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通喷雾剂的副作用 如何正确治疗鼻炎
2018-06-25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陈冰兰
一、鼻炎是如何引起的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
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已知有100多种病毒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及黏液和副黏液病毒等。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是经过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过被污染体或食物进入机体。
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人员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以往称此患者为特应性个体,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但近年有人发现,孪生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鼻黏膜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现已证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上述细胞数量不仅高于正常人,且有较强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
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该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黏膜,便与相应的IgE结合而引起变态反应。
二、鼻炎会引发的症状有哪些呢
鼻炎会引发的症状有哪些呢?鼻炎给我们最大的症状就是鼻塞流鼻涕,有的时候在睡觉的时候都可能由于鼻塞而被憋醒,导致睡觉很不踏实,甚至影响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除此还会带来:
(1)鼻塞 。 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2)多涕 。 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成脓性。脓性多于季发性感染后出现。
(3)嗅觉下降 。 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4)导致头痛、头昏,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
(5)全身表现 多数人有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
三、鼻炎通喷雾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忌辛辣、鱼腥食物。
2.本品含*。运动员慎用;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及老年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服用后如有头晕、头痛、心动过速、多汗等症状应咨询医师或药师。
3.凡过敏性鼻炎属虚寒症者慎用。
4.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急性鼻炎使用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
6.按照用法用量使用,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另外, 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禁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四、鼻炎通喷雾剂的副作用与措施
但是用来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喷雾剂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因为这类药物属于激素类激素类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一般使用不能超过7,天如果长期使用会导致药物性鼻炎的还会发生鼻分泌物呈黄色或绿色感觉有异味鼻部或咽部有较严重的刺痛或流鼻血,所以建议不要经常使用。
找出全身和局部病因,及时治疗全身性慢性疾病、鼻窦炎、临近感染病灶和鼻中隔偏曲等。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鼻内用糖皮质激素:慢性鼻炎首选用药,具有良好抗炎作用,并最终产生减充血效果
鼻腔清洗:鼻内分泌物较多或较黏稠者,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以清除鼻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
鼻内用减充血剂:可选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连续应用不宜超过7天。若需继续使用,则需间断3~5天。长期应用0.5%~1%麻黄碱滴鼻液可损害鼻黏膜纤毛结构,应尽量避免。若不得不使用,应少量间断使用。
多饮水,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过敏性鼻炎发作期应少吃海鲜、鸡蛋和牛奶等易诱发过敏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