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做人工耳蜗手术成功率如何 人工耳蜗手术的检查流程

2018-05-11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王雅绿

一、做人工耳蜗手术成功率如何

  想要达到更好的恢复,最好能做到以下几点:1.尽早手术,2岁前完成手术的,恢复效果要好。2.发现听力障碍要尽早佩戴助听器,虽然大部分听力障碍的儿童,用助听器没有太大效果,但让孩子耳朵能有一个声音的刺激,对将来安装耳蜗后的尽快适应和恢复是有帮助的。3.和当地残联联系,有一些国家资助项目,可以省掉很大一部分钱,而且这些项目都是固定的医院和医生做的,有的医生一年就做上百例,经验丰富,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也会相对较少。4.术后能够尽早进入正轨语言培训机构,家长最好能参与到孩子的语言训练中。标准普通话的家庭环境也有助于孩子语言的恢复。5.术后定期调试设备。6.如果有条件,另一个耳朵可以佩戴助听器。同理,让这个耳朵也长期能接受到声音的刺激,防止功能过快退化。

  人工耳蜗的成功率还是蛮高的,不过这也要看医生的技术,这个会影响术后感染的几率和耳蜗效果,还有就是要看孩子是否适合做人工耳蜗,我们公司在人工耳蜗这一方面有很丰富的经验,相对来说性价比也比较高,手术医生也是技术很熟练的,开机时间也能缩短到一个星期内。关于是否成功的判断是要之后做检查才能得知,人工耳蜗是目前听力补偿最好的方式之一。

二、人工耳蜗的发展历史

  多道人工耳蜗植入在我国开展已经开始于1995年,这项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随着人工耳蜗植入工作的开展,病例数量的增加,适应证范围的扩大,一些特殊适应证的耳聋病例的人工耳蜗植入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了证实,使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证进一步扩大。例如:术前完全没有残余听力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内耳畸形和耳蜗骨化病例的人工耳蜗植入;合并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小龄耳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高龄耳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

  人类获得正常的语言不仅需要正常的听力,还需要听觉语言中枢的正常发育,这就是为什么成人语前聋患者即使植入了人工耳蜗,他们可以听到声音,但是却不能听懂语言及讲话。研究表明人类的听觉语言中枢在5岁左右就发育完成,成人语前聋患者,他们在语言发育前就发生了耳聋,失去了听觉语言中枢正常发育的机会,他们的听觉语言中枢失去了可塑性,因此这些患者即使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他们仅仅能够听到声音,无法获得正常的语言。对于语前聋患者的最佳植入年龄是5岁之前。

  对于成人语后聋患者,他们的耳聋原因可能是突发性耳聋、药物性耳聋或先天性内耳畸形基础上的遗传性迟发性耳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等。这些成年耳聋患者在耳聋之前,他们曾经有正常的听力,并且获得了正常的语言,其听觉语言中枢得到了充分的发育,因此称这些耳聋患者为成人语后聋患者。成人语后聋患者是最佳的人工耳蜗植入适应证之一,这类耳聋患者听觉语言中枢在耳聋之前得到了正常的发育,他们在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后,重新获得了听力,能够唤起他们过去对语言的记忆,因此这类患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语言能力。对于成人语后聋患者来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耳聋后尽早植入人工耳蜗,会很快唤起他们过去对语言的记忆,获得更好的语言效果。如果耳聋时间很长,患者对过去语言的记忆会淡忘,导致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下降。目前老年耳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老年耳聋患者多数为语后聋患者,他们耳聋的原因除上述原因外,更多的是由于老年性的渐进性的听力减退,直至使用助听器无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更多的受到社会、家庭的关注。恢复老年人的听觉语言能力,能增进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使老年人获得自信,大大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老年耳聋患者在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后,能够获得很好听力语言效果。事实上这项工作在美国和欧洲早已开展,例如在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ofIowa)医院人工耳蜗中心,相当一部分人工耳蜗植入者是老年耳聋患者,这些老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交流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例如没有植入人工耳蜗前,他们不敢开车,而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后,他们能独自开车去往超市、医院等。

三、人工耳蜗的适宜人群

  1.语前聋患者

  (1)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童的听力损失范围在1kHz及更高频率的听阈在90dB以上。对于术前无残余听力者,需要进行助听器声场测听,以帮助确定残余听力,必要时进行电刺激听性脑干诱发电位(EABR)检查。

  (2)病因原因不明、先天性、遗传性、药物性、脑膜炎后听力损失,病变部位定位于耳蜗;听神经病患者病变部位定位于耳蜗,需要进行术前EABR检查,估计病变部位,鉴于目前从医学角度对听神经病认识的限制,需向患儿家长告知特殊的风险。对于多数内耳畸形,包括Mondini畸形、共同腔畸形、大前庭导水管畸形仍然是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证,需向患儿家长告知特殊的风险以及家长具有合理的期望值。

  (3)耳聋发生时间对于新近发生的听力下降,需要观察至少3个月以上听力变化稳定。

  (4)最佳年龄应为12个月~5岁;受到脑听觉、言语可塑性的限制,应该尽早植入人工耳蜗。

  大于5岁的儿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听力语言基础,自幼有助听器配戴史和听力或语言训练史。助听器无效或效果很差,是指在最好助听聆听环境下开放短句识别率≤30%或双字词识别率≤70%。

  (5)助听器选配后听觉能力无明显改善配戴合适的助听器,经过听力康复训练3~6个月后听觉语言能力无明显改善。

  (6)具有正常的心理智力发育。

  (7)家庭和(或)植入者本人对人工耳蜗有正确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8)有听力语言康复教育的条件。

  (9)无手术禁忌证。

  2.语后聋患者

  (1)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成人的听力损失范围在1kHz及更高频率的听阈在70dB以上。对于术前无残余听力者,需要进行助听器声场测听,以帮助确定残余听力,必要时进行EABR检查或鼓岬电刺激的心理物理学测试。

  (2)各年龄段的语后聋患者高龄人工耳蜗植入候选者需要有对人工耳蜗有正确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3)耳聋发生时间对于新近发生的听力下降,需要观察至少3个月以上听力变化稳定。

  (4)助听器选配后言语识别能力无明显改善。

  (5)具有正常的心理、精神状况及患者对人工耳蜗有正确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6)无手术禁忌证。

四、人工耳蜗手术的检查流程

  (1)听力学检查①主观听阈测定6岁以下小儿可采用小儿行为测听法,包括行为观察测听法、视觉强化测听法和游戏测听法;②声导抗测定包括鼓室压曲线和镫骨肌反射;③听性脑干反应(ABR)40Hz相关电位(或多频稳态诱发电位);④耳声发射(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或畸变产物耳声发射);⑤言语测听言语听阈测试为语察觉阈和语识别阈;言语识别测试包括言语测试词表和小儿言语测试词表;⑥助听器选配需有专业听力师进行助听器选配,一般需要双耳配戴,选配后要做助听听阈测试和言语识别测试,再行听觉语言训练3~6个月;⑦前庭功能检查(有眩晕病史者);⑧鼓岬电刺激试验测试包括阈值、动态范围、频率辨别、间隔辨别和时程辨别等心理物理学检查。

  (2)听力学评估标准①语后聋患者双耳纯音气导听阈测定>80dBHL(0.5、1、2、4kHz的平均值,WHO标准)。如果好耳的有助开放短句识别达不到30%,而听力损失大于或等于75dB也可以考虑使用人工耳蜗[见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补充标准];②语前聋患者对于婴幼儿需要进行多项客观测听检查和行为测听后进行综合评估,包括:ABR检查声输出时无听觉反应(120dBSPL);40Hz相关电位检测2kHz以上频率最大声输出时无反应,1kHz以下频率>100dB;多频稳态测听2kHz以上频率105dBHL无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双耳各频率均无反应;有助声场测听2kHz以上频率听阈未进入听觉语言区(香蕉图),言语识别率(双字词)得分低于70%,确认患儿不能从助听器中得到有效帮助;③对于没有任何残余听力的患者如鼓岬电刺激有明确听性反应者仍可考虑行耳蜗植入手术。若鼓岬电刺激没有听性反应者应向患者或家长说明情况,并让患者及家属应考虑手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