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关节炎挂什么号 脊柱关节炎应该如何鉴别
2018-05-02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王雅绿
一、脊柱关节炎是怎样引起的
脊柱关节炎包括的所有疾病中B27抗原均显著增高。研究证实强直性脊柱炎和反应性关节炎有着相似的B27抗原频率。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的外周关节炎为肠外受累的证据,但其B27抗原表达并不增高。然而,发生脊柱炎的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患者却75%与B27抗原有关。这些发现提示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关节病的发病机制与强直性脊柱炎相似,携带HLA-B27的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患者有发展成强直性脊柱炎的较高风险。单纯的银屑病患者HLA-B27的发生率没有增高,外周型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没有B27增高的证据,但45%银屑病性脊柱炎有B27抗原,不过与强直性脊柱炎和反应性关节炎与B27抗原的相关性相比明显减低。尽管如此,这些研究证实银屑病关节炎应该被包括在脊柱关节炎之中。这些资料提示一定有其它因素在脊柱的炎性关节炎中发挥了作用。一定形式的幼年发病的慢性关节炎也应包括在脊柱关节炎的范畴内,少关节病的儿童具有较高的B27频率。然而,惠普尔病和白塞病由于缺乏与HLA-B27的相关性和具有其它的特征不再包括在脊柱关节炎中。
HLA-B27阳性的单合子双胞胎中发病不同及1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带有HLA-B27,表明环境因子也很重要。非基因致病因子中,以感染较多。在HLA-B27转基因鼠研究中也发现,转基因鼠生活在无菌环境中,并不发生强直性脊柱炎,提示环境因素是HLA-B27相关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尽管很多研究表明强直性脊柱炎与感染相关,目前为止,没有肯定的证据表明强直性脊柱炎的启动与致病菌有关,微生物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通过两种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1及TNFR2)作用的细胞因子,可能会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相关。免疫组化分析发现TNF-α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中介导炎症的一种重要细胞因子,这也促成了首批TNF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试验。
二、脊柱关节炎会出现什么症状
1.交替性臀部疼痛
这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一侧臀部或髋部疼痛,较为明显,重者可导致髋部活动受限,不敢行走,经过治疗一段时间后可好转,但可反复发作,并可出现双侧交替发作。因为骶髂关节位于臀的深部,这些症状正是骶髂关节或髋关节炎症所导致。尽管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机械性腰痛患者都有可能出现臀部疼痛,但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更特异性的是表现为先是一侧臀部疼痛起病,逐渐交替性臀部疼痛。
2.炎性腰背痛
脊柱关节炎患者的腰背痛常常隐匿性起病,起始部位位于腰臀部区域,渐向背部发展,常在后半夜较为明显,并伴有明显僵硬感,可导致夜间翻身困难,且在清晨起床时腰背部明显僵硬,需活动后方改善。这种晨僵的持续时间与患者的病情轻重有关,轻者数分钟可缓解,重者不仅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甚至全天。这种炎性腰背痛是脊柱椎小关节炎症、附着点炎的外在表现。炎性腰背痛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具有标志性的特点之一,作为筛选和鉴别那些慢性腰背痛的患者是否是中轴受累的脊柱关节炎的有力工具。下列5个参数能更好地解释炎性腰背痛,包括:①活动后症状改善;②夜间痛;③隐匿性起病;④40岁以前发病;⑤休息后症状无改善。如果患者慢性腰背痛>3个月,并且符合上面5条中的至少4条,即考虑为炎性腰背痛。
3.前胸壁疼痛
脊柱关节炎患者常常出现前胸壁周围疼痛,重者可有胸锁关节肿胀,这是由于胸骨柄关节、胸锁关节和肋胸关节炎所致,炎症逐渐发展,可导致患者的胸廓活动度下降,因此,大多数强直性脊柱炎的分类诊断标准都包含有扩胸度受限。
4.脊柱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关节炎脊柱病型的疾病晚期都会出现脊柱强直。主要是由于椎体韧带、椎骨肋骨和胸肋关节的骨化所致,常常导致脊柱的活动度受损,并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强直性脊柱炎的晚期,可见广泛的椎旁软组织钙化,韧带条状或带状骨化,椎体骨侵蚀常导致跨越于椎间盘边缘的骨质增生,称之为韧带骨赘,是椎间盘纤维环本身骨化的表现,广泛的韧带骨赘形成后,则呈现典型的“竹节状脊柱”。 银屑病关节炎脊柱病型则常表现为不对称的韧带骨赘形成,椎旁骨化,其特点是相邻的椎体的中部之间韧带骨化形成骨桥,并呈不对称分布。
三、如何鉴别脊柱关节炎
1.类风湿关节炎
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单纯以外周关节炎表现为主时特别需要与类风湿关节炎进行鉴别。①强直性脊柱炎在男性多发而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居多。②强直性脊柱炎无一例外有骶髂关节受累,类风湿关节炎则很少有骶髂关节病变。③强直性脊柱炎为全脊柱自下而上地受累,而类风湿关节炎只侵犯颈椎。④外周关节炎在强直性脊柱炎为少数关节、非对称性,且以下肢关节为主,并常伴有肌腱端炎;在类风湿关节炎则为多关节、对称性和四肢大小关节均可发病。⑤强直性脊柱炎无类风湿关节炎可见的类风湿结节。⑥强直性脊柱炎的类风湿因子阴性,而类风湿关节炎的阳性率占60%~95%。⑦强直性脊柱炎以HLA-B27阳性居多,而类风湿关节炎则与HLA-DR4相关 。
2.痛风性关节炎
部分本病患者下肢关节炎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且有时发病期血尿酸不出现升高,此时往往需要与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外周关节炎进行鉴别。此时需综合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仔细鉴别。
3.非特异性腰背痛
此类腰背痛患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该类疾病包括:腰肌劳损、腰肌痉挛、脊柱骨关节炎、寒冷刺激性腰痛等,此类腰痛类疾病没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炎性腰背痛特征,进行骶髂关节X线或CT检查以及行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相关化验容易鉴别。
4.腰椎椎间盘脱出
椎间盘脱出是引起炎性腰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病限于脊柱,无疲劳感、消瘦、发热等全身表现,所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沉均正常。它和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区别可通过CT、MRI或椎管造影检查得到确诊。
四、脊柱关节炎挂什么科室的号
关节炎可以引起疼痛,局部关节肿胀,严重可以引起活动障碍,一般可以到医院骨科就诊。 平时避免剧烈活动,减少脊椎负重,多休息,可以局部贴敷膏药缓解症状。
1.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s)
NSAIDs可迅速改善患者腰髋背部疼痛和发僵,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及增加活动范围,无论早期或晚期脊柱关节炎患者的症状治疗都是首选。不应把本类药物简单理解为止痛药物而忽视其应用,本类药物具有抗炎作用而非单纯止痛,目前主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只要是出现腰髋背部疼痛就应不迟疑地足量、足疗程应用此类药物,不应为防止出现副作用而忍受疼痛,否则长期疼痛、僵硬很容易逐渐出现脊柱僵直、驼背等畸形。对NSAIDs迅速起效、症状得到缓解也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一个有用工具。
因为强直性脊柱炎大多夜间疼痛明显,因此睡前应用此类药物疗效最为理想。抗炎药的不良反应中较多的是胃肠不适,少数可引起溃疡;其他较少见的有头痛、头晕,肝、肾损伤,血细胞减少,水肿,高血压及过敏反应等。医师应针对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抗炎药物。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抗炎药不仅不会增加疗效,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带来严重后果。抗炎药物通常需要使用2个月左右,待症状完全控制后减少剂量,以最小有效量巩固一段时间,再考虑停药,过快停药容易引起症状反复。如一种药物治疗2~4周疗效不明显,应改用其他不同类别的抗炎药。在用药过程中应始终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
2.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steroid)
糖皮质激素长期口服治疗不仅不能阻止本病的发展,还会带来较多的不良反应。本病伴发的外周关节炎,可行长效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重复注射应间隔3~4周,一般不超过2~3次。对其他治疗不能控制的臀部疼痛,在CT指导下行糖皮质激素骶髂关节注射,部分患者可改善症状。
3.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
该药可改善脊柱关节炎的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并可降低血清IgA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活动性指标,特别适用于改善脊柱关节炎患者的外周关节炎,并对本病并发的前色素膜炎有预防复发和减轻病变的作用。至今,该药对脊柱关节炎的中轴关节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改善疾病预后的作用均缺乏证据。通常推荐用量为2.0~3.0g,分2~3次口服。本品起效较慢,通常在用药后4~6周。为了增加患者的耐受性,一般以0.25 g,每日3次开始,以后每周递增0.25 g,或根据病情,或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调整剂量和疗程,维持1年以上。为了弥补SSZ起效较慢及抗炎作用欠强的缺点,通常选用一种起效快的非甾体抗炎药与其并用。本品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症状、皮疹、血细胞减少、头痛、头晕以及男性精子减少及形态异常(停药多可恢复)。磺胺过敏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