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高血脂腿上有什么症状 高血脂患者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2018-09-29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唐青槐

一、高血脂患者的腿上的症状有哪些

  1、腿疼

  纽约蒙特非奥里医疗中心高级干预疗法负责人大卫·斯洛乌特博士称,血管堵塞会使腿部供血不足,从而无法正常活动。

  疼痛可能发生在单侧或双侧腿部。

  2、夜间痉挛

  纽约长老会医院威尔·康奈尔医疗中心血管专家达伦·施耐德博士表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在睡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腿部痉挛,坐直或摇晃后,疼痛可缓解。

  3、皮肤和指甲变化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会使脚趾甲变厚,而且生长速度下降,腿部皮肤出现颜色异常,反光而紧绷。

  由于供血及营养不足,腿上的毛会脱落,刮掉后长出来也很慢。

  4、腿部肤色变化异常

  患者抬起腿部时皮肤变白,放下后,又出现微红或紫红色。

  当坐立时,其脚部或脚趾甲会呈现苍白或变青。

  5、脚冷

  施耐德博士表示,感觉腿脚寒冷或摸上去很凉,最好及时就医。

  6、创口难愈合

  对于重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液循环不畅会使脚部出现缺血性溃疡,伤口呈现黑棕色,很难愈合,而且出现剧烈疼痛。这种情况就要马上看医生。

  7、腿部麻木或无力

  感觉腿脚麻木或无力,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大信号。

  休息时(而非走路或运动时)出现麻木或疼痛,病情更严重。

  8、小腿肌肉萎缩

  严重PAD会出现小腿肌肉萎缩,因为血流不足会导致肌肉纤维减少。

  重度PAD患者小腿肌肉萎缩程度会高达50%。

二、高血脂患者有哪些认识误区

  观点一:“我这么瘦,怎么可能有高血脂?”

  真相:高血脂和基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有关,和肥胖是没有绝对、直接联系的。体重较轻的严重高血脂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观点二:“去年才验过血脂正常,不用再检查了。”

  真相:血脂水平过去正常,不代表永远正常,年龄的增长是血脂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大家应该关心、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要硬撑到没办法坚持才去看医生。

  观点三:“高血脂只要通过饮食调节和锻炼就能控制,无须吃药。”

  真相:高血脂的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还有饮食控制、运动、戒烟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单一的饮食控制及锻炼只能让胆固醇下降7%-9%。因此,如果已患上血脂异常,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观点四:“血脂降下来了,可以停药咯!”

  真相:高血脂患者是需要长期服药的,否则血脂有可能反弹到比原本更高的水平。此外,降脂药一般都比较安全,一旦有副作用只要马上停药,不适症状基本上会跟着消失。

三、高血脂患者有什么忌口

  饮食适宜:1、宜多吃蔬菜、水果;2、宜多吃植物蛋白;3、宜多吃薯类食物。

  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水果。苹果含丰富的果胶,这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能与胆汁酸结合,像海绵一样吸收多余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帮助其排出体外。每天50-100克,可以榨汁食用。

  山楂。山楂含有三萜类、生物类黄酮和丰富维生素C成分,具有扩张血管壁、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降低血压等作用。每天30-50克,蒸煮后食用。

  香蕉。香蕉清肠胃,治便秘,并有清热润肺、止烦渴、填精髓、解酒毒等功效,香蕉的果柄却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每天50克。两餐之间服用

  饮食禁忌:1、忌高盐饮食;2、忌高脂肪饮食。

  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鱼籽。鱼籽含胆固醇比较高,所以,尽量不要食用。动物的内脏、脑子、骨髓也少吃为好。

  小麻椒。肥肉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所以,高脂血症不能食用。另外,黄油、奶油也少吃为好。

  分享到:

四、高血脂患者有什么检查项目

  1、测定血脂谱全套

  空腹TC、TG、LDL-C、HDL-C。

  2、判断血浆中有无乳糜微粒存在

  可采用简易的方法,即把血浆放置4℃冰箱中过夜,然后观察血浆是否有“奶油样”的顶层。

  3、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

  1~2周内血浆胆固醇水平可有±10%的变异,实验室的变异容许在3%以内。

  4、有关脂代谢的特殊检查

  (1)载脂蛋白测定 测定血浆ApoB和ApoAⅠ水平对于预测冠心病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2)体内脂蛋白代谢测试 此外,还可进行基因DNA突变分析、脂蛋白-受体相互作用以及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胆固醇脂化酶与合成酶等方面的测定。

  5、其他检查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和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存在胰岛素抵抗,其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临床上可表现为糖耐量异常;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常合并有糖尿病;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可伴有高尿酸血症;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可伴有甲状腺功能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