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会遗传吗 强迫症有哪些预防措施
2018-06-27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倪凌香
一、强迫症会不会遗传呢
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的一类神经症,其基本症状可以有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过去大多数人认为本病源于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近些年来发现遗传因素比较明显。强迫症的病因中包括有遗传因素。强迫症的遗传是指患者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症的患病率为5~7%。双生子调查结果也支持强迫症与遗传有关。
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远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在临床上也观察到,约2/3的强迫症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强迫性人格。强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严肃古板,办事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注重细节,酷爱清洁。
一般精神性强迫症的病发都存在着很复杂的诱因,比如强迫性人格遇到障碍、社会环境压力、长时间的焦虑无法排解、突然收到某种外界的情感刺激,都会使人患上精神性强迫症。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成为精神性强迫症患者,即使亲属中有人不幸患上这种疾病,其他亲属不一定会受到影响。
二、强迫症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主要可归纳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又可以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及强迫意向。内容多种多样,如反复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碰到脏的东西会不会得病,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站在阳台上就有往下跳的冲动等。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比如患者有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的想法,相应的就会去反复检查门窗确保安全;碰到脏东西怕得病的患者就会反复洗手以保持干净。一些病程迁延的患者由于经常重复某些动作,久而久之形成了某种程序,比如洗手时一定要从指尖开始洗,连续不断洗到手腕,如果顺序反了或是中间被打断了就要重新开始洗,为此常耗费大量时间,痛苦不堪。
强迫症状具有以下特点:
1、是患者自己的思维或冲动,而不是外界强加的。
2、必须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患者徒劳地加以抵制,即使患者已不再对其他症状加以抵制。
3、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会令患者感到不快(单纯为缓解紧张或焦虑不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愉快),但如果不实施就会产生极大的焦虑。
4、想法或冲动总是令人不快地反复出现。
三、强迫症有哪些饮食禁忌呢
饮食适宜:1、宜吃清淡的食物;2、宜吃低脂肪的食物;3、宜吃含有DHA的食物。
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核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少量的DHA,能够改善大脑功能缓解强迫症的症状。每日3-5个即可。
海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同时海鱼的鱼油里面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可改善大脑的功能。200g清蒸食用。
柠檬。维生素C含量高,其次内含有柠檬素,可缓解精神压抑的心理状态。4-8片用开水泡食。
饮食禁忌:1.忌吃酒精的饮料;2.忌吃咖啡类的饮料;3.忌吃茶类的饮料。
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清茶。具有醒脑的作用,且会影响到睡眠质量,不利于本病食用。换吃其他无茶多酚的饮料。
咖啡。含有*,可影响正常的睡眠,从而造成一个压抑的情绪。换吃无刺激性的饮料。
四、强迫症怎样预防
一、强迫症预防
注意个性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不要给予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对于预防强迫症的发生有很大帮助,特别是父母本人有个性不良者更应注意。
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点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
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有强迫思维时不要对抗或用相反的想法去“中和”,要带着“不安”去做应该做的事。 有强迫动作时,要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形式,要逐步减少这类动作反应直到和正常人一样。坚持练习,必然有益。
注意心理卫生,努力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是预防的关健。
二、其他注意事项
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可持续多年或时轻时重。病前性格特征明显、发病年龄较早和病程较长者,预后欠佳。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步减轻;病前有较明显精神因素、强迫性性格特征不显著、病程;较短、无阳性家族史者的症状也有可能自发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