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神经发育迟缓怎么治疗 神经发育迟缓的表现

2018-06-1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倪凌香

一、神经发育迟缓怎么办

  1.初级保健医生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可制订一个全面的、因人而异的方案。一旦怀疑小儿有精神发育迟滞,应早期给予干预措施。家庭的感情支持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如果一个精神发育迟滞的小儿在家中或在集体场所中生活得很好,就应该让他进正常的日托所或学前班。

  2.在确定病情轻重程度方面,社会适应能力和IQ值一样重要。对于IQ值高的儿童,其他因素——如体表缺陷、人格缺陷、精神病、社会因素——能够决定他们需要怎样的护理。

  3.将一个儿童交给专门的机构是非常不适合的,这样的决定需广泛征求家庭和医生的意见,虽然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在家中可能有破坏性,但这不是家庭失和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家庭需要心理支持,需要减轻他们日常护理的沉重负担。这种帮助可以由日托所、保姆或临时寄养处提供。精神发育迟滞的成人应住在有服务人员照顾的公寓、宿舍或疗养院。

二、怎么诊断神经发育迟缓

  1.中、重度精神发育迟缓的患者(一般都是儿童)来诊时,家长一般早已发现有智力低下,主要是要求提供治疗方法。轻度的患者则须确定是否属于智力低下。

  2.医生在诊断前,必须对正常儿童的各年龄阶段精神发育水平有所了解,以此来与患孩的情况进行对照,获得初步印象。这一点对学龄前儿童特别重要,因为这种患儿缺乏学习成绩可供参考;又因当前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缺乏兄弟姐妹可以对比,所以医生的判断对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智能水平处于临界状态,又缺乏可协助诊断的病史和体征,那最好是做智力测验。学龄期的在校学生,在同年龄的同班学生对比下,智力缺陷很容易显露不承认自己的孩子有问题,最后在会来要求医生判断,医生不能根据临床表现判断时,也要做智力测验。因此智力测验是一个很重要的诊断手段。

  3.当前国外较流行的智力测验量表有两种,即Stanford-Binet智力量表(比内量表)和Wechsler智力量表(韦氏量表)。这两种量表都有较长的使用历史,都用智商100±15作为正常平均水平,目前在国际上普遍应用,因此测验所得结果便于比较交流。智力测验一般均由心理学工作者操作和解释。

  4.医生在确定病因时,必须对可能引起精神发育迟缓的各种原因有所了解,然后针对性的询问病史和进行检查。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代谢缺陷的诊断常须有较完善的实验室设备和熟练的人员。

三、神经发育迟缓的症状

  1.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患者智商为50~69岁之间,约占MR的80%,早期不易被发现,在婴幼儿期可能有语言和运动功能发育较迟,其躯体和神经系统发育无明显异常迹象。在学龄期可发现逐渐出现学习困难,语言发育虽稍落后,但社交用语尚可,个人生活尚能自理,可从事简单的劳动和技术性操作。计算、读写、应用抽象思维有困难,缺乏灵活性和依赖别人。躯体方面一般不存在异常,平均寿命接近正常人。

  2.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患者智商为35~49岁之间,约占MR的12%,通常在3~5岁时被发现。患者早年各方面的发育均较普通儿童迟缓,尤其是语音理解与使用能力的发育迟缓,虽然可学会说话,但吐词不清,词汇与概念缺乏,言语简单,常词不达意,也缺乏抽象的概念,对周围环境的辨别能力、认识事物趋于表面与片段。患者成年后,可在监护下从事简单刻板或机械的体例劳动,智力水平相当于6~9岁的正常儿童。患者的躯体发育较差,多数可发现器质性病因,但一般可活至成年。

  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患者智商在20~34岁之间,约占MR的8%,通常在20岁之前被发现。患者常有躯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或伴有畸形,并出现癫痫、脑瘫等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在出生后不久即被发现有明显的精神和运动发育落后,语言发育水平低,发音含糊不清,有的甚至不能讲话。患者掌握的词汇量少,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对数字的概念模糊,不能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情感反应不协调,易冲动。患者成年后,可在照管从事极为简单的体力劳动。

  4.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患者智商在0~20岁之间,占MR的1%~2%。患者存在明显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和躯体畸形,智力水平极低,没有言语功能,大多数既不会讲话也听不懂别人的话,仅以尖叫、哭闹来表示需求,感知觉明显减退,不能辨别亲疏,毫无防御和自卫能力,不知躲避危险。日常生活全需他人照料。经特殊训练,患者仅可获得极其有限的自助能力。大多数患者因病或生存能力差而早年夭折。

四、神经发育迟缓如何预防护理

  1.神经发育迟缓是需要注意及时的干预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了在孕前或者是妊娠期注意检查,排除和预防一些传染病或者是遗传病,对患儿要加强教育和训练。

  1.初级预防 主要是消除病因,要开展遗传咨询,避免近亲结婚,加强孕期保健,妊娠期间注意营养,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戒烟、戒酒、绝对禁止摄入*,避免服用可能致畸药品,避免接触放射线;预防病毒及原虫感染;做好产前检查,预防妊娠并发症,完善产科技术,避免病理分娩。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实行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尤其是神经系统感染,注意营养和卫生,防止中毒,避免脑外伤。宣传育儿知识,提高父母文化水平,安排良好育儿环境、对婴幼儿提供良好刺激,办好学前教育。

  2.二级预防 早期发现可能引起智力低下的疾病,在其症状尚未出现之前就给以治疗,从而防止脑损伤。这方面的工作包括产前诊断、新生儿代谢病筛查、遗传病杂合子检出、出生缺陷监测、有高危因素的学前儿童的健康筛查。

  3.三级预防 对脑部疾病、损伤、缺陷等采取综合措施。当疾病已经发生后,采取各种综合治疗,从而预防或减少疾病引起的不良后果,使其不发展为智力残疾。治疗方面要从医学和心理、教育两方面进行。尽可能使病儿达到生活自理,增强独立性,学会与人交往和社会生活能力。

  4、对一些先天代谢病、如苯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枫糖尿症等,如能早期诊断、及早进行饮食治疗。对先天性克汀病给予甲状腺素治疗,可以改善其智力。同型胱氨酸尿症补充其辅酶(维生素B6,B12),对某些先天性颅脑畸形如狭颅症、先天性脑积水等,手术治疗可减轻大脑压迫,有助于其发育。加强教育和训练非常重要,轻度智力低下的学龄儿可在普通小学接受教育,中度智力低下需在特殊教育的班级里学习。对重症及极重症患者,则终身需人照料,但仍可通过长期训练,教会其简单的卫生习惯及基本生活能力。目前尚未发现某种肯定有效的能提高智力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