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养生 运动养生 四季养生 食疗养生 养生人群 部位养生 文化 饮食 瑜伽 春季 男性 妇科 舞蹈 理论 健身 夏季 食谱 女性 四肢 孕妇

神经衰弱头脑发胀怎么办 常见的神经衰弱的危害有哪些

2018-09-28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吕幻莲

一、神经衰弱头脑发胀怎么办

  [神经衰弱偏方一]

  制黄精、生玉竹各30克,川芎3克,决明子9克,制首乌、钩藤、女贞子、旱莲草各30克,鲜马尾松叶60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适用于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偏方二]

  玫瑰花4.5克,滁菊花、佛花、合欢花、厚朴花各9克,生白芍12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适用于神经衰弱初起。

  [神经衰弱偏方三]

  菊花、炒决明子若干。其代茶泡服。

  本方明目、止眩、止痛,适用于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偏方四]

  何首乌15—30克,或加络石藤、合欢皮各15克。水煎服,日1剂,晚上服。

  本方补肝肾,养脑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偏方五]

  猪脑1只,川芎4.5克,白芷4.5克。将其放人开水后,蒸熟,服食。

  本方补脑行气活血,止头痛,适用于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偏方六]

  干蛤士蟆油25克,菠菜100克,海米50克,另有精盐、鸡汤、味精、葱姜汁适量。

  将干蛤士蟆油用温水泡开,择出黑线洗净,用开水氽一下捞出,切成小丁;将菠菜洗净切段,放开水略烫一下;坐锅,放鸡汤,放入蛤土蟆油丁、海米、葱姜汁、精盐烧开,撇净浮沫,点味精,撒上菠菜即成。

  本方补肾益精,养阴润肺,适用于神经衰弱、精力不足者服用。

二、常见的神经衰弱的危害有哪些呢

  1、思维消极:神经衰弱患者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对微不足道得过失和缺点无限夸大,感到自己对不起他人、家属和社会,认为自己罪恶深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有的神经衰弱患者还感到活着毫无意义,生活在人世间徒然受苦,只有一死才能逃出苦海得以解脱。这种自杀观念强烈者如果得不到及时医治或监护,自杀成功率相当高。

  2、精神运动性阻滞:典型的神经衰弱的表现是行动迟缓,精力减退,缺乏兴趣和活力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家务和日常活动都懒得去做,整天无精打采、身心疲惫,严重的神经衰弱患者呆若木鸡或呈抑郁性木僵状态。神经衰弱患者对周围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对工作没有一点儿热情,平素衣着整洁的人也变的不修边幅。

  3、躯体症状:主要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便秘、阳痿、闭经、乏力等,是常见的神经衰弱的危害。躯体不适感可涉及各脏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较常见。神经衰弱的躯体症状往往查无实据,且多为非特异性的,难以定位,但一定要排除躯体疾病。

三、神经衰弱有4大特点

  1、患者常感脑力不足、思维混乱、精神倦怠,这是最常见的神经衰弱特点之一。患者由于内抑制过程减弱,神经细胞易兴奋,能量消耗过多,往往表现为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或脑力迟钝、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减退等。

  2、敏感、多疑往往是最突出的神经衰弱的特点,患者往往对某个部位、某个症状越注意,痛苦就越明显,倘若转移其注意力,则明显减轻甚至消除。并且,患者常自诉疾病缠身,但最终到底是什么部位不适病人自己也无法说清楚,甚至根本没有器质性病变存在。

  3、睡眠障碍时神经衰弱的主要特点之一,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容易惊醒或睡眠时间太短,醒后又难以再睡等。专家表示,神经衰弱患者的睡眠障碍主要是由于大脑皮质的内抑制下降,神经容易兴奋引起。

  4、心理生理障碍是另一个突出的神经衰弱的特点,很多患者的主诉往往是一组生理心理障碍的症状,如头昏、眼花、心慌、胸闷、气短、尿频、多汗、阳萎、早泄、月经不调等。

四、日常要怎样预防神经衰弱

  1、正确认识自己

  对自己的身体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力等要有自知之明,尽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或避免从事不适合自己的体力和精神的活动,好高骛远,想入非非,杞人忧天,为了名利和地位而费尽心机都是不好的。

  2、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

  自己的脾气、性格一旦形成,一朝一夕是很难改变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对培养良好的性格有心有意,良好的性格自然会对你有情有义。

  3、提倡顾全大局

  遇事要从大事着想,明辨是非。如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理解、体谅,是防止人际关系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处理家庭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或上下级关系时,尤应如此。

  4、善于自我调节,有张有弛

  对于工作过于紧张。过于繁忙,或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以及生活压力很大的人,都有必要自我调节,合理安排好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这样做不仅能预防神经衰弱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5、求助于医务人员

  如果自我调节不好,出现一些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或疾病先兆时,应立即求医,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切莫讳疾忌医,但也不能有病乱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