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治疗大全 咽炎的发病病因是什么
2018-07-23 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唐雨双
一、咽炎治疗大全
1.病因治疗清除邻近病灶,治疗全身疾病,戒除烟酒,预防急性咽炎发作等。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至关重要。
2.局部治疗咽部黏膜肥厚者可用3%硼酸溶液或2%-5%硝酸银局部涂布,有收敛及消炎作用。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及咽侧索肥厚者,可用冷冻、劭溜或激光等疗法以消除增生的病变组织。用各类喉片,如度米芬喉片、熊胆舒喉片等含化,对改善局部症状有一定效果。
3.全身治疗早期可选用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静脉滴注,5mg/kg,隔8h一次,每次lh以上,连续给药7d;口服,每次0.2g,每H5次,疗程5-10d。感染较重、发热较高、症状显着者需卧床休息,加强对症处理,同时给予抗生素或抗炎类药物治疗,如:青霉素:肌内注射,一般感染,40万-80万U/次,每日2次,严重感染可增至每日4次;静脉滴注,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稀释至1万U(lml),每日200万-2000万U;头孢呋辛酯:口服,成人每次0.25g,每H2次;儿童5岁以下不宜服用,一般每次0.125g,每日2次;庆大霉素: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成人16万-24万U/d,儿童0.3万-0.5万U/(kg·d),分3-4次注射。
4.耳鼻喉综合治疗台进行局部喷雾咽炎患者经喷雾后,当天症状缓解率高,绝大多数患者3d内症状明显缓解,甚至消失。比单纯疗程缩短,可以短时间内,使急性咽炎得以痊愈。进行局部喷雾治疗时,强调让患者多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高能量富含维牛素食物,注意自身体质提高,以增强本身抗病能力,促进病体康复。
二、咽炎的发病病因
急性咽炎为咽粘膜、粘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常累及咽部淋巴组织,可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炎,也有开始即发生于咽部者。病变常波及整个咽部,也可局限于一处。常为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其发病率占咽喉科疾病的7%-17%,占耳鼻咽喉科疾病2%-6%。多见于秋冬及冬春之交。
西医观点
急性咽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细菌主要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病毒感染约占50%,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引起者较多。高温、粉尘、烟雾、刺激性气体,空气污浊,亦为重要因素。体质虚弱、疲劳过度、营养不良,刺激性食物等也易诱发本病。急性咽炎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粘液腺明显扩张,分泌增多,粘膜下血管和腺体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淋巴滤泡肿胀充血。
中医观点
急性咽炎属于中医学“喉痹”范畴,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又有“风热喉痹”、“风寒喉痹”等名称。中医认为本病外因多为风邪侵犯,内因多为肺、脾、胃的脏腑功能失调,以致咽喉脉络痹阻而为病。
三、咽炎是如何检查出来的
(1)口咽检查法:是最简便实用的方法:病人端坐,自然张口呼吸。医生坐对面,手持压舌板先检查口腔,再将压舌板轻轻向下压舌前1/3处,使舌背低下,暴露口咽部,观察软腭、悬雍垂、腭舌弓、腭咽弓、扁桃体、咽侧壁及咽后壁形态变化和粘膜颜色、湿润程度、有无淋巴滤泡增生等情况。
(2)间接鼻咽镜检查法:病人正坐,头稍后仰,自然张口用鼻平静呼吸。医生手持压舌板压低舌背,右手持鼻咽镜,轻巧伸至悬雍垂和咽后壁之间,调节镜面角度,观察鼻咽部。
(3)间接喉镜检查法:病人端正坐位,头稍后仰,张口伸舌。医生用纱布包裹舌前1/3部,用左手拇指及中指捏住舌,轻轻将舌向外前下方拉出,食指推开上唇,左手按执笔姿势持间接喉镜,镜面朝向前下方,镜背紧贴悬雍垂前面,将软腭上推。调整镜面角度,即可观察喉咽及喉腔情况。
(4)纤维鼻咽镜或纤维喉镜检查法:病人取卧位,进行鼻腔,咽部表面麻醉,检查者左手握镜体心拇指控制操纵柄,右手握镜干的远端,轻轻放入鼻腔,经鼻腔依次进入鼻咽部、中咽部、喉咽部,便可观察鼻咽、口咽、喉咽及喉腔。发现病灶后将视野中心对准病灶。
四、预防咽炎要从细处入手
1、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早晚可用淡盐水漱口,漱口后不妨再喝一杯淡盐水,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新鲜,预防细菌感染。
2、防止受凉。慢性咽炎发病与口鼻、身体不注意保暖有关。睡觉时房间内温度不要太凉;洗澡或洗发后及时擦干身体,吹干头发;冷天早晨出门或骑车要戴上口罩,让口鼻不受干冷空气的刺激。
3、进行饮食调养。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宜,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的果蔬,以及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东西,比如猪蹄、鱼、牛奶、豆类、动物肝脏、瘦肉等。忌食姜、椒、芥、蒜及一切辛辣之物。
4、多喝水。加进一些药材可以对嗓子的上火不适起到一些作用,像罗汉果、胖大海、金银花、茅根、麦冬或菊花等。
5、经常开窗通风。极少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混浊,极易滋生细菌,呼吸这样的空气必然会刺激鼻腔和咽部,诱使咽部发炎,所以保持空气流通,是慢性咽炎治疗的有效措施。