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视网膜病变怎么办 引发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2018-04-29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蔚幻珊
一、引发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按发病的机制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根据视网膜脱离范围分为部分性和完全性两型,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也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玻璃体腔内液体通过视网膜的裂孔进入到视网膜下,引起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的分离。这种病人常由于某种因素如高度近视,高龄而存在视网膜变性、萎缩、变薄,或有高度近视,玻璃体液化、脱离、浓缩及与视网膜粘连等。
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原因比较明确,是眼部其他疾病或某些全身病引起,如渗出性视网膜炎、急性弥漫性脉络膜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视网膜病变等,有大量渗出液积聚于视网膜下,造成视网膜脱离。某些眼外伤或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出血以后,机化增殖的玻璃体条索牵引,把视网膜拉下来。还有一些脉络膜肿瘤或视网膜下寄生虫可把视网膜顶起来,形成视网膜脱离。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由于玻璃体增殖牵引视网膜而致脱离。
二、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症状
脱离之前往往有先兆症状,在眼球运动时出现闪光。由于玻璃体混浊,视野内常有黑影飘动。当视网膜发生部分脱离时,病人在脱离对侧的视野中出现固定的云雾状阴影。如果发生黄斑区脱离时,中心视力大急剧下降。如果视网膜全脱离,视力减至光感或完全丧失。在视力减退前也常有视物变形,眼球运动时有物象震颤的感觉,由于眼内液更多地通过色素上皮进入脉络膜致使眼压偏低。
中心视力减退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玻璃体无炎性改变眼底在黄斑部有黄灰色渗出性病灶及出血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微隆起大小约为1/4~3/2视盘直径(PD)以1PD以下为多见病灶边缘处有弧形或环形出血偶有呈放射形排列的点状出血病灶外周有一色素紊乱带病变大多以中央凹为中心半径为1PD的范围内病程末期黄斑区形成黄白色瘢痕。
视网膜病变分类较多,比较复杂,常见的有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眼外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内炎、球内异物、先天性眼病,如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眼内寄生虫,以最常见的视网膜脱离为例。
三、视网膜病变的鉴别诊断
在充分散瞳下,用裂隙灯和前置镜可检查出现网膜周边的情况,以间接检眼镜结合巩膜压陷或可能发现很周边的裂孔。眼底检查可见脱离区的视网膜失去了正常的红色反光而呈灰色或青灰色。超检查帮助发现一些隐匿的视网膜脱离和确认视网膜脱离。
诊断并不困难,有症状+眼底检查+辅助检查,可以诊断视网膜脱离。
目前认为是黄斑部视网膜下有新生血管长入所致它来源于脉络膜病理改变为肉芽肿性炎症。
临床上常遇到裂孔比较隐匿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比如裂孔位于锯齿缘附近,很难发现,在排除其他两种类型的视网膜脱离后,仍可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往往有原发病变,诊断并不困难。前者常见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后者多见于视网膜脉络膜的肿瘤、后巩膜炎、后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一经诊断往往比较明确,鉴别诊断需分清楚是那种类型的视网膜脱离,仔细探查裂孔,发现原发病变是关键。
四、6个月视网膜病变怎么办
1.巩膜外环扎垫压术
单一裂孔的视网膜脱离,可以选择巩膜扣带术,多发视网膜裂孔,但裂孔距离锯齿缘的位置相等,可以考虑巩膜扣带术。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动脉早期或动脉期相当于渗出灶处有颗粒状花边状等多种形态的新生血管网出血区遮蔽荧光出血上缘有透风荧光区后期新生血管有荧光素渗漏形成强荧光区。
药物治疗无效激光光凝是目前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有效方法在活动期病灶位于黄斑中心1/4以外者可行激光治疗。
2.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术
切除或切断玻璃体视网膜前增殖膜,解除玻璃体对视网膜的向心性牵拉和切线牵拉,吸出网下液,促进视网膜复位。由于视网膜病变多为糖尿病的并发症因此主要应控制糖尿病和血压.糖尿病的控制和并发症检查证实强度胰岛素疗法可延缓IDDM病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的发作和减慢其进展.视觉症状有视力模糊,一眼或两眼视力突然减退,视野内出现黑点或闪光感者,皆应随时请眼科医师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