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起坐真的能治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的外在的症状
2018-05-23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王雅绿
一、仰卧起坐真的能治腰肌劳损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腰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运动过度,或者劳累过度,很容易导致腰肌劳损。这是一种腰部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腰部酸痛,而且有喜欢反复发作的特点。如果劳累时,酸痛会加剧,休息时,酸痛会减轻。
首先,治疗腰肌劳损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动。腰肌劳损患者可以经常按揉肾俞、腰俞等穴位,也可以通过两手握拳的方式在腰部两侧轻轻叩击来缓解酸痛症状。
另外,按摩也是好方法,用你的手背放在背部,缘着腰部两侧骶棘肌上下按摩,以能感觉到腰部发热为度,对腰肌劳损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进行小幅度的转腰运动也是很好的方法。
既然治疗腰肌劳损最好的方法是运动,那么腰肌劳损可以做仰卧起坐吗?其实,腰肌劳损患者是不适合做仰卧起坐的,因为仰卧起坐是一种距离运动,腰部会用力,进行仰卧起坐运动,可能会让你的病证加重。
得了腰肌劳损,应该多注意休息,同时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些含钙量高的食物。
二、腰肌劳损的自我锻炼技巧
提高身体素质等多种腰肌劳损的预防方法。特别是长年坐着的人,腰背肌肉比较薄弱,容易损伤。因此,应有目的地加强腰背肌肉的锻炼,如做一些的屈、后伸、左右腰部侧弯、回旋以及仰卧、起坐的动作,使腰部肌肉发达有力,韧带坚强,关节灵活,减少生病的机会,这也属于腰肌劳损的预防措施。要注意自我调节,劳逸结合,避免长期固定在一个动作上和强制的弯腰动作,如站久了可以蹲一蹲,蹲下不仅使腰腿肌肉得到放松休息,而且也减少了体能的消耗。而这些腰肌劳损的预防都是比较常见的。
1、腰部前屈后伸运动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两手叉腰,做好预备姿势。然后做腰部充分前屈和后伸各四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2、腰部回旋运动
姿势同前。腰部做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旋转各一次,然后由慢到快,由大到小,顺、逆交替回旋各八次。
3、仰卧保健
采取仰卧位,首先双脚、双肘和头部五点,支撑于床上,将腰、背、臀和下肢用力挺起稍离开床面,维持感到疲劳时,再恢复平静的仰卧位休息。按此法反复进行10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锻炼一次。
4、俯卧保健
采取俯卧位,将双上肢反放在背后,然后用力将头胸部和双腿用力挺起离开床面,使身体呈反弓型,坚持至稍感疲劳为止。依此法反复锻炼10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一次。如果长期坚持锻炼,可预防和治疗腰肌劳损和低头综合症的发生和发展。
三、腰肌劳损的病因汇总
腰肌劳损在平时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我们在平时要注意了解腰肌劳损的相关问题,对于腰肌劳损的诱因我们要有一个彻底的认识,这样我们大家才能够做好腰肌劳损的预防工作,才能够健康生活,那么腰肌劳损的诱因有哪些呢?
腰肌劳损的诱因有哪些呢
1、急性腰扭伤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腰扭伤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使损伤的肌肉、筋膜修复不良,产生较多瘢痕和粘连,继而降低腰部功能,易出现腰肌劳损。
2、累积性损伤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活动及过度负荷,如久坐、久站、搬运重物等,使腰肌长时间处于高张力牵伸状态。频繁受力且受力较大,会使腰部周围的软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后形成腰肌劳损。
3、腰椎先天性畸形常见的有腰椎骶化(是指第5腰椎与骶骨相融合而共同构成一块骶骨)、骶椎腰化(第1块骶骨从骶骨块中游离出来而形成第6腰椎)、隐性骶椎裂等,均可使肌肉、筋膜等组织缺少附着点,构成结构上的不稳定,当活动频繁或负重较大时,则容易出现腰肌劳损。
4、气候、环境因素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气温过低或湿度过大均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
四、腰肌劳损的外在的症状
一、腰肌劳损开始只有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并会出现弯腰困难、持久弯腰疼痛加剧等症状,但稍加休息就可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所以很容易被患者忽视。如果不彻底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者可能出现腰肌痉挛或萎缩,甚至不能平躺着睡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二、肌肉组织都有一个特点,工作负担进行性加重时它会代偿增大,但肌肉细胞的数量一般不会增多,而是体积增大,当达到它的最大体积后只有靠间质细胞增生来弥补,但它是没有收缩功能的,反而会不断减小肌肉弹性,使之慢慢硬化,失代偿,不能再支持腰的挺直动作,最终发生不可逆的肌功能衰竭性截瘫,原理和心衰很象,因此腰肌劳损一但发现,必须马上停止劳动,长期恢复性休息,及时发现有望恢复劳动力 。
三、积累性损伤:腰部肌肉韧带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可经常受到牵张,受力大而频繁的组织,会出现小的纤维断裂、出血和渗出。断裂组织修复和出血、渗出被吸收后,可遗留瘢痕和组织粘连。这些组织易牵拉、压迫内在神经纤维产生腰痛。腰肌劳损患者这种腰痛休息后减轻,劳累后加重,甚至不能较长时间坚持某种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