发者,应作切除或节段截除术或假体植入术。属G1-2T1-2M0者,宜广泛或根治切除。本病对化疗无效。对手术困难者(如脊椎),可放疗,放疗后易发生肉瘤变。

  1.局部切除

  骨巨细胞瘤切除后,若对功能影响不大,可完全切除,如腓骨上端、尺骨下端、桡骨上端、手骨、足骨等。

  2.刮除加辅助治疗

  本疗法既可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又可保留肢体的功能。化学方法可应用酚溶液或无水乙醇涂抹刮除后的肿瘤空腔的内表面。细胞毒素物质可用于局部复发的表面。物理疗法有冷冻或热治疗。用骨水泥填充肿瘤内切除所剩的空腔时,产生的热量可预防复发,即骨水泥的致热反应造成局部发热,使残存肿瘤组织坏死,却不损伤正常组织,避免并发症出现。

  3.切除或截肢

  骨巨细胞瘤如为恶性,范围较大,有软组织浸润或术后复发,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局部切除或截肢。有的切除肿瘤后,关节失去作用(如股骨颈),可考虑应用人工关节或关节融合术。

  4.放射治疗

  骨巨细胞瘤在手术不易操作,或切除后对功能影响过大者(如椎体骨巨细胞瘤),可采用放射治疗,有一定疗效。少数病人放疗后可发生恶变。经手术或放疗的患者,应长期随诊,注意有无局部复发,恶性改变及肺部转移。

四、骨巨细胞瘤的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骨巨细胞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范围较大者,疼痛为酸痛或钝痛,偶有剧痛及夜间痛,是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部分患者有局部肿胀,可能与骨性膨胀有关。病变穿破骨皮质侵入软组织时,局部包块明显。患者常有压痛及皮温增高,皮温增高是判断术后复发的依据之一。活跃期肿瘤血运丰富,血管造影显示弥漫的血管网进入瘤内,类似恶性肿物的影像。毗邻病变的关节活动受限。躯干骨发生肿瘤,可产生相应的症状,如骶前肿块可压迫骶丛神经,引起剧痛,压迫直肠造成排便困难等。

  检查

  骨巨细胞瘤的X线改变对本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主要表现为侵及骨骺的溶骨性病灶,具有偏心性、膨胀性,边缘无硬化,也无反应性新骨生成,病变部骨皮质变薄,呈肥皂泡样改变。伴有病理性骨折,系溶骨破坏所致,通常无移位。

  诊断

  骨巨细胞瘤的诊断要点为:

  1.临床上有关节疼痛,肿瘤接近关节腔时,出现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

  2.X线表现为病灶位于干骺端,呈偏心性、溶骨性、膨胀性骨破坏,边界清楚,有时呈皂泡样改变,多有明显包壳。

  3.病理检查发现肿瘤由稠密的、大小一致的单核细胞群组成,大量多核巨细胞分布于各部,基质中有梭性成纤维细胞样和圆形组织细胞样细胞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