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病因有哪些 了解强迫症的症状
2018-06-30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时以寒
一、强迫症的病因有哪些
性格特征:1/3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这也是产生强迫症原因之一。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分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遗传因素:患者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症的患病率为5~7%。双生子调查结果也支持强迫症原因与遗传有关。
精神因素:上海调查资料中35%患者病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导致强迫症原因。
社会心理因素:诸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或由于丧失亲人,受到突然的惊吓等等。有些正常人偶尔也有强迫观念但不持续,但可在社会因素影响下被强化而持续存在,从而形成强迫症。
二、了解强迫症的症状有哪些
强迫情绪:对某些事物不必要地担心或厌恶,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是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或担心自己丧失自制会做出违法、不道德行为或精神失常等。
强迫意向:反复体验到想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知道没有必要,努力控制自己不做,但难以摆脱这种冲动,也称为强迫性害怕丧失自控能力。具体表现是内在驱使、内在冲动,即感到内心有某种强烈的内在驱使力或立即行动的冲动感,但从不表现为行为,却使患者深感紧张、担心和痛苦。强迫症有哪些症状?强迫意向具体表现在,如想杀妻、灭子、捣毁家用电器,或在公共场合吻陌生女孩等,但不会真正付诸行动,仅是一种意向而已。
强迫观念:强迫观念是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最为常见。明知某些想法和表现,如强迫疑虑、强迫对立观念和穷思竭虑的出现是不恰当和不必要的,却引起紧张不安和痛苦,又无法摆脱。
强迫动作和行为:常是强迫思想导致的不由自主的顺应性行为,企图由此减轻强迫思想引起的焦虑。临床常见:反复洗涤,强迫检查,强迫询问,强迫性仪式动作。屈从性强迫行为,如反复检查煤气是否关好;对抗性强迫行为,反复在内心告戒自己不要把强迫意向转变成实际行为;强迫性仪式动作,进家门必须先跨左腿、出门前必须按顺序化妆等;还可以是强迫计数、强迫洗手、强迫眨眼、强迫耸肩、强迫摇头、强迫咬指甲等。
平时大家应该注意这些强迫症状,很多的患者还会出现强迫行为,因此,平时大家应该尽早认识这种疾病的发病特点,要注意合理进行休息,避免造成更多痛苦,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调理方法,全面禁食,避免造成疾病严重,带来不利后果。
三、强迫症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尝试着接受不完美,强迫症患者往往喜欢追求完美而让自己陷入痛苦。所以在自我治疗的时候不妨尝试去接受不完美,有意识地让自己在这方面进行锻炼,比如在根本不可能收拾的房间里面呆几天,需要认识到不干净、不完美并不会毁掉自己的人生。
2.让自己变得有幽默感,强迫症患者经常感到精神紧张,不能放松自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有强迫症的人应该多些寻找幽默的事情来让自己放松,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多些感受这个世界的意外和有趣的地方。想象平淡幸福的人生也很好,不要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一直对无法实现的要求执着,应多些享受当下,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3.多与人交流病情,强迫症患者很多容易将自己的病情隐瞒,默默地自己负担,不断地让自己受折磨,似乎承认了疾病就会比别人低下。为了自己的自尊心而将这些秘密留住在心里,当秘密越来越多就会渐渐地膨胀起来,发霉,精神世界得不到释放就会想高压锅一样,终有一天会爆炸,使自己毁灭。病患不妨多些与周围的人交流,别怕别人误会。
4.学着放松,研究发现,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容易让大脑进入到思维的死循环当中。所以患者应尽量地让自己放松下来,轻松地去看待哪些会导致自己强迫的东西。不妨在平时参加体育锻炼,让身体活跃起来的同时也可得到很好的放松,痛痛快快出一场汗之后你会举得舒服很多。
5.不害怕失败,强迫症患者通常很害怕失败,从而一味的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强迫症患者要让自己变得不害怕失败,应告诉自己,失败了又怎样,一次的失败不会是永远的失败,失败的经验并不代表着你的人生都是失败的,因为挫折经验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要知道很多成功的人都是从众多失败经验中走出来的,真实由于这些失败才让他们找到真正正确的路。
四、强迫症日常护理方法有哪些
(1)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以支持心理治疗为主要内容,坚定病人的治疗信心。在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时,及时予以肯定,鼓励病人,让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对病的康复抱乐观的态度而不是绝望。
(2)与病人建立有效的沟通。了解病人的内心体验、感受,了解病人的情绪反应类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病人的情绪变化,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
(3)注意沟通技巧,讲究语言的使用。避免使用中伤性的语言和使用粗暴的行为去制止病人的强迫动作和行为。如强迫将病人保护起来而不做任何的解释,或斥责病人:“烦死了”、“假干净”等。要防止伤害病人的自尊心,考虑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4)对有强烈自杀企图和行为的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时。要向病人讲清保护的目的。否则,病人会误解为保护是对他的惩罚而加重与医护的对立情绪而出现极端的行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